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與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一席談
自去年十七大召開,中共中央提出“生態文明”理念一年來,農村環保在引起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的同時,也成為見諸各報端的熱詞,“環保”這個對于剛剛脫離了溫飽正邁入小康的中國城里人來說尚屬“奢侈品”,怎么這么快也端上農村的炕桌了?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劈頭就說“不敢茍同,說這是誤區,要厘清。”
十月的人大校園陽光明媚,27日一大早明德主樓9層溫鐵軍不大的辦公室,三撥媒體同仁落座后顯得有點擠擠挨挨。比約定時間早10分鐘,溫鐵軍帶著一臉的陽光進來。說起農村環保話題,他一收進門時的溫文爾雅,頓時聲調也高了起來:“30年前,連收廢品的都不下鄉,哪來的環保問題?那時的農村,基本上是不產生廢料的,所以談不上奢侈。”
桃花源世界不在,根源是高耗能的工業化
中國已經有7000年的栽桑養蠶歷史和6400年的稻作耕耘史。“歷數幾千年的中華農業文明,帶給我們的都是桃花源的美好世界。”溫鐵軍說,中國歷史上傳統的“糧豬型”小農家庭,是以農業為主的綜合生產,農戶種田兼養禽畜的同時開展家庭工副業,其生產過程與自然合一,本來就是“種養結合”生態化的有機農業模式,小型農戶經濟生產過程中幾乎沒有廢棄物,根本不產生當代規模化養殖對土壤、水體、大氣的環境污染。曾幾何時,僅僅幾十年的“化學農業”、“機械化”等隨工業化帶來的大生產,雖然在農業文明長河中僅是短暫一瞬,卻已經導致了農村生態的廣泛破壞。
如今在中國,農業已經演變為立體交叉污染最為嚴重的產業。污染已從城市大步走進農村,目前,農村許多地方不惜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讓一些造紙、化工等小型加工企業“上山下鄉”,使農村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溫鐵軍說,這種以大量化肥、農藥、地膜等工業化生產要素和相應技術手段投入替代傳統生產要素、追求規模化種養、高投入、高耗能、高收益的“現代化”道路,帶來的是難以修復的破壞,顯然不是生態可持續的,亟待改變。記者隨意搜索了“農村污染”這個詞,僅在9月23日至10月23日30天中,發生在全國各地農村的人為的污染大氣、江河湖海、土壤、農作物的重大環境事件就多達17起。工業化的內在資本要求利益的最大化,農業的化學化程度不斷增加,迫使耕地資源面臨難以承載的壓力,統計資料表明,自1990年起,我國農藥生產量一直居世界第2位,自2002年起,化肥施用量居世界之首,使農業變成立體交叉污染最為嚴重的領域,而最好的化肥被作物吸收的程度也不足35%,大量的殘留成為農業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而隨著城市擴張、土地消化吸納能力日益有限,規模化養殖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另據研究,許多規模化養殖場沒有污染防治設施,大量糞便、污水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排入水體,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畜牧業圈養的牛、羊、豬等排泄氣體釋放大量甲烷,已經成為溫室氣體主要排放者,對大氣的污染比汽車尾氣還嚴重。我們短短30
年就集中遭遇了發達國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業化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亡羊補牢猶未晚,需要完善制度建設
“但亡羊補牢猶未晚,”溫鐵軍說,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政府實事求是地調整了執政理念和經濟方針,2003年提出放棄單純追求GDP,強調科學發展觀所內涵的循環經濟、有效經濟理念,2005年提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理念,2007年召開的十七大進一步明確提出“生態文明”理念,據此,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改變1956年因國家工業化需求而確立的“農業現代化”指導思想,提出“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其中對農業做出的調整是:“農業不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功能。建設現代農業,必須注重開發農業的多功能性。”因此,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一出臺,就有海外學者積極評價,中國終于出臺了類似歐盟、日本的農業保護政策。這確實為討論解決農業生產的環境污染問題、向生態可持續性農業轉變,提供了難得的契機。緊接著今年初,國務院批準把農業污染列入全國污染普查。今年7月,國務院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全國農村環保會議,強調“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切實把農村環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
“工業化城鎮化的目的,是為了發展包括農民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以損害農民利益為代價,那就有違初衷。”溫鐵軍分析,我們既受到資源環境緊張的限制,也有“強資本,弱勞工”的體制問題。如何實現穩定的、可持續的發展,進而建立起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使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努力和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不致被社會矛盾爆發所中斷,這都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這對于我們這么一個大國來說,面臨巨大挑戰。“全國70%人口的環保問題在農村,毫無疑問,農村環保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必須按照生態文明的要求,將農業發展轉到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的方向上來。但不可否認的現實是,生態文明提出一年有余,農村環保制度至今仍是空缺。”因此,溫鐵軍疾呼農業領域的“誠實”研究,呼吁相關的科研部門,對中國農村生態環保機制建設,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切不可以認為,用城市去化農村,就是城鄉統籌。農村環保要有新思維新政策!”
轉變補貼方式,支持零排放產業
如何落實生態文明倡導下的新農村建設?溫鐵軍認為,首先可以做的是,轉變以往的補貼方式。國家金融資金不再以任何政策優惠補貼造成大量污染的規模化、高耗能的農業,而應盡快補貼給使用農家肥,零排放的兼業農戶和小規模生態農業。政府應該將財政政策的重點,從用于治理污染改變為支持零排放的有機小農,或者支持綜合性農業合作社的循環農業,而不應該資助高排放的生產方式。比如現在政府拿錢資助化肥生產,但是作物對化肥的吸收量有限,絕大多數都排放到大氣和水體中,有哪些生產方式能像農業這樣造成如此高的污染排放率?不能再資助破壞生態環境的生產方式,而改為對從事有機種植技術和實驗的研究進行補貼,對采用有機種植的農戶進行補貼,以形成恢復農業有機生產的外部激勵機制。因為最低成本的有效治污政策在于依靠有機小農,因此應當重新發揮傳統有機小農生產的成本和生態優勢,促進小規模農戶為主體的農業循環經濟成為有效經濟。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循環經濟、有效經濟,強調以人為本。在新農村建設中,體現科學發展觀就要以農民為本,原則是零排放。政府只資助零排放,高排放不但一概不予資助,而且還要限制,并對高污染的行業課以高懲罰,進而建立起清潔生產且符合生態發展的產業體系。
借鑒國際經驗,搭建城鄉互動橋梁
其次,建議國家可以借鑒國際生態農業運動(CSA)經驗,并逐漸形成有效的制度加以推廣。以社區支持農業為例可以有效恢復農業有機生產和生態功能的試驗,政府應予以足夠重視。溫鐵軍對記者說,“社區支持農業”概念早在1960年代就在德國、瑞士和日本興起,到2006年,美國已經有1210個CSA農場。“在一個成熟市場經濟里面,市民支援農業是比較普遍的社會行為。發達國家有很多市民支援農業的案例。那是在公平貿易的理念之下,市民在消費合作運動的共同參與之中認識到工業化農業生產方式造成了食品嚴重地不安全,公民健康受到了相當影響;對于普通公民來說,在飽受了污染食品帶來的危害、且有消費生態食品的訴求和能力時,便會對有機農業的農產品的生態價值有新的認識,并愿意支付高出普通食品的價格,從而形成生態價格。”
近年在國內興起的國仁綠色聯盟的城鄉社區生產消費互動試驗,就很有意思,一方面提倡在生態文明下的對生態產品的消費認同和消費文化,另一方面減少其他部門在流通環節所過度占有的農產品利潤,保護生產者及消費者雙方的利益。北京國仁綠色聯盟是在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及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的協助下,由來自5個省的7個農民合作社于2006年4月成立的。參加綠色聯盟的生產合作社倡導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以及轉基因品種進行農業生產,充分依靠和開發農作物自身特性抵抗病蟲害,并開發農作物對人類的營養和保健潛力,并搭起了農村生產者與城市消費者聯系起來的橋梁:市民在志愿者的努力下,組織形成消費合作社;購米包地,市民與農民簽訂購米包地合同,收獲時結清;生產者、消費者及第三方召開價格聽證會,協商制定農產品價格;以產銷雙方直接見面的方式,打掉農產品流通中的產業資本、商業資
本和金融資本,將生態農業的收益最大程度地留存于生產者和消費者兩大群體內部。溫鐵軍告訴記者,目前這個綠色聯盟運行良好,特別在發生了那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后,許多市民特別踴躍加盟。農民在生產領域組織合作社,市民再與農民在消費領域互助合作,共同創建和諧社會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溫鐵軍希望創辦農民生產合作社不僅要讓農民之間聯合起來生產和經營,還要在城市建立配套的消費者合作社,而市民、農民在消費領域的合作則可以避免中間商的盤剝,讓農民掙錢,為市民省錢。
提高組織化程度,政府還應先調整政策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分析,農業已經成為全國污染總量貢獻達1/3-1/2的產業。最近10年來的農業立體污染與農村環保困境,加上在農業勞動力投入于農業的機會成本大幅度增加造成過量使用資本品替代勞動、進而加劇食品不安全等趨勢,這是市場經濟必然造成的代價,因此,當然屬于市場不能解決的難題。怎么防治農業污染?科學家建議阻斷。但面對2億4千萬分散的農戶,9億農民的生產如何阻斷得了?“盡管目前中央政府想幫助農民解決問題,但不可否認的現實是縣級以下所有部門多已離農而去,很少為農民服務了”。溫鐵軍說,供銷社、信用社以前是農民合作組織,現在已變成以贏利為目的了。還有一些部門,雖然仍在以支農名義開展業務,但每增加一點權力,向農民伸的手就會更長。
中國農業的高分散性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溫鐵軍說,根據他對世界40多個國家的考察看,只有幫助農民組織起來,形成相對有效的內部監督和管理機制的合作社才能真正阻斷污染。因此他提出的第三個建議是提高農村的組織化程度。傳統農業是自然過程合一的,不會造成污染,但經營者可能收益低下;規模化的農業可能給個人帶來高收益,但是必然造成污染,代價由全社會承擔。如何有效解決問題呢?任何主體,包括政府在內,都無法面對高度分散的小農經濟。除非把他們組織起來。“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這點中央文件早就寫了,只不過大家不重視。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是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現在政府主導不是問題,農民主體是問題。那么就要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但要農民組織起來實現自保、自助、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實現自治條件下的農村穩定,政府必須先調整。”在單純農業生產中不可能形成新的合作社組織,溫鐵軍直擊要害說,今天的《合作社法》規定了農民只能在生產領域合作,“只有放開農民在金融領域、保險領域、購銷領域以及加工領域的合作,甚至對農民合作社在城市中辦的超市進行免稅,將其收益返還農村建設,這些合作組織才能具備競爭條件。”把農村組織起來以后,還得建立城市的消費合作社。要把城市消費合作社列入新農村建設進程。農產品是低利的,而進超市要交進店費,因此生態農產品進不了大超市。日本搞一村一品,是因為政府規定,超市只能向農民征收7%的進店費,其他商品15%。如此,城鄉統籌才能構建和諧社會。
生態農業是最可能盈利的新興產業。展望未來,溫鐵軍興奮地說,“因為,如果上述必須由政府資助和社會動員才能發展的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村能夠大量吸收碳的話,那么生態農業就應該是碳交易市場上最搶手的產品,甚至還可以發展碳交易期貨,明年預計種植多少綠色植物,可以吸收多少碳,以此在期貨市場上進行交易,并吸引社會的金融資本,這樣還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的政策的實施。現在的認識還沒有到這種層次,還有待時間。其實生態農業不意味著虧損,有很大的空間可供開發。” (鄭驚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