廣州市的垃圾分類主要由市場自發運行,由市民、企業自發形成的利益鏈驅動實施,缺乏政府的主導推動和有效指導。由于難以對從業人員、廢品收購站進行有效的監管,不能對回收再利用渠道進行科學規范,同時缺乏專門的垃圾分類場地,容易造成環境的再次污染,并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漫步廣州街頭,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馬路邊的垃圾桶依然披著“分類”或黃或綠的“外衣”,并標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字樣。其實當初其誕生時被賦予的分類意義及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的功能,早已不復存在。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的廣州街頭,一些單桶垃圾桶又悄悄地回到了大街小巷。
垃圾分類全國試點相關法規仍未出臺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政府早在1999年就已經過調查并正式倡議居民實施垃圾分類。2000年,廣州被列為全國8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之一,出臺了《垃圾分類收集服務細則》等一系列文件,將生活垃圾分為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三大類。越秀、海珠等區的垃圾分類覆蓋率已達到20%至39%左右,而起步最早、速度最快的荔灣區垃圾分類覆蓋率甚至達到100%。
2004年,“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選回收工程”被列為廣州申亞20項重大環保工程之一。隨后一年,餐廚垃圾單獨收集處理工作在越秀區進行試點。政府還計劃用5年或者更長時間,形成垃圾分類法規的基本框架,依法分類收集利用,但目前尚無相關法律法規出臺。
2006年廣州提出,力爭2008年前完成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回收網絡建設,2010年前完成全市網絡建設,使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普及率達到75%,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率達到40%。
而根據近日廣州市環衛部門提供的資料,目前建筑裝修垃圾和綠化垃圾已經實現基本分流,但是日常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推行卻并不順利。截至目前,廣州街頭的分類回收垃圾桶并沒有實現垃圾分類,并逐漸被統一的藍色塑料大垃圾桶取代。
收集無序未成產業鏈致垃圾分類中途夭折
據了解,2008年廣州市生活垃圾達到日產近萬噸,其中約一成被送往垃圾焚燒發電廠,另外九成靠興豐填埋場填埋。廣州市市容環衛局環衛處處長鮑倫軍告訴記者,由于垃圾日產量每年約遞增5%,增幅過快導致廣州垃圾填埋場使用壽命提早8年結束,預計最多只能延續到2012年。
鮑倫軍憂心地表示,分類工作雖然已迫在眉睫,但收運和處理仍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廣州的垃圾如果要實現分類,就意味著要分開車輛或者分開時段收運垃圾,但是在廣州目前這種人流、車流高度密集的情況下,很難實現;在處理方面,廣州既沒有建設餐廚垃圾、農貿市場垃圾、廢舊電池的專項設施,也沒有建立大型分檢中心。于是,這些分類垃圾箱里的垃圾,最后還是被環衛工人混合收走,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成本還貴過普通塑料桶,最終難逃“無疾而終”的命運。
長期從事環保工作的熊孟清博士認為,廣州垃圾分類收集的現狀尚處無序狀態。他說,廣州市的垃圾分類主要由市場自發運行,由市民、企業自發形成的利益鏈驅動實施,缺乏政府的主導推動和有效指導。由于難以對從業人員、廢品收購站進行有效的監管,不能對回收再利用渠道進行科學規范,同時缺乏專門的垃圾分類場地,容易造成環境的再次污染,并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另外,各級政府缺乏對垃圾分類進行長遠規劃,對垃圾分類投入嚴重不足,垃圾分類設施缺乏,回收體系不完整,整個產業體系極不成熟,還遠不能做到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分類收集、混合運輸、處理”的問題始終得不到根本解決。
熊孟清對記者說,垃圾處理產業化是解決垃圾分類難題的有效途徑。
據他分析,廣州中心城區每天產生的垃圾中,僅一成被焚燒發電;廚余垃圾超過四成;其次是可回收的紙類、塑料、玻璃和金屬,數量約占25%;剩下的竹木、布類等可燃物質占14%,渣石泥土等無機物為19%。
熊孟清認為,只有占19%的渣石泥土等無機物真正需要填埋,其他均有回收和再利用的價值。可回收物質可直接使用或作二次原料,竹木、布類可焚燒發電,廚余垃圾可經生物轉換生產沼氣或經適度干燥處理后焚燒發電等。他說,這些廢棄物如果能夠分類回收,將可以有效減輕環境污染、減少能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