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考生被假傳為高考狀元 烏龍狀元折射尷尬現狀

2012年06月27日09:0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高考考生成績 高考狀元 高考分數線 高考成績 高考試卷 競技教育 語文題 大學評價 高考制度 烏龍事件

解說:

盡管這段視頻主持人對高考的質疑并不是什么新鮮話題,但是短短幾天中各大網站上萬次地復制轉發和評論點擊,還是值得玩味。當高考分數線被陸續公布,各種各樣的高考狀元的報道再次鋪天蓋地。面對高考狀元一年接一年地受到熱捧,有人在表達著自己的情緒,而有人則在進行著理性的分析。2009年,蔡言厚教授和他的同事就發布了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樣本涉及從1977年到2008年全國各地省市高考狀元,反映了他們的求學和就業情況。

中國校友歸網大學評價研究團隊首席專家 蔡言厚:

兩院院士和長江學者,當時來講還沒有發現高考狀元他們的名字蹤影,他們在中學的時候學習成績是很優秀的,是頂尖的人才了,但是走到社會以后的話,好像他們離普通人的期望相差比較遠。

解說:

蔡言厚教授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狀元在選大學重視名氣,挑專業時奔熱門,結果很多人不得不中途換專業,既浪費的教育資源和自己的精力,減緩了他們脫穎而出的速度。

蔡言厚:

高考狀元的話,反映我們現在中學教學的應試教育實際上沒有根本改變,往往就是滿足于考試成績或者表彰,他就沒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興趣。

解說:

同樣的問題云南省教育廳廳長羅崇敏也在思索。

云南省教育廳廳長 羅崇敏:

我們云南改革開放30多年來高考狀元有64個,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發現他們在該領域里面成為領軍人物,或者是創新型的人才。我們憑一張試卷來評價一個學生12年的學習成績,評價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這顯然是不公平、不科學、不合理的。

解說:

羅崇敏認為熱捧狀元的背后,暴露的是高考制度中的弊端,應該優化高考。“北京文理狀元均稱不考慮港校,”這是媒體在報道北京今年高考狀元未來選擇時所使用的標題。近年來,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是,很多地方的高考狀元都選擇進入香港的大學學習,據媒體報道,在北京市2004年到2011年的19名高考文理狀元中就有11人選擇去香港讀大學。有教育專家認為,在全球化競爭壓力下,內地高招乃至高等教育改革步伐應該加快。

畫面提示: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錢學森

“近30年來,中國的大學沒有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來。”——朱清時。

白巖松:

過去北京19個高考狀元都有11個都去香港上大學,很多人特別的憂心忡忡,今年兩個狀元一出來都說在北大和清華上學,大家松了一口氣,其實使我看這個問題正好相反,看到這樣的數據的變化的時候,我恰恰看到香港的大學似乎正在內地化,正在用高分的標準去選擇學生,我對他們的如果一直堅持這樣的前景的話對香港的大學持堪憂的態度,另外別忽略了它每年提供給非常高額的獎學金所起到的巨大的吸引力的作用。為什么這么說呢,前兩天在英國恰恰看到一個爭論,牛橋也就是牛津和劍橋,有一個學生六門全是A,就是棒極了考試,但是面試不合格,社會上很爭論,你怎么成績這么好的敢不要,什么時候咱們學校成績特別好的也敢不要,有他自己的標準,咱們的高考可能就獨立了。

針對高考狀元的成功率大家的看法也不太一樣,王攀認為教育研究當中有個“第10名現象”成績最好的,往往不是成就最大的,成就最大的竟是成績中等偏上的,應該普及一下調查結果。相反是張天蔚,狀元跟成材的關系應該按成材率比較,如果比較“狀元群體”與“非狀元群體”的成材率,估計是狀元群體高一些,大家不要太非理性。不管什么樣的態度,我們接下來聽聽一位專家,我們連線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副院長熊丙奇,熊院長您好。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

你好巖松。

白巖松:

首先問您這個問題了,您怎么看待持續炒熱的狀元的熱潮?和被炒熱了很多的比例去香港上學了,我們的北大、清華排名全世界不是很高。

熊丙奇:

我覺得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現在的高考制度之下,實際上教育已經變成了競技教育,在競技教育這樣的框架下,競技教育就是我們所有的學生都放在一個跑道上來跑,我們很關心跑道上的第一名,也就是冠軍,所以我們狀元就是競技教育的第一名,因此每一年高考就像一個賽場,賽出了第一名大家就關注第一名,所以有狀元熱,這個狀元熱的背后是我們高考制度單一的評價體系所致。另外一方面我們的狀元他去向確實也令大家關注,這幾年狀元選擇港校,我覺得這實際上是他們的個體選擇,但是背后反映出教育的國際化的競爭,相對來看我們的內地學校在境外的學校的競爭實際上還是處于一種劣勢,尤其是在我們的基本教育制度和教育職能上,實際上還是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

白巖松:

熊院長您是什么建議,剛才有一個調查數據非常有意思,說狀元未來的成功率并不高,像雞生蛋蛋生雞,是本身成功率就不高,還是因為在狀元的時候得到了巨大的關注,壓力變大了反而將來舉步維艱,您怎么看待這個調查?

熊丙奇:

實際上我們應該客觀分析,狀元實際上反映一方面的學生的優勢,也就是說他是知識教育的成果,不能反映學生綜合能力的或素養,因此我們不能夠以為他是考試上的狀元,就認為是其他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優勢,而實際上我們調查研究顯示,一個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知識所能發揮的作用可能只有5%左右,他的能力或者素質可能更有利他成材。而我們現在的知識和知識教育的成果的狀元,只能夠是知識方面反映出他的優勢,所以我們應該理性看待目前的評價制度制造了狀元,但真正合理的選拔人才的制度應該是多元評價體系。

白巖松:

非常感謝熊院給我們帶來的解析。

專家們的意見給我一點信心,平常我跟自己的孩子說的最多的話是“假如你敢考第一的話,我就真的跟你急”,開一個玩笑,他倒真沒考過第一。不過我覺得我們平常都討厭應試教育,但是為什么往往在關鍵時刻又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呢?

   上一頁   1   2   3   4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