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瓷餐具又一劫 市道艱難,一些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2008年“零薪酬”,和企業共度危局。但隨后又有一些聲音批評道:這些高管們雖然“零薪酬”了,卻依然有著股票分紅、兼職報酬等收入。
如4月30日,有媒體指出徐氏父子共持有傳化股份51%的股權,父親徐傳化不在上市公司任職,而兄弟徐冠巨、徐觀寶在傳化股份的薪酬為零,但以公司今年分紅情況計算,徐氏父子三人獲得的分紅收入高達517萬元。“零薪酬”并非“零收入”,于是有聲音抱怨,說被這些高管糊弄了。
仔細想,抱怨聲毫無根由,人沒拿工資,沒說不拿分紅啊,同股同權,這是股份制的存在基礎,難道就為了讓徐家父子零收入,全體股東都不分紅?
不止這種挑剔人分紅的言論,有失依據,其實就是“零薪酬”行為本身,也有待商榷。早有法律專家指出,一些高管的“零薪酬”行為并不合法。
一些企業當家人,早都養成“自己說了算”的習慣,有時候用意雖善,但程序上往往存在瑕疵。更為重要的是,有時不光這些當家人漠視制度,一些批評者也往往如此,在對一些企業動輒加罪時,又何嘗不是憑一己之好惡,臧否他人的好惡?兩種行為其實并無高下之分。
從積極角度看,“零薪酬”多少反映了當家人和公司的同仇敵愾之情,但如能在制度框架內,完成“共度危局”的情緒表態,則更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