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寧波市工商聯了解到,寧波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已經達66歲高齡,卻仍然在一線打拼,面臨無人接班的局面。據了解,他的兒子在杭州一家外貿公司工作非常出色,卻不愿意接班。女兒已經在美國定居,也不愿意回來接班。這位辛苦一生的企業主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干不動以前培養一個接班人,不至于丟掉這份辛苦打拼出來的家業。
“有些孩子在國外讀書回來后瞧不起父母的小企業;有的是從小見慣了父母的日夜操勞,都不愿意接班;也有的孩子雖然學歷很高,在某些領域是人才,卻不適合創業。當然也存在學歷、能力不足,沒法接班的情況。”慈溪市庵東鎮商會會長應永軍說。
除了孩子不愿意或者暫時沒有能力接班外,很 多 第 一 代 企 業 家 把 企 業 當 成 是 自 己 最 疼 愛的“小兒子”,不愿意輕易放權。紹興市一家生產照明有限公司的總經理、25歲的小褚雖然已“接班 ” 任 總 經 理 一 年 , 但 認 為自 己 只 有 總 經 理 的“空架子”:“雖然讓我擔任總經理,但在父母心目中我還是那個不成熟、不懂事的孩子。重大的 決 定 都 是他 們 做 , 我 對 自 己 的 定 義 就 是 個 干‘雜工’的。”
茅理翔說,創業的企業家往往對企業感情深厚,而其個人素質和個人魅力對企業的影響很大,甚至這些企業家的個人好惡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由于企業家對自己創辦的企業感情深厚,企業的經營又深深地打上了企業家個人的烙印,許多人就會不自覺地帶有與企業共存亡的心態。”他說。
“有些第一代企業家采取了‘父親董事長,兒子總經理’的模式,表面上看是放權了,卻時不時地干預孩子的日常經營決策,久而久之,就造成管理上的越權,甚至出現‘架空’總經理的現象。”陳凌說。
社會上習慣用有色眼鏡看民企二代
“他們都是看著我長大的長輩,我有次跟一個親戚意見相左,她竟然搬出‘你小時候還吃 過 我 的 奶 ’ 這 樣 的 理 由 , 不 聽 從我 的 決定。”一位民營企業家二代小徐說。
“我們這些二代感覺到壓力空前巨大!”不少二代民營企業家表示,壓在他們肩上的,不但有是否接班、能否接班的壓力,還要應對來自外界的種種質疑和非議,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承擔起解決企業的走向甚至生死存亡的問題。
身為民營企業家二代的朱曉峰在大學的時候就對餐飲業非常有興趣,父母卻認為餐飲行業“不夠檔次”,應該留在父母身邊把家族的企業做大做強,不要分心。朱曉峰說:“每次談及接班這個問題,父母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好像家里唯一的兒子不接班就是錯,我沒有選擇的余地。我有一個朋友,也面臨接班的苦惱,他執意想進銀行工作而不肯接班,被父母罵為‘不孝之子’。”
“企業一直都是父親一人獨大,他聽不得我們的不同意見。比如他喜歡買設備蓋廠房,我更偏向于保證流動資金的充裕。這些矛盾不但體現在工作上,還直接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浙江一家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小周說。據這位剛剛接班的女孩子介紹,為了企業發展跟父親拍著桌子大吵是常有的事情。
1980年出生的寧波人和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建光雖然從父親手中取得了總經理的職位,但他心中還是時常忐忑。他和一些同樣年紀的朋友說:“接班后企業效益如果提升,別人會認為是父輩功勞;企業如果平穩運行,別人認為是我們不思進取,躺在父輩開創的基業里享清福;如果企業走下坡路,自己就會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敗家者。”在他的“小圈子”中,一位“80后”年輕人從父親手中接過企業后,兩三年間虧損上千萬元,情緒十分低落。
在家族企業中,許多“一代”的創業團隊是由親戚組成的,企業內部有著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關系。寧波一位民營企業家二代小徐接任總經理后發現調度親戚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親戚的“元老”姿態也給接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他們都是看著我長大的長輩,我有次跟一個親戚意見相左,她竟然搬出‘你小時候還吃過我的 奶 ’ 這 樣 的 理 由 , 不 聽 從 我 的 決 定 。 ” 他說。
不少人認為,二代民營企業家的壓力不僅來自家庭內部、外人的眼光,也來自整個社會。應永軍說,社會上普遍將“民企二代”叫“富二代”,認為他們的生活內容就是花天酒地、奔馳寶馬,會習慣性地用有色眼鏡看待他們的生活。“社會上一些片面的觀念給二代民營企業家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很多人只看到了這些孩子光鮮的一面,卻看不到他們很多人灰頭土臉地在家里的工廠埋頭苦干,不知道他們為了拉業務滿世界跑,甚至有錢也沒有時間花。這樣對他們不公平。”應永軍的兒子接班后,一直舍不得換那輛開了8年的本田車,拒絕了父親為他買好車的要求,繼承了上一輩人艱苦創業的勁頭,這讓應永軍感到欣慰。
浙江威力鍛壓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銘說,自己身上穿的最貴的衣服也就300多元;遇上書店不打折,還常常拍了書的封面去網上買。“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賺錢不容易,我是能不買的就不買,必須買的省著買。”董銘說。(李亞彪 商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