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大家”們會為用“來”還是“去”爭得不亦樂乎
鄧康延:那些不管是從日本、歐美留學的,還是從私塾里面熏陶大的文化學者們,他們都非常重視小學教育,像蔡元培、胡適這樣的人都來參與制定這個國文教科書。出版社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聘用一流的學者來研究這些教材,每一課就那么寥寥一二十個字,但他們都要反復地考量,一方面怎么讓課文更具有漢字的美感,另一方面能照顧到孩子的興趣。比如有一篇課文,大家就因為用“來來來,來上課”好,還是“去去去,去上課”好,爭得不亦樂乎;因為“來”字筆畫多,“去”字簡單點,但是不夠親切,最后選的還是“來”。
現在想要編出優秀的教材,一個是看你夠不夠重視編選者的素質,能聘一流的人去做這些文章;另一個還要看你是不是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孩子們的心態,現在的孩子喜歡的渴望的究竟是什么;畢竟現在的孩子面對電腦、電視、手機等這樣一個新的時代。所以我覺得除了一些常識、信仰恒久不變,更應該研究孩子們的心理,把他們的精神世界和新的物質世界交匯起來。
葉圣陶他們當年是把這個當成事業來做,不是作秀
馬相武:請“大家”去編書,形式上這么做一點都不困難,難的是“大家”能不能真正為書作出貢獻,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這些書的操作?我覺得要做到他們當年那個地步很難。
那個時代葉圣陶他們是把這個當成事業來做的,真的是全身心投入,不是作秀,不是一個完全的商業行為;而現在基本上就是一個“掛名”,利用“大家”的名聲,目的是為了引起家長老師的關注。現在“大家”參與進來能不能產生相當于那個時代的教材,我表示懷疑。
再一個,不僅要看是不是大家,還要看他們的教學理念是不是先進。比如葉圣陶,他不僅僅是大家,他的教育理念在當時也是最先進的。那個時代,中西文化教育在開放的氛圍中互相沖撞,吸收交流,沒有一道很明顯的界溝,所以能產生這樣一種教材。
不過,從教科書到教輔書,從舊教材中獲得某些啟發、得到某些思路,沿著這種方向做一些改良,是完全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