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讓農民包包鼓起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完善以城帶鄉長效機制,促進“兩翼”農戶萬元增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長14%
全委會提出,在“十二五”期間,農民的年人均純收入增長14%;到2015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元。年均增幅超過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幅2個百分點。
今年,預計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5200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幾百元。而到“十二五”末期,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000多元。
農民增收的目標讓人鼓舞,然而,完成這一目標卻需要創新的政策和措施,實實在在地干上5年。
如何實現?《建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完善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讓農民在政策扶持和城市資源的支持下實現增收。
在“十二五”期間,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將建立起來,并通過這一機制,讓農民從政策和城市資源下鄉中獲得更多的收入。
在政府的扶農政策上,將建立穩定的“三農”投入機制,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確保各級財政投入“三農”的總量和比重逐年增加。
在城市資源扶農上,將引導、規范城市資源下鄉,政府支持工商企業下鄉示范項目建設,并建立工商企業與農民共享收益機制。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促進城市資源、要素、技術、現代理念向農村傳輸。
以城帶鄉長效機制的建立,將使農民從政府的扶農政策中獲得更多的政策性收入,從城市資源下鄉和城鄉資源融合發展中,通過產業的發展實現增收。
———探索農民依法分享土地長期增值權益的機制,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目前正在進行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的確權頒證和農民房屋登記發證工作,為農民在“十二五”期間分享土地長期增值效益,增加財產性收入奠定了基礎。
市里已經決定,確權頒證的農村承包地和農村房屋,可以進行抵押貸款。這一政策,將會激活農民的萬億元資產,使農民從承包土地經營權和房屋財產中獲得收入。
在激活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中,市里將利用好土地交易所這一城市反哺農村的有效載體,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擴大地票交易規模和品種,給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創造更多的機會。
———促進“兩翼”農戶萬元增收,縮小“一圈兩翼”農民收入間的差距。
在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中,在“十二五”期間,通過“兩翼”萬元增收計劃,縮小“一圈兩翼”農民之間的收入差距。
在“兩翼”農戶萬元增收計劃中,政府將加大在信息、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服務力度,支持“兩翼”農戶發展林果、林下養殖、林業種植、森林旅游等特色產業,以及通過勞務收入等,實現95%的農戶在三年內增收萬元以上。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通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轉變傳統農業的發展方式,提升農業規模化和產業經營化水平,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生產能力
我市的農業,相當于一個中等省的農業。“十二五”期間,農業仍然是穩定農村的一項重要產業。但是,在發展方式上,將實現重大的轉變。
《建議》把推進農業的現代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的首要任務,把穩定糧油生產和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首要任務。
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在“十二五”期間,將成為我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將按照“一縣一基地,一片區一特色”的思路,規劃現代農業的發展。在穩定發展優質糧油產業的前提下,重點發展柑橘、蔬菜、畜牧等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漁業、林業、茶葉、特果、蠶桑、中藥材、煙葉等特色產業。優化布局方山丘陵和平行嶺谷優質糧油生產區,大巴山和武陵山區特色農業種植區。
農業的規模化和產業經營化,是“十二五”期間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又一重要內容。在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確權頒證和引導城市資源下鄉,以及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推動下,未來5年,農業的規模化和產業經營化將會大幅度提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狀況會得到改善。
現代農業的服務體系,將在“十二五”期間建立和完善起來。5年內,將加強農業良種繁育、檢疫檢驗、信息、科技推廣等農業生產服務體系的建設。
完善農村流通體系,也是“十二五”期間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沒有一批百億級的龍頭企業,沒有廣覆蓋的專業合作組織,沒有完善的要素市場,就不可能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有效地串聯起來。在“十二五”期間,農村流通體系的建設將抓住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要素市場三個關鍵,實現農工商、產加銷一體化,確保農林產品銷得出、賣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