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求職困惑解析
1
質疑原因:限制了求職者的能力發揮?
傳統文字簡歷
【案例】 這個暑假,“準畢業生”劉蕾就開始制作自己的求職簡歷了。因為學的是建筑學專業,劉蕾認為,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確定自己是否需要進一步深造,以及下一步深造需要補充哪方面的知識。臨近畢業,劉蕾的周圍多數同學都有了保研、考研或出國留學的打算,可她還是打定了主意找工作。
然而,劉蕾就讀的大學建筑學專業屬于弱項,在業內并不知名,“想很快找到特別好的單位比較難”。因此,她在這個暑假就開始著手準備求職的各項事宜,甚至還報了一個面試培訓班。在那個培訓班,多數學生是今年已經畢業的,她是唯一一個即將升入大四的學生。培訓結束后,劉蕾就開始制作自己的個人簡歷。
可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這種以文字為表現形式的簡歷完全無法全面展示自己。“許多采用網絡投遞簡歷的單位基本都是要用文字寫的,還有字數限制,我覺得這種形式太單一了,限制了我展示自己的機會。我一直學的都是理科專業,文字表達能力一直不是我的強項。如果因為我在簡歷中的文字表達讓我喪失了面試機會,我覺得非常不公平。”她解釋道。
文字簡歷有局限但“實用”
【專家分析】
文字簡歷,不論是紙質版的,還是電子版的,一直是求職招聘中的“必需品”。對于這種傳統求職方式的弊端,專家看法不一。就業指導專家趙正寶認為,文字簡歷本身是無弊端的,也不存在限制能力發揮的問題,因為所有的求職者都通過同樣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孰優孰劣很好判斷,相對比較公平。
他認為,無論是什么形式的文字簡歷,都是承載求職者個人信息的重要載體,也是求職者表達自己并與招聘單位信息溝通的關鍵。文字簡歷與視頻簡歷等相比,雖不能說有絕對優勢,但沒有明顯的缺陷,是“比較穩妥”的求職方式,也更實用。目前,也有一些學生在求職時向用人單位提供自己的人人網主頁或者微博主頁,也有人認為微博求職針對性強、速度快,但這些做法只是極少數,不符合傳統的求職習慣,大多數單位還是愿意通過文字簡歷的方式篩選求職者。
然而,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書記崔超卻認為,傳統的簡歷存在局限,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技術手段,發揮創造性推出更加新穎的求職方式,對傳統的簡歷篩選進行有益補充。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求職顧問居陽表示,目前的情況下,文字簡歷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許多參加校園招聘的企業都是先現場收取簡歷,再啟動網上申請通道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有針對性地寫簡歷就非常必要。但現實情況是,許多學生的文字簡歷都是羅列式的、流水賬式的,這樣的簡歷一般成功率較低。要找工作,先要學會寫簡歷。
2
質疑原因:“海投”是否有效?
海量網投
【案例】 “新鮮出爐”的畢業生段暄回憶起自己的求職心路歷程,感慨頗多。
2010年10月,學新聞專業的段暄開始找工作。雖然雄心勃勃,但哪種求職方式最有效他卻十分茫然。聽師兄師姐說要在網上大量申請,于是他便開始了“海投”之路。
他說,剛開始找工作時他特別瘋狂。每天都泡在網上,只要是個招聘單位,條件擦邊,他就會投遞簡歷,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工作機會。前一個月,基本上投了簡歷就石沉大海,那段時間特別沮喪,每天等待通知面試的電話都有些神經質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海投”,通知他面試的電話是多了起來,有時候每天能接到十幾個,但好多單位他卻“不記得自己投過”,也有一些房產中介、化妝品促銷員的“不靠譜”單位打電話通知他面試。折騰了一個多月,他自己都快“崩潰”了。
段暄稱,其實這種做法特別失策。“海投”的結果就是“海面”,許多單位都要經過筆試和兩輪以上的面試,有時候還要連軸轉,一天參加幾家企業的面試,晚上還要繼續上招聘網站和學校BBS,一般填完一家企業的網申就已經快半夜了,第二天還得繼續。“每天都奔波在路上,特別疲憊卻收效甚微。”可他認為,時間緊迫和身心疲憊都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遇到了特別合適的單位,卻因為自己狀態不好而錯失良機,不得不重新回到原點。
變“海投”為“精投”
【專家分析】
網申成為求職的主要渠道后,“海投”就成為許多畢業生求職的選擇。然而,專家卻一致認為“海投”是需要避免的求職誤區。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求職顧問居陽稱,“海投”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他表示,自己也曾在單位做人事招聘工作,每天收到上百份簡歷,每份簡歷看下來幾乎只有不到1分鐘。如果是知名企業,一個普通崗位都會收到數萬份簡歷,因此招聘人員必須高速篩選,平均用少于1分鐘,甚至數十秒的時間來看一份簡歷。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哪怕是優質的人才也會被淹沒在簡歷的海洋中了。
他分析,“海投”有兩個不利后果,一是簡歷無針對性。許多畢業生求職時照著模板寫一份簡歷到處投,既無針對性,方向也不突出,無法適應所有行業、所有職業對于求職者的期待;二是收到面試通知,卻沒有做好準備而喪失機遇。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會秘書長關長海指出,傳統的“海投海選”校園招聘方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我們仍然需要一個新的校園招聘模式作為補充,打破現有的“海投海選”困局。
關長海認為,要想改變“海投”浪費時間無針對性的弊端,招聘單位和求職者都需要進行轉變。單位要對自己有清晰定位,了解自己需要哪些學校哪些類型的畢業生;也要注意招聘崗位所需的能力層次和報酬吸引力。求職者應當了解自己的能力,能進入什么樣的企業,擔任怎樣的職位,把“海投”變為“精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精準匹配,不再“大海撈針”,而是“一擊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