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賞:師德置于升學率之上
“我覺得把師德納入績效考核內容,排除升學率考核,這說明官方把師德置于升學率之上。這對消除應試教育弊端,提升師德是個極大鼓舞。”在現場演示過后,來自省會一所小學教學一線的黃俊杰老師忍不住為其喝彩,并期待能早日投入使用。“師德考核結果與個人利益掛鉤,會成為老師錘煉師德的最大動力。如果‘師德考核’成為一種被認可的客觀存在形式,所有社會成員都將會積極地行使評議和監督權,來督促師德的完善。”來自株洲一所初中的李老師也認為。
湖南師范大學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和績效考核實踐研究的陳牛則教授認為,現在的師德建設體系,仍存在部分待解決的問題:重專業素質考察,輕師德修養評定;重眼前經濟利益,輕長遠社會效益;重外在規范要求,輕道德內省作用。而通過管理軟件對師德考核進行量化,把自律和他律結合起來,把激勵和約束結合起來,用無情的制度實施有情的教育,會促使教師素質不斷優化,使追求高尚師德蔚然成風。
質疑:師德量化落實是難題
“何為師德?就是老師的職業道德。這是跟老師備課、上課、改作業、當班主任、做學生思想工作這些職業活動聯系在一起的,是老師的義務,還有老師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決定的道德準則和規范。教師績效考核把師德放在首位,這個東西很虛,很難有個量化的指標。師德到底指什么?怎么衡量?”湖南師大教授劉德華提出質疑。
劉德華認為,師德是個很難量化的東西,在實施過程中如何把它做“實”,還是個棘手的問題。而且老師的師德好不好,領導的印象經常在作用。可我們應該多重視學生和家長及老師等代表的意見。師德和工資掛鉤的做法,很有可能使師德變味,使一些老師為錢而做出貌似師德高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