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八、保障措施
(一)增加并優化科技投入。
爭取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高校科技投入,逐步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科技投入總經費的比重。加大對國家急需的戰略性研究、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問題的公益性研究的穩定支持力度。完善基本科研業務費制度。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支持力度。鼓勵高校采取多種方式對自由探索、專利申請、國際合作與交流等進行引導和支持。
(二)加快重大科研平臺建設與資源共享。
加大高校重點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和文獻資料面向企業和社會開放。推動“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的平臺向普通高校和社會開放。加強實驗技術和共享服務人員隊伍建設。把開放共享服務納入高校科技績效評價考核范圍。采取穩定支持或后補助等有效措施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教育信息化對高校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支撐。
(三)引導高校科技工作特色發展。
進一步強化對高校科技工作的分類指導,制定分類管理辦法,克服同質化傾向。支持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根據自身學科特色和優勢,面向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加強以質量和特色為導向的科技創新,形成特色研究方向,牽引學科發展,支撐學科建設,構建優勢學科平臺,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形成新優勢。
(四)加強地方高校科技創新工作。
地方高校是人才培養和服務區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整體規劃,分類指導,以扶需、扶特為原則,通過建設體現區域特色優勢的創新平臺和基地,培養和匯聚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積極承擔各類科研項目,進一步加強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地方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鼓勵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指導本地區各類高校的改革和發展,多方面爭取對高校的支持。地方高校應制訂計劃,出臺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工作,努力實現學校的快速發展。
(五)提升科技管理與服務水平。
建立科學規范、開放合作、運行高效的現代科技管理模式。加強科研工作的規劃及發展戰略研究。加強科研工作的過程管理,提高統籌、調控、協調能力。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特點的科技管理隊伍職業發展、考核評價與激勵機制。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科技管理人員培訓保障機制。加強科技管理隊伍能力建設,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管理隊伍。中國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