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教育部確定的《2008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推廣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檔、分段公開征集志愿等錄取方式,進一步提高考生和高校滿意度。”作為最高教育主管部門,這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填報志愿方式和投檔模式方式的改革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
為什么要推廣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會給考生帶來什么樣的機會?平行志愿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隨著高考的臨近,記者走訪了一些省級招辦和高校進行了了解。
來自實踐的成功探索
“考得好,不如志愿填報得好。”多年來考生家長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因為在以志愿優先按高考分數投檔的模式中,一名考生在一個批次可以填報多個院校志愿,但第一志愿最關鍵、最重要。
為了解決考生“高分低就”、高校“大小年”和斷檔問題,幾年前就有一些省份實行了平行志愿投檔。“實行平行志愿是省級招辦長期實踐探索的一條成功經驗。”一位省級招辦的負責人說。
平行志愿是指在每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學校,然后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不再是過去志愿優先的錄取原則。具體來說,按照平行志愿錄取方式,錄取時,將考生按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隊,檢索考生填報的A、B、C等幾個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則被錄取,如果分數不夠,則繼續檢索B志愿,依次類推,直到被符合條件的學校錄取。
從2003年開始,湖南率先實行“多個平行志愿”和“多次征求志愿”的辦法,這種第一志愿平行的做法被俗稱為大平行。江蘇和浙江相繼開始實行大平行。今年,上海、安徽和遼寧也加入到大平行的隊伍中。此外,還有15個省、區、市采取或繼續實行小平行,也就是非一志愿平行。這些做法都是各地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的有益嘗試,有的已取得成功經驗。
一位受訪者這樣說:“隨著平行志愿的實行,考生都能根據自己成績進入相對滿意的學校,在志愿填報中,由于減少了很多不確定因素,考生和家長心態更加平和,從這個意義上講,高考不再神秘。”
平行志愿能降低哪些考生的風險
“平行志愿與過去不一樣的地方在于,過去是考生按照分數高低投檔,是志愿優先,現在則是分數優先。換句話說,就是同一分數群體,按照考生志愿進行順序投檔。”一位省級招辦負責人說,“實行平行志愿,是維護絕大部分考生的利益。”
平行志愿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按照江蘇的做法,一個省控分數線上的考生,如填全志愿,將有37次甚至更多的投檔機會。湖南省則不是簡單地推行幾個并列一志愿,而是實行“多個平行志愿”和“多次征求志愿”的辦法。第一批設3個、第二批和第四批設5個、第三批設2個平行一志愿;投檔時,按分數優先原則(分數相同的依次按語文、數學、外語成績高的優先),首先將同一科類同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未錄取考生按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考生填報的學校志愿的物理順序出檔。而上海則是在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和高職(專科)中實行平行志愿,本科平行志愿設置四個院校志愿,專科平行志愿設置八個院校志愿。降低投檔比例的目的是保護考生。這位負責人說,過去梯度志愿投檔時,實行120%的投檔比例。如今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后,不能大幅度投檔,否則會損傷考生的利益。所以教育部建議投檔比例一般控制在1∶1.05。
實行平行志愿,復讀生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緩解。過去對那些填報志愿不當的高考考生,各地都會采取一些諸如追加計劃的保護措施,但是這不能解決這部分考生的心理落差問題。從已經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的經驗來看,復讀生的比例明顯減少。以湖南省為例,2007年本科一批文理科第一次投檔,按計劃和投檔比例應投24741人,實際出檔23172人,出檔率達93.7%,而2001年本科一批志愿出檔率僅為70.8%。據分析,2007年一、二批錄取過程中,一志愿排序第二至第五志愿共錄取30069人,占一志愿錄取總數的43.7%,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考生是因為志愿結構的調整而獲得了投檔錄取的機會。5年來,全省高考考生直接志愿滿足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平行志愿解決不同層次學生的問題,目標是希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入各自理想的學校。而非像很多人設想的那樣,平行志愿只能解決少數高分群體的問題。
增加了選擇高校的空間和自由度
在今年兩會期間,就有代表委員對平行志愿提出質疑,其中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平行志愿過分強化分數作用、削弱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權。
這種新的制度設計對降低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在選擇高校方面有更多的空間和自由度,提供更多的機會。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上述擔心是有辦法解決的。實行平行志愿后,投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預投檔階段,省招辦可采取預投檔的辦法將大于招生計劃數的考生檔案投放給學校,學校審核后按計劃確定擬錄取人數,不符合要求的考生由省招辦投給下一個志愿;第二階段是實際投檔階段。正因為有了預投檔階段的準備,實際投檔會順暢很多。68所進行自主選拔錄取的高校只要生源多、數量好,可以不受自主招生5%的指標限制。
平行志愿投檔不否認分數的重要性。統一高考錄取體制的核心就是以高考成績作為錄取的依據,這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內核。而老百姓擁護高考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考試的形式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所以在這一層次上談公平與合理已經取得共識。但是我們不能把高考成績作為錄取的唯一依據。
一些高校并不歡迎平行志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原來的梯度志愿讓這些學校可能會招收一些分數較高的考生。一些分數不低的考生報考更高層次高校把握不大,為了穩妥起見報考本校。他們認為,平行志愿的實行可能會讓這部分學校流失這些優質生源,盡管這些生源的量是不大的。
任何一種制度的設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關鍵要看利弊得失。浙江的平行志愿經驗證明:平行志愿的推行使高校錄取考生的學業水平較為接近,首先是有利于高校教學組織管理,更為重要的是,它對促進高校提高辦學質量具有激勵作用。由于高校品牌和學生分數成正比,名牌學校一般會無意外地招到學業水平較高的學生,學校要想提高生源質量,吸引更多學業能力強的學生報考,就必然會高度重視教育教學質量,以不斷提升學校品牌。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引導社會科學客觀地評價高校辦學實力和辦學質量。
東北大學校長赫冀成也有同樣的觀點。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今年,教育部在全國推廣平行志愿填報方法,這是平等對待考生的一種方式。這種方法不是對所有高校都合適,但對學生卻是最公平的。
作為一個探索中的試驗,平行志愿投檔不是解決所有錄取問題的萬能藥。教育部部長周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幾年來,在很多省進行了高考平行志愿的錄取方式的改革,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最重要是有利于學生、有利于家長,對學生填報志愿和錄取投檔過程當中可以更加公平。
平行志愿不一定是最好的投檔模式。但是在現階段而言,它最大限度地維護廣大考生利益,減少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中博弈的風險性,可能是最可行的。 (記者 原春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