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教育局副局長受賄參與舞弊
昨日,安徽碭山縣紀委通報了處理決定,備受關注的碭山高考舞弊案中,共有包括當地教育局副局長在內的9名公職人員,被處以開除黨籍、撤銷行政職務的處分。另外,和此案相關的一個高考舞弊網絡也浮出水面。連日來,本報記者采訪碭山縣各界,竭力還原了一個“別樣的高考故事”。通過這個故事,細心人想必會明白更多。
昨日下午4時許,安徽碭山縣縣委小禮堂內,一場特別的通報會正在舉行,與會者多為該縣教育系統人士,臺上該縣縣紀委正在宣讀一份“研究決定”,會場氣氛凝重。
此前,《中國青年報》報道說,今年高考期間,安徽碭山縣查處了一起集體替考事件,造成一千多名考生缺考。
“在各級領導的明確要求下,碭山縣紀委、監察局排除一切干擾,全力以赴,徹查此案,從嚴從快對有關涉案人員進行處理。”碭山縣紀委書記甘大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縣教育局副局長魏某給予黨內嚴重警告和行政記大過處分;縣教育局招生辦主任徐某、副主任趙某有失職、受賄行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6月20日上午,兩人已被移送縣檢察院);對于碭山中學教師崔某、張輝以及另兩名李姓教師共4人,給予開除黨籍和建議教育局按照程序給予其行政開除處分;對于程莊中學校長張某給予開除黨籍和撤銷行政職務處分;對于碭山二院醫生朱某給予開除黨籍和建議衛生局按照程序給予其行政開除留用察看一年的處分。”
對于涉案的該縣公安局兩名派出所基層負責人,甘大慶表示,兩人涉及嚴重違紀,公安局已將相關材料移送縣紀委,目前正按程序處理之中。
當記者問及相關涉案人員具體的處理原因,甘大慶拒絕介紹,只是表示他們或因親情、或因朋友關系,牽涉進此案當中。依據這份處理決定,提及該縣教育局招生辦正副主任“有失職、受賄行為”。
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這位一臉嚴肅的紀委書記表示,該縣教育局分管招生的副局長魏某“有失職行為”,“受賄了3000元”。但這個數額和外界傳言相差巨大,不知這位教育局副局長是否真為了這3000元鋌而走險。
惋惜:名牌大學尖子生“入圍”替考
碭山縣紀委將此案定性為“高考團伙舞弊未遂案”。昨日,該縣分管教育的副縣長王懷啟向媒體首次公開了這個團伙具體作案過程:
2006年秋季,碭山縣黃樓鄉王文賢通過其在安徽大學的表侄,結識了該大學工商管理大四學生孫峰,兩人商定合伙通過組織大學生替考牟利。此后,王文賢在碭山縣準備了43個人的資料,并通過面交、匯款等方式,向孫峰提供活動經費30多萬元,要孫找一批大學生充當高考替考的“槍手”。
通過家教中介、在校園內貼招聘廣告等方式,孫峰共聯系到了41名大學生,這些大學生多屬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大學2005、2006級學生。這些大學生先得到了1000元定金,并告知此次高考如果考上了本科,還將會得到5000—10000元的報酬。這對那些家境拮據的大學生來講,無疑是個巨大的誘惑。
而在碭山這邊,王文賢還另有幫手。本月6日,碭山警方接到上級指令,在該縣一賓館將王文賢弟弟王文禮抓獲,后者協助其兄進行犯罪活動。而在同一天,警方順藤摸瓜,在該縣又抓獲了6名替考的大學生。
替考大學生的落網,極大地震懾了其他替考者,這也是造成次日碭山縣高考大面積缺考的原因之一。
尷尬:前年的舞弊案剛作過處理
在碭山當地人的記憶當中,引起轟動的高考舞弊案,今年的這次不是第一次。2005年,該縣一位衛生局的職員為了讓孩子通過高考,買通了監考人員,通過手機短信息作弊,此案事發后在當地同樣引發轟動。
據記者了解,2007年6月1日,也就是今年高考前5天,碭山縣檢察院才將碭山2005年高考舞弊案移交給該縣縣紀委、縣監察局。碭山縣委、縣政府立即責成紀委、監察局、教育局成立聯合調查組,“從快從重”對2005年高考舞弊違紀人員進行處理,處分包括開除黨籍、行政撤職等。
經再三核查,記者了解到,2005年碭山高考期間,當地共有7位考試工作人員(紀檢員、監考員)、1位教師、3位其他部門公職人員,或為子女或為親戚參與作弊。檢方偵查核實,舞弊人員先是在考試工作中抄下考生的英語、文綜部分答案,然后以手機發送短信形式傳給他人。
而據知情人士介紹,今年高考前,為端正考風考紀、以正視聽,高考前夕碭山縣紀委特意在今年該縣高考考務人員培訓會上,通報了這份“新出爐”的對2005年高考舞弊違紀人員的處理決定,未曾想一個月不到,碭山縣紀委又要起草一份“關于對高考舞弊人員的處理決定”。這讓碭山縣紀委書記甘大慶頗為尷尬。他解釋道,當地高考舞弊案的發生有制度上面的原因,如各地高考的錄取分數不一樣,這也促使高考移民現象的發生;另外一方面,便是利益的驅使,只要有利益可圖,犯罪分子總會盯上的。
反思:混沌的高考環境讓人心痛
碭山縣位于安徽最北部,和江蘇、山東、河南等省交界,當地盛產梨,有“中國梨都”之稱。據碭山縣教育局介紹,今年該縣共有12445人參加高考,分布在7個考點,一共有395個考場。其中,高考缺考人數并沒有先前媒體所報的1000多名,但亦有嚇人的703名,幾乎分布在每個考場。
“一般而言,我縣每年高考正常都有將近300人缺考。”該縣教育局一位人士介紹。盡管有家長對每年是否有這么多人缺席高考表示懷疑,但依據這一項數字,至少可以推斷出,碭山縣今年高考另有將近400名考生“非正常原因”棄考。
該縣教育局局長蔣連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對上述數字作了解釋。據其介紹,高考前夕,教育局以及各學校通過嚴格審查,發現不少考生手續不全甚至是造假,通過類似原因,共有260名考生的準考證被扣發。
雖然目前尚不知擬參加此次高考的替考者有多少,但上述推算出來的數字已足夠讓人震驚。另據記者了解,即使在當地政府如此嚴重的打擊之下,今年碭山高考期間,仍有4名替考者被現場抓獲,其中替考者還是名高二學生。
由此也足見高考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再那么純潔、不再那么神圣。20日上午,記者在碭山中學采訪時,該校一名今年畢業的高三學生便介紹,為了解除其緊張的心態,其父母甚至如此給他動員:“好好考,萬一沒考好,就花錢給你買個錄取通知書,還是有大學可以上。”
這位學生解釋,所謂“買錄取通知書”是指每年高考之后,由于不滿意考取的學校或者其他原因,錄取者放棄入學,這樣這份錄取通知書就可“賣”給他人。
“集體替考”、“高考移民”、“買賣通知書”這些“別樣的高考故事”集中地發生在皖北這個小縣城里,以致今年當此次“高考團伙舞弊未遂案”曝出時,當地人無一感到意外,不少家長告知記者:“遲早會出事的。”
事實上,今年高考碭山縣采取了比往年任何一年都要嚴格的管理措施,之所以出現大面積缺考,也說明了當地管理的有效。正如該縣教育局局長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言,“我們感到很冤”,因為他們確實做了大量工作。但這位剛上任不到半年的局長或許沒想到的是,除了正常的工作,他還需“還債”,如何恢復當地人對高考的尊敬之心,這位局長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