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在去年12月的人才交流大會上,畢業生排隊應聘。
不少大學生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做不長久,半年、三個月,甚至一個月就會跳槽。用人單位對此難以理解,“不是說工作不好找嗎?為何還要頻頻離職?”據一份權威報告顯示,2010年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分別是: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高職高專院校45%。離職的主要類型是主動離職,占到了88%。在廣西各高校畢業生中,也有類似情況。第一份工作為何成為“雞肋”,值得各方思量。
首份工作頻頻成為“跳板”
王新婧(化名)的第一份工作只做了一個星期。她于2010年7月畢業于廣西某高校,首份工作辭職后至今賦閑在家。提起第一份工作,她仍是一肚子抱怨:公司規模太小,對新員工根本不上心,連工作需要的電腦、座位等都不齊全。要培訓兩個月才能上崗,上崗前只有600元的基本工資。
但在應聘時,王新婧曾經信誓旦旦表示“能吃苦耐勞,從基層做起”,這讓她回想起來有些慚愧。
試用期6個月,基本工資1000元,剛工作三個月的尤先生毅然選擇放棄。尤先生2009年畢業,進入一家建筑公司做人力資源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后,尤先生覺得“從政”才是出路,目前工作不宜久留,于是他向公司辭職,并賠付了3000元的違約金,隨后一次次地投入公務員考試中。談及當初“入錯行”,尤先生說自己是有意為之,“不在畢業前找個落腳點,心理上壓力很大。父母催著,學校逼著。沒有找到工作的,學校會故意壓著畢業證不放,以免影響學校就業率,這是潛規則”。尤先生認為建筑公司的工作辛苦、晉升前景有限。
與尤先生相比,金小姐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放棄的。金小姐選擇一家專業對口的外貿企業開始職業生涯,這是一家小公司,她覺得小公司更能鍛煉人,學到更多的東西。但工作5個月后,她逐漸對公司內任人唯親、明爭暗斗的情況產生抵觸情緒,加之公司位置偏僻、周圍環境差、飲食不習慣等原因,她決定近期做好交接工作后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