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幣加速升值,從昔日的“破八”到今天的“破七”,靠海吃海的浙江中小外貿企業所承受的出口競爭激烈,利潤不斷縮水的壓力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再一次走到了一條生存還是死亡的十字路口。
遭遇春天里的寒潮
“我們的出口利潤僅去年就下降了2/3,而且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加速升值,利潤會越來越低。”寧波一家外貿企業的經理如是說,當初為了爭取出口已經大幅降低產品報價,現如今,人民幣“破七”就等于再次在所剩不多的利潤上又狠“切”了一刀。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中國經濟仍存在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等問題,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將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使全國金融機構減少可用資金2000多億元。這樣一來直接加大了外貿企業的貸款難度,企業的籌資成本及運營風險又一次上升。
在外貿大市寧波,專業從事出口產品生產的企業有上萬家,而且很大程度上集中在文具、生活家居用品、日用消費品等缺乏議價能力的行業,在對外議價時絕大部分均采用以美元為單位。隨著人民幣匯率加速升值以及銀根緊縮等眾多因素的影響,那些出口產品單一、避險手段缺乏的中小型外貿企業的日子早已相當難過,“破七”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成為壓垮其中一些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民幣“破七”后,不少外貿企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盤算新訂單的產品定價。雖然對新客戶、新產品的報價可以按照新標準調整,但是老客戶的合同卻沒有辦法更改。還有不少外商故意拖延結賬期,這樣一來,嚴重縮水的利潤又會因人民幣升值進一步減少。
除了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資金壓力,還有一部分應該歸咎于企業本身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浙江中小外貿企業不知資金風險控制機制為何物,在對新客戶實施必要的資信調查以及對合同管理及收付款的控制力度很弱,因此發生外商拖欠貨款甚至逃匿,以至于企業資金鏈斷裂,坐看大好發展良機錯失的現象屢有發生。可以說,資金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小外貿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的一道致命緊箍咒。
跟匯率賽跑的中小外貿企業還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貿易壁壘有增無減等眾多不利因素,不少企業為了不虧本,選擇了讓工人放假,停產減少開支。還有一些純外貿企業由于難以通過提價、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方式來解壓,不得不選擇退出。
國內市場或成救命稻草
前段時間,嘉興的一些紡織企業聚集在一起討論怎樣跑贏人民幣升值,但是辦法似乎都已經用完了,仍未有更好的辦法,比如改用歐元、英鎊等強勢升值貨幣來進行貿易結算,用美元報價時與采購商協商分擔匯率風險以及交貨期再定價等等。
面對提價單,老客戶中拒絕態度的占據了絕大多數。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外商之所以不接受提價,是因為他們完全可以跑到印度、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地方去采購。面對出口困境,傳統意義上有兩條解決途徑,一是外轉內銷,二是產業升級。但中小企業在研發實力和資金方面捉肘見襟,而產業升級則短時間內難有突破。在這種局面下,不少有實力的外貿制造企業開始將眼光瞄準了國內市場。
以寧波開發區前程進出口公司為例,其原先主要向歐美市場出口廚具、家居用品、不粘鍋等產品。由于出口競爭激烈,今年前程開始在甬城設立產品形象店,組建內貿團隊,以長三角市場為跳板走向全國市場。而專心外貿15年的寧波寧興金海水暖器材公司近期也選擇在上海、北京、沈陽等地設立銷售中心,準備大力開拓國內的取暖器市場。
總的來說,更多的中小企業在轉內銷時由于缺乏品牌渠道支持以及技術與資金實力上的差距,真正和浸淫國內市場已久的行業巨頭開戰,其能否在內銷市場上站住腳仍需要時間來考量。
“浙江創造”才是增值王道
在受美國經濟衰退和世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的影響之外,國內外貿政策調整、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的漲價和潛在的通貨膨脹等因素一起造成了浙江中小外貿企業生存困局。“浙江制造”的出路在哪里?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外貿企業要對現有的產品及市場作出充分的評價與比對,逐步收縮邊際貢獻率低、市場風險大的產品,將資金騰挪至那些邊際貢獻大、利潤率高、市場風險相對較小的產品和市場上,加快產品及市場結構調整。
除了市場多元化和交易貨幣多元化,不少中小企業選擇苦練“內功”,尤其是科技創新作為活下去的第一要務。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對產品創新及技術創新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積極引進技術人才,加強員工培訓,著力為企業創新提供內在動力;還有企業積極與科研機構及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走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來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
對于眾多中小企業來講,從“制造”到“創造”的過程必將是一個比較痛苦的階段,但在優勝劣汰的同時,通過產業升級和技術革新,存活下來的企業綜合實力無疑會大大增強,而“浙江創造”的價值也將在有助于浙江的中小外貿企業跑贏人民幣升值,最終走出這場“破七”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