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6月中國宏觀經濟逼近趨熱警戒線 -"十一五"中國將建10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促進產業升級 答問 -中國投資50億用于科技攻關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陸人可申請赴臺接受醫療服務 任何醫療機構不得規避集中采購 -上海世博會呈現兩大創新亮點 動遷工作獲99%以上動遷居民支持  -廣州決定收回80宗閑置土地 堅決打擊囤積 下半年房價將加速上漲 -今年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25億元 因災死亡652人 陜西洪災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國大中型鋼廠實現利潤翻番 下半年鋼價不會有大回落  -滬深股市收盤續漲 滬指收盤4471.03點 兩市總市值逼近20萬億元 -《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8月1日起實施 優撫對象可享受3項優待
歷史文化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0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寧德市漢語方言分布情況比較復雜。根據方言內部的異同,寧德方言屬閩海方言群中以福州話為代表的閩東方言區。古田、屏南兩縣屬于閩東南次方言南區;蕉城區和福安、周寧、柘榮、壽寧、福鼎、霞浦等7縣(市),屬于閩東北次方言區。閩東方言福州話在南片區可自由交際,北片區各市(縣、區)人也能基本聽懂福州話。福安話在北片區的周寧、壽寧、柘榮等縣可自由交際,蕉城、霞浦、福鼎人也能基本聽懂福安話。

閩東方言北片區各縣(市)沒有像福州話韻母那樣的變韻現象。詞匯方面,北片區有些詞語說法與南片區不同,如"肚子"叫"腹肚","小孩"叫"傀儡","餓"叫"饑","生孩子"叫"生囝"或"飼囝","種豬"叫"豬獅"等。語法方面,北片區有些地方句子結構特殊,如壽寧話把"你先走"說成"你走先",壽寧話、柘榮話把"再吃一碗"說成"食碗湊"或"食碗添",福安話把"客人"叫"人客","母雞"叫"雞母","斗笠"叫"笠斗","前頭"叫"頭前"等。福安話語音濁重,語調偏硬;福鼎話輕清、綿軟。

同時,境內有一些地方形成區外方言島。蕉城區飛鸞鎮的碗窯和礁頭村(共3000多人)講閩南話;霞浦縣的三沙鎮和水門、牙城兩個鄉鎮的部分村莊,以及下滸、柏洋、長春等鄉鎮的少數村莊(共約7萬多人)講閩南話;福鼎市的沙埕、前岐、店下、白琳、點頭、貫嶺、箭山、疊石等鄉鎮的部分村莊(共13萬多人)講閩南話;還有柘榮縣的乍洋鄉和東源鄉的少數村莊(約500多人)也講閩南話。全地區約有21萬多人講閩南話。閩南話是寧德境內第三大方言。還有少數地區形成汀州話(客家話)方言島和莆仙話方言島。古田縣風都鎮的后溪、珠洋兩個村(約5000人)講客家話,霞浦縣柏洋鄉利埕村福鼎樓自然村300多人)講客家話,柘榮縣城郊倒龍山村( 100多人)講客家話。此外,福安市社口鎮首筧村、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和點頭鎮觀洋村以及壽寧縣西南部邊境個別自然村講客家話。霞浦縣溪南鎮岱嶼村(100多人)講莆仙話;福安市下白石部分村莊(400多人)講莆仙話;福鼎市沙坦鎮澳腰等村莊(數百人)講莆仙話。

閩東方言南片的福州話在境內少數地方形成方言島。福鼎市秦嶼鎮(1. 5萬多人)全講福州話;霞浦縣的海島鄉和柏洋鄉的北岐村、長春鎮的計米村(共1. 4萬多人)講福州活。

由于歷史原因和地理條件,一些縣的邊界村莊講鄰縣方言。屏南縣西北部嶺下鄉的富竹、上樓、東峰、上梨洋、葛畬等村因與閩北的建甌市毗鄰而講屬于閩北方言系統的建甌話,周寧縣的西北部與政和縣接壤的泗橋鄉的赤巖、洋尾、洋尾弄、吳厝坑、吳厝坪和純池鎮的前溪等村莊講屬于閩北方言系統的政和話;霞浦縣的東沖半島與羅源縣的鑒江鎮隔海相望,該縣北壁鄉的東沖、上岐、下岐 個村講羅源話。

婚嫁

境內傳統男女婚嫁通常由"議婚"、"嫁娶"、"鬧洞房"、"下廚房"和"回門"幾個環節組成,有我國古代婚姻六禮遺留的痕跡。而"嫁娶不親迎"是閩東婚嫁禮俗中的一個突出特點。

男女到了結婚年齡,經過家長物色,或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向女方求婚,倘女方父母表示同意,"合婚"認為男婦生庚無"沖"、"克"后,男、女雙方家長就聘金、聘禮妝奩、婚期等進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后由男家擇吉日送禮到女家,婚事就算定下來,俗稱"小定"。"小定"后男家再次選擇吉日,送乾坤貼、聘金、聘禮、布料至女家;女家回送以糕果、新郎布料,為大聘,俗稱"大定"。送過聘禮后,男家將選定的結婚日期寫在紅紙上通知女家,俗稱"送日子"。迎娶,這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各自設祭拜祖宗。新娘還得向其親屬長輩行拜別禮。

迎娶之日,女家設午宴請親友,俗稱請"出門晝酒"。男家擺酒席遍請親友,俗稱請"新婦酒"。午宴后,接親隊伍前往女家(新郎不必親白前往)。花轎到達女家,新娘鳳冠霞帔,盛裝而待,上轎前必須傷心哭嫁,以避兇煞,并與兄弟舉行"分家契"儀式,最后由全福的長輩攙扶上轎。并由小舅小姨伴送新娘前行,俗稱"送媳婦"(蕉城區風俗,送親的小姨特別多,少則4人多則12人)。花轎大抵天黑到達男家,再由男家全福長輩出來,揭去轎門上的"轎前符咒",點火焚化,然后開啟轎門,"正中姑"(全福小女孩擔任)請新娘下轎,再由"伴娘媽"(通曉當地婚姻禮儀的老婦)攙扶到大廳,等待舉行拜堂成親大禮。當花轎到男家大門口時,新郎及其父母兄嫂都必須上樓回避,以示身份尊上,將來鎮得住新娘。經"子弟官"手提"風雨燈"(全福小男孩擔任)來回上樓三次相請,新郎身著長袍頭戴禮帽下樓與新娘一道拜堂,三拜九叩禮畢,新娘由全福長輩持喜燭、捧"斗燈"(內置大米、紅蛋、鏡子、剪刀、尺子、筷子、戥秤、點燃灼油燈并圍上紅紙的紅漆圓形木斗--即俗稱"斗燈")緩步引入新房,新娘進入新房后端坐床沿,讓人觀睹,俗稱"瞧新婦"。拜堂后,大廳上再次擺起酒宴請親友,俗稱"請接親酒"。一般午宴的"新婦酒"宴請女賓,晚宴的"接親酒"宴請男賓。

"接親酒"后,另備一桌精美豐盛的筵席,俗稱"佳期酒",赴席者多為預先選好的父母雙全的全福青年,喝"佳期酒"和"鬧洞房"往往間雜進行,通常"鬧洞房"要鬧三次以上,直至拂曉(也有是夜送房的)。

迎娶次日,天一亮新娘便在"伴娘媽"的引領下進廚房行"下廚禮",當天新娘還得參拜親屬長輩,行"見客禮"。當夜,"伴娘媽"備辦糖茶、點心兩份送入新房請新郎、新娘一道吃用,俗稱"送房"。

迎娶第三天,新郎須陪伴新娘同往岳父家,即新娘"回門",新郎做女婿"。女家要擺"女婿酒"宴請女婿,于當日返回男家,至此整個婚姻禮儀才告結束。

喪葬

閩東民間葬禮既有社會習俗的特點,也混雜著信仰及迷信的成分。它由送終、停尸、戴孝、守靈、出殯、墓葬等六個階段組成。

病人彌留之際,親屬須立即趕到現場,聽取囑咐,送別死者,俗稱"送終"。人咽氣后,即在大門口貼出白紙訃告,俗謂"門白",并派人通知有關親屬叫"報喪"。人死后尸體必須不經前廳而由左右側邊門入后廳靈床安放,俗稱"停尸"。若有經過露廳,須撐雨傘遮住尸體外部。然后死者的親屬須到水井或溪河點香燭焚紙錢買水,為死者作象征性洗浴,然后換上預制的殮衣(殮衣上不能有字跡,少則5層布,多至13層布,取單不取雙)。穿上鞋襪整容畢、停放靈床,在靈床前點起油燈,焚燒紙錢,舉家哀哭然后入殮,放入棺中。接著收殮者將壽被和"荷封"(麻布制成)蓋到死者身上,將長出部分剪下,留給遺屬作荷包和包鞋戴孝。戴重孝者須著麻衣麻鞋;一般戴孝只穿白,束白布條,或佩戴白紗、黑紗,在鞋頭嵌一塊白布即可。入殮后,擇日出殯下葬。

生辰壽誕

嬰兒生后三日,用蒲草藥熬湯為之沐浴,俗稱"洗三旦"。此前,嬰兒父母要送"蛋酒"給外婆和有關親戚以報喜,外婆家則回送給嬰兒衣物供其"洗三旦"時穿用,親戚則送公雞給產婦。滿月那天須給嬰兒剃"滿月頭",將剃下來的胎發懸放門戶高處,希望孩子將來膽大氣壯。富家嬰兒滿月要擺"滿月酒"。一般人家則在滿月那天,將嬰兒打扮一番,抱出內室與親友見面,同時煮蛋面款待來賓,并向親鄰分送煮熟的紅蛋和糕餅,俗稱送"剃頭蛋"。親鄰則于滿月前后分別送禮物祝賀。

小孩周歲,屆時一般人家須辦酒席宴請親鄰,親鄰亦以衣物為賀。

不論男女記下誕生日期(一般取農歷),此后每年在這天舉行慶祝,即"做生日"。逢生日這一天一般只由家人煮線面一碗,加蛋兩個。線面細長諧音"長命",蛋雅稱"太平",取其"長命平安"之意,少有送禮和擺酒慶祝的。

通常人們在五十歲開始"做壽",十年一慶,五十歲壽稱"做五十",六十歲壽稱"做六十"。慶壽不取生日,均在春節舉行。正月初三到十五為慶壽、請壽酒的佳期。遇到岳父母壽慶,女婿須送成套衣物等豐厚壽禮往賀。到春節岳父母家舉行壽慶之日,還須備辦精美酒席一桌往賀,俗稱"暖壽"。

歲時習俗

春節,俗稱大年,是民間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從上年農歷十二月下旬開始,家家戶戶都要掃煙塵,洗家具用具,疏通溝槽,清除垃圾,擦洗廳堂墻壁,洗滌被褥、衣物迎接過年。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祭灶神(每戶有固定日期,俗語有"官三民四"之謂),每家灶臺上擺列米酒、糖飴、水果等供品,點燃香燭、焚燒紙折元寶,由家中年長婦女領頭致祭。而后親鄰間開始輪流請吃祭灶糖。

除夕之日,合家團聚吃年夜飯。飯桌上忌諱講不吉利的話;飯畢,碗里要剩飯,取"食足有余"之意。夜間人們在住宅里貼上新年畫、春聯,注宅布置一新。所有居室,均通宵達旦點燈,俗稱"照年"。灶上焚香燃燭擺糖、桔等供品,取糖甜桔圓之意,希望來年日子甜蜜、合家團圓、大吉大利。灶堂里埋放火種取"煙火不絕"之意;并在墻壁上釘釘,希望來年"添丁",人丁興旺。并在器皿上貼紅紙剪成"喜"字、"壽"字或紅紙條,以示吉利。這夜兒孫要等子夜后入睡,稱守歲,希望長輩長壽。大人給小孩包壓歲錢。

境內各地春節團拜日子也有差異。初一是福安賀年日,家家必備冰糖茶、米餅、糖飴、水果,熱情待客。正月初二,是福鼎、柘榮和古田拜年日。福安初二是"白年日"(祭奠死者的日子),忌來客串門。霞浦則有吃新年飯祭奠死者的習俗,故忌諱初一、初三、初四有客登門。

相傳從初一到初十,分別為雞、犬、豬、羊、牛、馬、人、谷、天、地的發命日。初七的人發命,為"人勝日",農村有設酒邀飲,夜點長明燈的習俗;初八多吃糧食復制品,初九不露天曬衣,不挑糞桶;初十忌倒臟水、穢物和澆地。

民間春節慶祝活動到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達到高潮。街市上張燈結彩,有"迎鐵機"、"馱故事"(由若干兒童扮演神話戲劇人物,分別坐在人肩上)、"踩高蹺"等,魚龍燈舞,管弦樂奏,鑼鼓鞭炮銃聲震天動地,狂歡直至深夜。鄉村人家則在家門口點篝火,盡情娛樂,并于篝火中留取火種,俗稱"燃炬"。正月十八日夜,城內各境龍燈沿街蕩舞,號稱"龍洗街"。民國間漸廢,僅存民間小規模神事娛樂活動。元宵之夜,有舉辦折枝詩唱,燃放焰火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元宵之夜常由單位舉辦燈謎詩唱、游園等文娛活動。直至過了元宵節,心理上的"做年"才告結束。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節前女婿照例要給岳父母送黃魚,俗稱"送魚"。娘家要給外甥、外甥女送節餅、夏天衣物,俗稱"送節"。端午節這天,左鄰右舍的小孩簇擁到新娶親人家,由新媳婦將五色彩線系到手腕上,俗稱"記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漢族人家一般用竹葉裹成尖四角形狀,畬族人家一般用菅葉裹成四角枕頭形,叫"菅粽",互相贈送。端午節午餐特別豐盛。午時,大人喝過雄黃酒,并拿它噴灑住宅的各個角落,點孩童之額;用菅蒲及艾葉飾作寶劍狀懸于門上,均取避瘟疫去邪魔之意。臨溪臨海諸村則有"賽龍舟"的習俗。

農歷七月十五是中元節。農村在這一天傍晚有設宴祭祀祖先,焚燒紙錢,或念經為死者超度,俗稱"做半"。亦有人家十二、十三、十四或二十日"做半"。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節前,親友間晚輩要給長輩送月餅。中秋節的晚餐特別豐盛,夜間合家團聚賞月吃餅,取意"月圓餅圓,舉家團圓"。清代民間有"行中秋"習俗,十五夜為男,十六夜為女。福安城關婦女到縣衙看知縣夫人,俗稱"看奶奶"。童謠 :"行中秋,旅中秋,腳幫(裹腳布)烏溜溜,出門三下挪,'茶泡'(糕點等)那里收,收來收來做中秋。"描述的正是"行中秋、看奶奶"的熱鬧情景。民國以后,此俗不存;解放后,人們常在中秋節舉辦燈謎、詩唱、游園等文娛活動 。

農歷清明日為清明節。這前后,人們紛紛上山祭掃先人墳墓,俗稱"祭墓"殷實之家往往備下祭品于墳前致祭,祭畢,回圍觀人們分贈祭餅(用繼光餅),并于當天中午請親友喝"祭墓酒"。一般人們則只上墳墓剪除雜草、燒紙錢元寶即罷。此俗今鄉村尚存。

農歷冬至日為"冬節"。民間有在這天早晨吃湯圓的習俗。俗有"吃了冬節丸,冬天不怕寒"之說。舊俗冬節期間祭掃先人墳墓,與清明合為春秋祭掃,今冬節僅存拾骨重葬之俗。舊俗有將冬至作為新舊年的分界,多用于風水流年的劃分。

四平戲
    "四平戲"俗稱"庶民戲",是一古老劇種,源于屏南、蕉城等地。明末,從江西傳入屏南龍潭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早期的四平戲,行當只有生、旦、凈、末、丑、貼、外等七個。清初發展成為"九角頭"。藝人自稱"梨園弟子",供奉戲神"田公元帥"。四平戲以四平腔為主,前臺干唱,后臺幫腔。臉譜繼承宋元南戲化裝傳統,以紅、白、黑為基本色調,線條簡單明朗。
    四平戲常演的劇目有《蔡伯喈》、《殺狗》、《琥珀嶺》、《白鸚歌》《董永》、《沉香破洞》等。
清中葉以后,四平戲在屏南進入鼎盛時期。當時屏南縣龍潭村僅有100多戶人家,就有"老祥云"、"新祥云"、"賽祥云"等班。"老祥云"馳名于閩東北,并曾到贛西及浙東地區演出。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四平戲的行當又有新的發展。生分正生、小生、武生、貼生、老生,旦分正旦、小旦、花旦、武旦、丑旦、彩旦,凈改稱大花,未改稱二花,丑改稱三花。演出劇目也大大增加,相傳下來的"總本"有80多個,除早期常演的劇目外,還有《全十義》、《種葵花》、《反五關》、《古城會》、《白羅衫》、《馬陵道》、《八義圖》、《虹橋渡》、《白免記》、《中三元》等。其中《虹橋渡》為清咸豐六年(1856年)的抄本。《白兔記》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抄本。《中三元》為清光緒三年(1877年)抄本。四平戲多為家族祖業,世代相傳,所以300多年來始終保持古樸的風貌。
    民國以后,由于閩劇的沖擊,四平戲活動范圍逐漸縮小,僅在今屏南、建甌、政和3縣(市)交界的山村演出。
北路戲
    "北路戲"俗稱"亂彈"。由于主要樂器為長膜笛,故又名"橫哨戲",流行于壽寧、古田、屏南、福安、蕉城、周寧等地。清嘉慶年間(1796-1820),壽寧縣廷家洋村創辦北路戲班,并經常到外地演出,在閩東名噪一時。
    清道光、咸豐年間,閩東北已出現不少"亂彈"戲班。其中較著名的有"新長春"、"新品福"、"新吉祥"班。他們以古田、屏南為活動中心,經常往來于江西、浙江、廣東等地演出。當時戲班很多,群眾依各戲班所處的地理位置分"上路班"、"下路班"、"南路班"、"北路班"。
    北路戲道白唱詞都用普通話。唱腔以西秦腔和吹腔為主,在長期流行中,又吸收亂彈、徽調、漢調音樂,綜合形成一個多聲腔的戲曲劇種,但其主要唱腔仍由西秦腔和吹腔發展出來的"平板"為基本調。
    清同治、光緒年間,屏南縣的"北班"、"和順班"、"新福班"以演唱"平板"著稱。尤以古田藝人陳金備主辦的"新祥福"班最負盛名,被群眾譽為"北路一"或"上北路"。
    清光緒以后,京劇盛行,北路戲又吸取皮簧唱腔。民國16年,古田"新祥福"班出身的藝人李俊弟回到原籍福安洋頭鄉辦起"勝祥福"班,聘請浙江溫州等地"和調"(皮簧)藝人排練《施公案》、《濟公傳》、《粉妝樓》、《貍貓換太子》等連本戲,名揚閩東北諸縣。
    抗日戰爭前后,戲班相繼解體,為謀生計,一部分藝人到鄉間教"北路碎"(業余戲班),一部分參加"鼓簫"(民間吹奏班)。現在壽寧境內還有演出。
平講戲
    "平講戲"源于明末清初的"馱故事",又稱"肩頭棚"。表演時,小演員化裝成戲中角色,由在人馱在肩上,敲鑼打鼓邊走邊演。這種民間小戲比較簡單原始,后來在唱腔上吸收民歌俚曲及評話調,進而逐步增加樂器伴奏。清中葉,四平戲、徽調、亂彈、啰啰腔等外地聲腔的江湖班長年流動于閩東廣大農村。因藝人操的是外省聲腔,俗稱"官腔",難為當地群眾接受,他們便大量招收當地弟子學戲,在語言上間用鄉音。當地小戲班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又爭相聘請江湖藝人教戲,吸收江湖老戲劇目和江湖曲調。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于江湖班多為本地演員,舞臺語言也漸趨地方化,出現純用當地方言演唱的劇種,道白"平白如講",故稱"平講戲"。
    清末至民國初,閩東各地興起的農閑戲班已不少。在屏南僅有十來戶人家的東山崗、半山、新竹洋等小山村也辦起平講班。有支民歌唱道:"東山崗,平講班,搭臺后門山,丈夫去做戲,婦女管田山,唱過六月六,還有八月三。"平講戲的傳統劇目有"三十六本頭",俗稱"七雙"、"雙贈"、"二十一雜",是從"江湖十八本"發展起來的。常演劇目有《雙封侯》、《雙釘判》、《贈寶塔》、《贈金釵》、《三官堂》、《何文秀》和《爛柯山》等。平講戲角色分為小生、小旦、老生、大花、二花等行當,著重于小生、小旦和老生,故有"三小戲"之稱。平講戲在音樂上至令仍保持著弋陽腔,一人干唱眾人和的幫腔形式,俗稱"掏領"或"掏聲"。唱腔以江湖調為主,后期還吸收梆子曲調。主要樂器有管弦、笛子、京胡、魚鼓、手鼓、手鑼等。30年代,平講戲因閩劇的沖擊逐漸衰微。抗日戰爭爆發后,農村凋敝,民不聊生,加上新興劇種的流入,平講戲日趨沒落。
霍童線獅舞
    蕉城區的"霍童線獅舞"(亦稱抽獅舞)是由當地兒童玩具演變而成。原先民間老藝人為兒孫做紙扎獅子,以家中椅子為架,牽動線使獅子跳躍為樂。以后民間藝人為趕賽會,由此而別出心裁在原紙扎獅子基礎上,發展為大型線獅舞。"線獅舞"有雄獅、雌獅的"雙獅舞",有母獅、仔獅的"大小獅舞",還有群獅的"群獅舞"。獅子的造型與白居易《西涼伎》詩中的獅子很契合,大獅身長約1.5米,高1米;小獅身長約0.8米,高0. 5米。獅頭、獅身、獅尾、獅腳都吊在繩上掛在木架上。原先由數人抬著,邊走邊抽繩子表演,后改為車拉,如今發展成能搬上舞臺進行表演,并配以幕景、照明。
    舞獅分為"文獅"、"武獅"兩種。"文獅"重于表情,"武獅"精于技巧,而"霍童線獅"則是"文武獅",做工、武打兼備。"線獅舞"中的獅子還具有活潑可愛的神態,注重動作設計刻畫的細致準確。
    舞線獅過去一般是由三人組成,一個舞獅頭、一個舞獅身、一個舞繡球。"線獅''與"提線木偶"在技巧等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靠拉繩控制。一頭獅約二三十公斤重,操作繩亦有指頭那般粗,這就要求抽獅線表演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腰功、腿勁以及過人的臂力。"雙獅"、"群獅"抽繩多達十幾二十條,由數人乃至十余人操縱。抽獅線者不但要左右手齊用,在急驟時還會以口、腳、腰等部位配合控繩。
    霍童線獅舞不僅為本地群眾所喜愛,而且作為本省一種民間藝術也得到省內外藝術家的青昧。1958年,霍童線獅舞應邀在全省群眾業余文藝匯演中首次亮相,轟動省城。31年后,寧德霍童線獅舞表演隊再度進榕,在福建省首屆藝術節上,為藝術節增添了光彩,受到加倍稱贊。
搬鐵枝
    "搬鐵枝"又稱"臺閣",是一種源于清代,曾流行于閩東周寧、福鼎、福安、霞浦、蕉城等地的民間表演藝術形式。它是將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并固定于車轅上進行搬行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吸收了民間文藝、傳統戲劇、舞蹈等藝術門類的精華,形成了獨特的表演特色。每架鐵枝大約高2-3米,上面可容納演員5-7人。
    "搬鐵枝"是流動表演,限于支架的承受力,所以演員均系少年兒童。他們化妝后或坐或站在"鐵枝"原已設計好的位置上,手持道具。一般為靜態的人物造型,酷似戲曲表演的"亮相",但也根據觀眾的多少、地點的寬窄,表演一些較簡單的情節動作,如《水漫金山》里就有兩個孩童分別扮演白蛇和法海,各持兵器作交手狀。樂隊則緊隨鐵枝后面,采用諸如嗩吶、二胡、鑼鼓等民族民間樂器進行伴奏,以渲染氣氛、增強感染力。
    另一類似"搬鐵枝"的是"肩頭棚",它不采用"鐵枝"而是以若干身強力壯的成年人替代鐵枝,用肩扛負少兒演員。其主要特點在于以步代車。游行表演中,時而直線行進,時而交叉回旋,而其肩上的小演員給人的動感也較搬行的"鐵枝"更強些。這種"肩頭棚"的形式至今在蕉城等地還廣為流傳。
剪紙
    閩東剪紙,以蕉城、霞浦、福安、柘榮等地最為普遍。剪紙形式多樣,用途也極為廣泛,除了常見的"窗花"、"墻花"、"門頭花"外,還有婚娶陪嫁物品上的"喜花",節日敬祖求神祭奠物品的"供花",孝敬長輩禮物上的"壽花"等。
    剪紙的手法主要有平鋪式、對稱式、多折式和網絡式幾種。平鋪式是將數張彩紙平鋪摞在一起,用針別住,然后用小剪子隨心所欲地剪出自己所喜愛的花形后,再分別揭開,即可成數張相同的花樣。對稱式采用了將紙對疊、剪好后再張開的方法,其畫面左右相同,和諧對稱,多用于婚嫁的窗花、墻花、門花、床花等。多折式則是以紙的正中為中心點,通過平均的多折,剪好后張開,即成為有規則的圓團圖案。網絡式即將紙折疊或平鋪好,由紙的中心向外一道道地剪成弧形或平形相等寬度的細梗,并交錯相連,其邊沿為圖案花形,剪好張開后,便成為網狀的菱形或水波形透孔紙花。剪紙所表現的內容除了傳統的花式和字形外,還有很大部分系生活范疇的東西,或一只蝦,或一尾魚,或一朵花,或一片葉等,在手法上運用抽象、夸張的表現形式。剪紙作者多為婦女,有一大批頗有造詣的民間老藝人。
木雕
    閩東地處亞熱帶,有蔥郁繁茂的樹木,于是,便有了先民制作木器的遺風,而裝飾性的木雕藝術也相應產生。閩東城鄉那些風格古老、磚木結構房屋的檐頭柱腳、窗欞護欄都雕有各種各樣的圖案,還有床屏案邊、妝臺鏡架也是木雕的范圍。
    木雕在閩東各地都曾盛行過,其中以福安、古田的木雕更富有地域藝術風格。閩東木雕采用了透雕與浮雕相結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也部分吸收了閩北的以剔鏟闊略、保留疤結木紋的風格。裝飾性木雕的內容除了象征吉祥的花果鳥獸外,有相當多的則是戲文故事。由于場面宏大,戲文故事的木雕多在大塊面上表現,像床屏、窗欞、門板等。其中以床雕為最豐富,床內有柜,一個柜面就雕一幅圖案。有的一張古式床就有近三十塊木雕圖案,其中的人物浮雕,從連續性的構圖與情節來分析,均是戲文故事。
窗欞的木雕雖也有人物,但多是花鳥草蟲及福祿壽禧等,結構布局以對稱、均勻為特色。門雕因其板面大而內容多,如古田縣的一塊高2. 2米、寬1米的門板,上方雕著花鳥,中間雕著人物,下部雕著動物,既繁雜又分明。
     木雕的另一支是黃楊、龍眼木的人像立體圓雕,以古裝戲的人、物為多,有單個也有群體,其特色在于因木取勢,注重神似,給人栩栩如生的感覺。
香亭
    在閩東木雕藝術中,最能見其地域特色和藝術功夫的,當數木雕香亭。香亭是民間"秋齋"迎神祭祀活動時使用的供奉物,如今,"秋齋"活動已不太盛行了,但香亭作為民間工藝美術品卻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保存價值。它作為閩東優秀的民間工藝美術品曾多次被調參加全省和全國的民間工藝美術品展覽,轟動京城,飲譽京華。
    香亭造型繁雜、工藝精巧。每件香亭高約二米,長寬各一米。結構以四層為多,下部有一塊四方形鏤花底座;第二層的四個支架上各雕著一尊獸面,或獅或龍。支架上是香亭木雕花色最為豐富的部分,有一個小亭,窗欞門欄皆雕梁畫棟,四條亭柱有雕龍纏繞,活靈活現。亭頂的飛檐也有獸形雕刻。每件香亭的最上層各不相同,有的是兩人托著一面鑲了花邊的大圓鏡;有的是一個漆金黑底的方瓶;有的是木雕裝飾頂。每件香亭圖案盡管各具千秋,但總體布局卻大致相同,閃爍著濃郁的民間工藝的光輝。
    香亭,主要是采取透雕與浮雕方式,藝人們所用工藝有鋸、鑿、刨、雕、刻、鏟、磨等十幾道。香亭雕刻的內容多為飛禽走獸、花鳥人物和各種裝飾圖案。色調以紅、黃、澄等暖色為主,并在獸圖上施以金粉,使整個香亭給人以氣勢恢宏、金碧輝煌皇的感覺。

語言
     畬族人與漢族交往時,說當地漢語方言或漢語普通話,畬族內部交際時,說本族內部通行的畬語。畬族內部交際時分別使用的兩種語言:居住在廣東省博羅、增城、惠東、海 共1200多人,自稱"活聶"(山人)的畬族人使用的一種畬族語言,屬于漢藏主系苗瑤語族苗語系,跟瑤族布努語炯奈 話比較接近。另一種畬族語言的使用分布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以及廣東省鳳凰山區的潮洲、豐順等地,占全國畬族總人口的99%以上的畬族人使用它,這種語言接近漢語客家方言,但跟現在漢族客家人說的客家話又有所不同,它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點,這種語言由古畬話為主,又吸收漢語客家方言和畬族居住地的漢語方音融合而成,畬族人把這種語言叫做"山哈話"。閩東畬族內部交際時就是使用這種語言。境內除古田、屏南縣多數畬民已不講畬語外,其他縣(市、區)畬族內部交際時都使用本族通行的畬語。境內畬語當以福安畬語為代表,福安畬語受當地漢語方言影響較小,保留的古成分也較多。蕉城畬語、福鼎畬語較接近福安畬語。壽寧、周寧、柘榮三縣鄰近福安,此三縣的畬族與福安畬族時有往來,因此,這三縣的畬語也都較接近福安畬語;但這三縣的畬族人口較少,且多與漢族雜居,因此,這三個縣的畬語受當地漢語方言影響較大,與福安畬語又有地域性的差異。霞浦縣的鹽田、崇儒、柏洋等畬族人口較多的鄉都鄰近福安,因此,霞浦畬語也較接近福安畬語;但霞浦畬語受漢語方言的影響要比福安、蕉城、福鼎等地的畬語大,保留的古成分相對少些。境內各地畬語基本一致,語音、詞匯、語法大同小異,各縣(市、區)畬民在一起時,統一使用畬語交流。
宗族
     畬村多由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而居。畬族的宗族結構分"總祠(公祠)一同姓宗祠(支祠)一房(宗祠內子孫派系分支)一家庭"四個層次。畬族群眾認為"藍、雷、鐘"三姓本為一家人,因而視為同宗。區內畬村珍藏的清代"藍、雷、鐘"三姓宗譜中,均附有"盤、藍、雷、鐘"四姓血脈相承的圖表。福安市范坑鄉洋坑《汝南藍氏宗譜》載:"顧我盤藍雷鐘四姓大宗祠肇基于廣東鳳凰山,與南京一脈相連,建祠之地即吾祖舊址也。"祠內供奉四姓始祖"并列封牌位"。同姓畬民關系更為密切,在宗譜內對同姓著名人物有詳盡的記載,同姓畬民不管血緣親疏都以叔伯相稱。至于"祠一房一家庭"的結構方式和當地漢族宗族結構基本相同。即"支祠"是以地域開基祖為首由血緣相近的同姓子孫組成的宗族組織。"房"是以開基祖的各兒孫組成的宗族支派。"家庭"是組成宗祠的基本單位。隨著子孫繁衍,人口的增多,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進成"房","房"升級為"支祠","支祠"演進為"祠",形成新的"祠一房一家庭"宗族網絡。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族人活動的公共建筑--作為標志。
    宗族的領袖由年齡輩分決定,房有房長,族有族長,稱"父老",由輩分大、年事高、威望重的族人擔任。族長、房長逝世后,在支派內另擇合適人選擔任,不世襲。族長協調處理族內外、村內外的各種關系,處理宗祠內外社交和主持神事活動,調解裁決族內民事糾紛,財產權轉讓分配,保管族譜祖圖及祭祀用品,掌握族產、興辦公益事業等。特別是宗祠內建祠、修譜、祭祖三件大事,均由族長親自主持操辦。
    畬村宗祠(祠堂)建筑格局與當地漢族同。宗祠的功能,民國9年修的甘棠坑源里(坑門里)《鐘氏族譜祠堂引》說得很清楚:"祠堂之設,原以奉祖牌而妥先靈者也。凡祖龕幾案務求其潔,祠前祠后必取乎凈,至棟宇墻垣更隨時修整,勿使崩壞。除祭祀、公議、演戲之外,如有寄頓雜物及幼稚入祠喧嘩者,共宜斥之。祠堂公項,后人宜蓄積些微,以為宗人登科發甲謁祖需用。"祠堂是供族人祭拜祖先、集體議事、舉行公演的神圣場所。據統計閩東各畬村現有大小宗祠100多座。
    宗譜是一族人文歷史的檔案史料。畬家有"五世不修譜,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譜一般隔20年修一次。現各畬村保存的宗譜大多是清代及清代以后編纂。清光緒年間刑部主事鐘大火昆 編纂的《穎川鐘氏支譜》現藏福建省圖書館,為全省鐘氏連環譜。畬族宗譜通常由名錄、圖紀、補遺、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產記載以及附錄官府文告等兒個部分組成。畬族人丁入譜有特殊記載譜名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萬"等字,周而復始循環使用,其中藍姓用6個字,雷、鐘兩姓只用5個字。
    畬族祭祖儀式大多在宗祠或祖厝、公廳內進行,屆時將祖宗牌位、祖圖、祖杖等并行陳列,供上香燭牲醴,由族長或房長讀祭文,族內人丁逐一拜祭。
服飾習俗
    畬族傳統男女服裝多用苧布縫制,服裝顏色多為青黑或藍色。男裝式樣和漢裝大致相同,女裝與漢族服裝區別較大,其款式在境內各地大同小異。隨著社會生活水準的提高,畬族男女青年平時服裝的款式選用布質和漢族無大差別,但在婚禮和節日喜慶活動場合,仍穿用傳統服裝。
    畬族男子傳統服飾民國及其以前畬族男子傳統服裝為青黑或藍色的大襟布衫。夏天穿的大襟苧布衫用耐咸、耐磨、通風透氣性能好的苧麻布縫制而成。其款式為對襟、無領,僅用藍棉布鑲領口,兩肩上襯有棉布"搭肩"。苧布衫因其袖子長短之別又分成長袖和短褂兩種。夏天穿短褂較普遍。夏天男子所穿短褲,亦用苧布或棉布縫制而成。冬天畬族男子穿的大襟布衫,多用棉布縫制,故又稱棉布衫,款式和苧布衫相同。冬天老人還加穿夾襖或棉襖,其式樣均為中間開襟。要是出門做客就穿"錢吊",中間開襟,兩邊腰間備有口袋,用以藏放錢物。缺棉布的就用雙重苧麻縫成"馬夾"穿用。冬天男子穿青、藍色棉布長褲,褲子為直筒式,褲筒大,不論短褲或長褲,褲腰均接有15厘米寬的不同顏色棉布作"褲頭",腰系線織的專用帶子。
    男婚禮服為黑緞官帽(紅纓帽,民國后改為圓沿禮帽)、青色長衫(其襟胸前繡花紋飾)、青色布靴。
    畬族婦女傳統服飾衣服為黑色,向右開襟,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和福安式之分。福鼎式通常稱福寧東路裝,上衣分大領和小領。大領中部最高處4-5厘米。多用水紅、水綠做底色,加繡花紋。領口裝飾有2顆約2厘米粗的紅絨球,球心鑲有各色料珠,俗稱楊梅花,球底托十幾片布葉子,有的盛裝背后還有銀飾小薄片,胸前右邊繡有圖案,大襟上綴有兩條長過衣裾的紅色飄帶,袖口以紅、綠色布(或用綢)條滾邊。有的少女裝不繡花,只用印花紅布縫在服斗上。霞浦式又稱福寧西路裝,流行于霞浦縣西、南、中部和東部畬村以及福安東部地區。其特點在于前后衣片長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帶,可兩面翻穿,逢年過節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勞動穿反面。領口低窄,中部最高處約2厘米。大襟一般是20厘米,服斗12厘米。服斗的刺繡集中在上角,左右側均延伸至中線,右側盡襟邊,斜長16厘米,垂直6. 5厘米,寬1~10厘米不等,由1~3組圖案組成,每組稱"池",寬1~3厘米,以紅色為主。習慣以所繡組數,分稱"一紅衣"、"三紅衣";或按領口繡花,分為"花領"、"一行領"、"二行領"、"三行領"。青年婦女所穿的服斗繡花偏寬,最寬的"三紅衣"3組花樣并列10厘米以上,領口多為花領,繡工特別精細,多作為盛裝、禮服。老年婦女和少女所穿的則偏窄,多只繡1條1厘米左右的小花邊,反面服斗及領口均不繡花,只在袖口、兩側衣釵內緣添條、套肩、系帶和相應部鑲藍色布條。福安式,福安大部地區及蕉城畬族女裝紋樣較簡單,只在衣領上飾水紅、黃、綠色虎牙紋,服斗上鑲有一條三四厘米寬的紅布邊,下端靠頭處才鑲以一塊三角紅布,兩邊袖口各縫一塊三四厘米寬的紅布。
    女褲與當地漢族類似,舊時是大褲頭、大褲管、沒有口袋的"便褲",多為黑色,有的稍短,稱"半長褲"。
    霞浦式圍裙裙身色黑,呈梯形,長(高)33厘米,上寬33厘米,下寬160厘米,正中12厘米外兩側有對稱的折疊,每側5~7 條每條寬0. 7原米,長5厘米,與裙身相等,折上有刺繡。兩側邊緣,滾鑲藍色窄添條。兩側和上方均滾鑲紅、黃、藍、白、綠多種顏色相間的添條,排列成彩邊,緊靠彩邊外繡有圖案。裙頭藍色,寬6. 5厘米,兩端系有白色素面棉線織帶,寬約4.5~6厘米,長約2米,呈須穗狀。少女穿用的圍裙多系水紅色,寬邊織花帶。福鼎式圍裙裙身多呈長方形,裙身上中部用淡綠色綢布作裝飾,節日穿用圍裙則加繡花。裙帶均為織有幾何圖案或水波紋花帶。
    畬族婦女舉行婚禮和逝世時穿的專用長裙叫大裙。黑色、素面、四褶,長至腳背,分筒式和圍式兩種,與上衣套配,束以寬大的綢布腰帶或系配色大綢花。有的大裙改用紅色面料縫制,束以紅綢結的大綢花。
    鳳冠 又稱公主頂,是畬族婦女婚禮和逝世時使用冠戴。尖頂圓口,戴于發髻上,以紅綢帶或料珠串扣于下頜。冠體內層用竹籜圈制,外蒙黑或深色布,正中上部裝有精致銀框小方鏡,并配微型剪、尺、書、鏡等物件,冠頂用竹蔑編織成塔形骨架,外蒙紅布,各面貼綴大小不一銀片,上部后側及前兩側,各綴掛一蝶形銀飾,每片銀飾上各綴以五串小銀片,兩端飾玻璃珠,頂端飾有兩片三角銀片和紅纓絡,銀片上鏨有吉祥紋。婚禮用鳳冠系有遮面銀飾,俗稱"線須",由一塊長方形銀牌和九串銀飾薄片組成,垂掛面前,銀牌上有"雙龍搶珠"圖案,銀片紋飾為魚、石榴、梅花等吉祥物。
    鞋子,傳統穿圓口黑布厚底(或木底)有鼻鞋,鞋面上折有一道紅色中脊為單鼻鞋,系女性穿用,鞋口邊緣鑲以紅、黃綠等色邊線。鞋面折有兩道中脊的為雙鼻鞋,系男性穿用。傳統有鼻鞋民國后漸少見,大多數用作喪服。婚禮則穿長靴。
    綁腿 俗稱腳綁或腳暖,兼作防護婦女小腿和保暖之用。整幅呈三角形,寬29厘米,長55厘米,多以白色龍頭布縫制,末端有紅色纓和紫紅色長襟。1949年后,綁腿已少見。隨社會發展,除老年婦女還保持穿傳統服裝外,青年人只在婚嫁及重大喜慶活動場合才穿著。其傳統服裝布質亦追求時尚,刺繡更趨精細。而平時所穿服裝和漢族無大差異。銀飾有頭笄、銀簪、頭花、手鐲、戒指等。
    畬族男子發式與漢族無異,女子傳統發式不同于漢族婦女。
    已婚婦女發式 霞浦畬族已婚婦女發式,為古典"盤龍髻"(又稱鳳凰髻),式樣復雜,夾以大量假發扎成。梳扎時,先把頭發分為前后兩部,后部約占2/3,其間置放一支長約20厘米,直徑3厘米裹著黑布的竹籜卷筒,其中段用紅線扎緊往上折,呈斜角,使頭發膨松在后腦勺部位,前端與假發用紅絨線扎緊,讓假發至前頂呈側型垂下;前部頭發分成左右兩股,旋成小股,從左往右繞過頭頂,至前頂與垂下的發束匯合纏扎,隨即摻入假發,把整股頭發從左往右盤繞于頭頂,呈螺旋狀,用發夾固定,最后用大銀簪橫貫發頂中央,形成昂揚屈曲、獨具一格的盤龍狀高髻。蕉城區北部和福安一帶畬族婦女頭發則從后腦勺梳起,向上盤旋繞頭蓋一匝,高達臉部的1/2,發間環束數根深紅色絨線。頂部壓一條兩指寬的銀簪,并插銀耳扒、豪豬簪各1枚,俗稱"鳳凰中"。福鼎一帶畬族婦女梳頭不摻假發,僅椎本身的長發于腦后成面包型,罩以黑色網紗,插以頭花等飾物。
    未婚少女發式 福安畬族少女過16歲,頭發亦梳成截筒高帽形狀,但頂部不壓以銀簪而以1束紅絨線纏在右額前。蕉城區與霞浦少女則把頭發圍成圓形,額前留若干劉海,以紅絨線夾上2支銀笄。福鼎少女頭發圍成圓形后,右側斜插1條銀簪,在簪子上垂下纓絡狀絨線,畬族婦女發際所系黑色、藍色、紅色絨線環束,標志老、中、青不同年齡身份。
傳統節俗
    畬族歲時風俗在總體上有三大特點:其一,與盤瓠傳說祖先崇拜和民族歷史相關聯;其二,與長期的農業社會形態相適應;其三,與漢族地區的歲時風俗相融合,畬村的歲時風俗既有全民族的普遍性,又有地域和宗教的獨特性。
    春節,即"新年",俗稱"做年",畬家認為正月初一至初五為"正年",俗稱"正日年",有的畬村認為初一至初八為"正年",俗稱"上八日"。但春節活動往往延續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或正月二十四畬族認為,正月二十四"穿天日"后,春節才告結束),甚至于月底,故有"正月未過都是年"之謂。
    二月二,也叫"會親節",是福安坂中畬族后門坪、福鼎雙華一帶畬村村民的會親節日,這天閩東、浙南畬村都定點聚會,舉辦歌會,畬家諸姓相聚一起,以歌會親友。
    三月三,也叫"烏飯節",又稱"稱歌節",俗稱"上已節",是畬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畬族男女成群結隊出門"踏青",彩集烏稔葉子,泡制烏米飯,緬懷先祖,并以烏米飯贈親友,預祝豐年。
    四月初八,也叫"牛歇節",是日不鞭牛,清早就把牛趕到山上吃草,梳洗牛身,做牛欄衛生,還以泥鰍雞蛋泡酒或用米粥、薯米粥等精飼料喂牛,村里有"牛王廟"的,要在這一天供祭。
    五月初五,端午節,俗稱"五月節",為畬家一重大節日,習俗略同于當地漢族、裹粽子、敬祖宗。族中    以本日為"盤護忠勇王"神誕,故畬家多在廳堂擺設香案,隆重祭祖、所敬奉的祭品是此節專用的"菅粽"或"橫巴粽"。菅棕,以菅草葉裹制成圓柱狀,扎以棕葉絲,通常是五節,意寓五月節得五福,或言此似"龍首師杖",或言以此象征先祖"征番"有功所得的盤上賜物。
    農歷六月初六日天貺節,又稱曬服節,民間傳說"土地公"這一天曬銀,俗稱"曝霉",畬民在這一天除曬衣物外,凡珍藏的書籍、歌本、契約、文賃等,也在這天翻曬,不使蟲蛀損害。相傳"六月六"是龍王曬鱗日,這一天曬過的東西,不會發霉蟲蛀。
    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或"鬼節"、"中元節",福安坂中和半鐘姓畬族。"祭祖鳴鑼,請長者將到祖家規宣讀,講明數遍,俾人人通曉恪守",建陽畬族,"中元是日,搗藥草為餅,曝而藏之,病則服焉,絕不用外間醫者"。是日,畬村開啟視牌、祖譜、祖圖,鳴炮祭祖,在門前插一路茗香,俗稱"燒香路",接引祖公回來。祭祖后吃"太公飯"。在此節前后,畬民結伴上山行獵,稱為"秋社"或"獨獵"。
    "嘗新節",又稱"食新節",農歷七月份水稻開鐮過此節,開鐮收割必須先擇吉日。人們把頭一趟割下的稻谷碾成米,煮成白米飯,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畢,請親鄰一起品嘗長壽。是日客人越多越好,據說"多一人嘗多一人糧"各人飯罷還要盛一米飯留在桌上,稱為"剩倉"。
    八月二十三,元帥節,閩東畬族供奉田公元帥者皆行元帥節。是日,殺一只大公雞,連同其他供品祭神田公元帥。祭罷,舉家喝"元帥酒",壯膽驅邪。
    農歷九月九重節節,畬家男女爬山登高,成群結隊結伴而行,并定點舉行歌會。家家戶戶苞制"重陽糕",是日為閩東霞浦福安交界地畬村的豬神九師爺生日,村民抬九師爺神像游村。
    "谷神節",每年秋收后,閩東畬族村有谷神節。畬民認為稻谷有"谷神"、"谷娘"。谷神中又有"種子仙"、"稻秧仙"、"青秧仙"、"黃稻仙"等,諸神仙分司稻谷各生長期。秧收后,谷物歸倉,設供品教谷神,并舉家合餐,俗稱"理園埕"。意為這年田間種植大計至此料理完畢。閩東霞浦水門谷神節時,畬村中青年男女指"谷神"、"谷娘"以及各位"谷仙子",歌舞狂歡,喜慶豐年。
    "立冬",又稱"力冬節",是畬族的圓冬節。這一天,戶戶礱糯谷,春米做糍把,殺雞宰鴨,加滋補草烹煮,合家飽食進補,俗稱"補冬",同時,舂米制糍,互相饋送,是日,時值小陽春,村人結伴登山,巡回,俗稱"探寶"。
    農歷十二月十五或廿四日浙南畬族為"打塵日",又稱"浮擦謀。家家戶戶打掃灶秋因圓,洗刷家具,清掃垃圾。奧東畬族將此兩日稱為"謝神日"。各戶備上牲到祠堂、宮廟拜謝諸神。閩東畬族認為爐灶上的煙塵是灶神的記錄本。灶神平時聞灶主的惡話都記在哪里,因此畬家多在廿四日將煙塵打掃干凈,并沖洗飲食、餐具等,并備"五果"即糖、豆、花生、桔子、粟子等,祭祀灶神。與之賤別,希望灶神向玉皇告灶主時,"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
生育命名
    重視生兒育女是畬族傳統。懷孕婦女雖然照常參加生產勞動,但受到村人愛護和照顧,不讓其干重活。畬族婦女分娩都在婆家。臨產時都通常坐在矮板凳上,待嬰兒產出后,婆婆或接生婆才近前幫忙。她們認為"分娩不潔",以免污天穢地,沖撞"神明"。因此,在孕婦分娩期間,男人甚至丈夫,都不能近前。男人進過產房,一個月內忌諱上宮廟和做佛事。孕婦分娩時,要點燃一束干茅草或破紙傘,驅除房間穢氣。而后,拿一產婦的舊褲子或用紅紙剪成褲樣貼在門楣上,以示避邪,使嬰兒順生。古時,嬰兒產后,胎盤未出,要將嬰兒的臍帶縛在木上,待它自然脫落。胎盤脫落后,是男嬰,就把毛筆筒劈成竹片斷臍;是女嬰,即用吹火管劈成竹片斷臍。隨后,用麻絲將臍帶縛好。嬰兒和產婦都用杉樹葉和香鏡(天南星科,石菖蒲)熬湯洗浴。洗浴的順序是從上而下。
    洗過后,并把胎盤貯入陶罐,埋到大樹底下。嬰兒斷臍沐浴之后,男嬰用生父舊衣包裹,女嬰以生母舊衣包裹,產婦和嬰兒在一個月內洗臉、洗澡、洗足都要用"香鏡"湯。1949年后,在畬村推廣新法接生,部分畬族孕婦改在醫院生產,圍產期、嬰兒護理逐漸科學化。
    畬族親友有給分娩的產婦送雞的習慣,俗稱"門頭雞",送"門頭雞"到產婦家時.要將雞放在大門外,人先進去通報,主人點火出來,將雞身"烘"過之后,才把它拿進家里。
    畬民命名除正名之外,尚有奶名、譜名,有些自由職業者還有法名。奶名又稱娘奶名、乳名或小名。常因保護神的不同.名字的第一字分別冠以"石"(石將軍)、"奶"(陳靖姑)、"佛"(神佛)等字。過去還有將命名第一字冠以"林"、"陳"等大姓,隱去宙族姓氏,避免受到民族歧視的命名習慣。譜名是修宗譜時所取名字.見于靈堂神主牌、墓碑。譜名的命名對象世系、排行,由諱名(世名)、字、行第等三者組成,一般每一世(代)同輩用同一個字頭。行第同一輩按出生月、日、時辰先后,依次
排列以"念、大、小、百、千、萬"字,周而復始循環使用,叫"暗行"。其排行用字則為:"雷姓缺"念',鐘無'千,,男人無一'女無'二',藍姓五六兩樣生。"按族內規定雷姓排行僅用二大、小、百、干、萬"五字;鐘姓用"念、大、小、百、萬"五字;男一丁排行序數從二開始,如"藍念二郎"、"藍念三郎"等;女丁排行從一開始,要缺二,如"藍念一娘"、"藍念三娘",要把"一郎"和"二娘"讓給未滿16歲就夭折的男女。畬族譜名帶有神秘性,晚輩對自身諱字行第不得而知,僅在祭祖或重修宗譜時開啟,才能閱看。因此.某人逝世時,親屬要向族長索取譜名,對于外嫁女人.生前做"壽材"(棺木)需要"名行"與"暗行"時.她的兄弟向族長索要,族長將其行第寫明用紅紙封好。待舉行酒宴時.外甥再將紅紙包安置在棺木內,俗稱"討位"。紅紙包要待館木主人逝世時,才能啟封。女性生前未做棺木的,其子要跪在母舅面前為母親"討位"。法名是法師對巫師、地師、醫師、接生婆等自由職業者和有一定地位者取的名字一般要舉行宗教儀式,然后冠以"法"字頭的名字。
    宙族的成長禮俗如三旦、滿月、周歲、十六歲、壽誕習俗和當地漢族類似
婚嫁習俗
    姑娘出嫁前,要到母舅姨姑家"做表姐",與"表弟們"對歌,實際上是考核姑娘的對歌本領。同時,要在自家廳堂擺上香案祭祖先,祈求祖先神靈保佑上路平安。出嫁前兩天,夫家須選一位能歌善言的男子作代表來女家迎親,此人稱作"迎親伯",又稱"親家伯"。福安、壽寧交界的畬村迎親伯還帶一位廚師挑著廚料到女家設宴,廚師稱為"赤郎",又稱"大赤郎"。這時女家先把廚具一一藏匿,赤郎唱《借鑊歌》,唱一件,"借"一件。待廚具"借"完備后,才生火煮飯。
    新娘出嫁前,姑娘還得"賴床"不起,以歌代哭,唱《哭爹娘》、《哭哥嫂》、《姐妹戀》、《哭母舅》等,哭訴與家人分手的衷情,以示對娘家的留戀,為娘家討吉利。隨后,由母舅主持為新娘梳妝,將少女發式改梳成婦人的"鳳凰頭"。新娘梳妝完畢,由母舅扶出廳堂,行"分酸禮"唱《分酸歌》,"分酸"時新娘將兩碗帶骨的肉面互相摻合分裝,連續三次,又將米谷撒向廳堂,唱《撒谷歌》。
    古時畬家新婚行走嫁,即新郎迎親,新人雙雙穿草鞋步行到男家.8人隨后,4男4女。這一天,同村兩個姑娘出嫁,同走一條路時,誰先誰后,事前都要商量好,一般都是讓夫家路遠的先走。為避免先行者將"風水"帶走,后行者都要用1頭黃牛,角系紅布,插上紅花,在前面踏路,走嫁者隨后,她們認為牛踏過的路子又是新路.因此,過去有錢人家都配上1只踏路牛為嫁妝。古時,畬族陪嫁尚有刀斧犁鋤之類的農具,直到現在還可以看到棕衣、斗笠、母羊等物作為姑娘的陪嫁。斗笠之類陪嫁物,要等姑娘出嫁后,到來年三月拿回娘家。
    民國期間,畬村也興花轎迎親。畬家稱轎夫為"行郎"男家花轎列女家,女方姑嫂姐妹一般都要為難行郎,與行郎對歌賽歌中最熱鬧的場面是《求蛙歌》,即女家要以歌把行郎的"蛙"撬出來,"蛙包"是行郎預先在夫家準備好的硬幣紅包。當迎親花轎進入女家廳堂時,新娘就大哭大鬧,佯裝不愿出嫁,哭訴別情,待到午后,轎夫和媒人再次催上轎時,才開始梳妝。新娘梳妝完畢,由母舅扶出廳堂與胞弟舉行分灶儀式,然后,新娘入轎,神堂上放水一桶,意為壓黑火。胞弟拉轎扛"留轎".花轎要在廳堂上兩進兩出,意為留風水,最后抬轎出門。在新娘轎子出村前,村董事在路口擺上一張桌,正面圍以繡花桌慢,桌上擺三杯酒,意為"攔風水",花轎出村,男家須向攔門交個"攔旗"紅包。否則董事不搬開桌子,轎子無法通過。"攔旗包"收入歸公,作為村里公益事業開支。花轎經"留轎"、"攔旗"等禮俗后,上路往夫家。
畬族婚禮的最大特點是男拜女不刮起拜畬家拜堂時,廳堂上通常張貼著"功建前朝帝嚳高辛親敕賜.名傳后裔皇子王孫免差搖"的對聯,橫眉為"鳳凰到此"。新郎頭戴紅纓帽,身著藍色長衫,肩披大紅綢帶,腳穿雙鼻布鞋.從后廳步出.站立在新娘左側.在一片歌聲中,行三跪九叩禮。新娘則頭戴鳳冠.手執花絹掩面,由送嫁嫂攙挽,不拜。
    新娘入洞房后,眾人擁入洞房"鬧洞房"。鬧洞房時唱《猜種歌》,新娘嫁妝中隨帶作物良種,隨續歌聲落,良種一包包遞出。完婚當天請客赴宴稱"請大酒",客席散后另為新人辦一桌"佳期酒",又稱"暖房酒"、"新郎酒"。由暖房頭(或稱八仙頭)和暖房腳8名,陪伴新郎入席。入席者穿長衫戴禮帽,席間每個程序都要唱誦歌令.且邊吃邊輪番到洞房內與新娘及其伴娘對歌。
    新郎酒至"下四盤"(最后四道菜)暫停飲宴,轉入"鬧洞房".鬧洞房從叫門起,每個程序都要唱誦歌令。其程序有進門、翻床最后到"鳳凰山"尋取"鳳凰蛋",找到"鳳凰蛋"后,大家合唱《喜慶歌》結束"鬧洞房",再上酒菜吃"下四盤",宴罷送新郎入洞房.宴會結束。第二天新媳婦下廚起火、做飯、洗碗。
第三天送客回門,新婚夫婦回娘家做客,認妻方親屬,回返后,夫妻即一起下田勞動。
喪葬習俗
    據文字資料記載,畬族在遷徙頻繁時期是采用火葬。清代襯寶第《閩嶠輶軒錄》載霞浦畬民的葬俗:"人死刳木納尸其中,少長群相擊節。主喪者盤旋四舞,乃焚木,拾骨署諸罐,浮葬林麓間,將徙則取以去。"20世紀70年代,畬族山區農田基本建設開山造田時,還在一些畬族祖先的墳墓中發現口頸5厘米的球狀骨灰陶罐。在福安、周寧、朽榮、福鼎等地民間還流傳著畬族懸館葬的傳說。相傳畬族祖先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子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先祖石棺吊到鳳凰山懸崖峭壁半空中架放好,后來代代沿襲,形成畬族懸棺葬俗。
    清末隨著畬族定居時間的長久,也和當地漢人一樣,采用上葬習俗。今畬族上葬多為拾骨重葬。
古時,畬族每個人都有諱名行位。男人死后,孝男要向族長討行位。女人死后.孝男向母舅討行位。討位時,孝男手端托盤,內點蠟燭1合,放米酒2杯和纏有紅紙的雞腿1對走向母舅桌前,雙膝跪地,高舉托盤唱《討位歌》。做陰功德是畬族超度亡靈儀式。做陰功德時,在喪家廳堂布置起''師爺間",儀式由畬族巫師執行。在食"長命飯"作終結時,以蒸氣上升之快慢卜兇吉。
    畬家下葬過程均以歌代哭,親眷戚友唱《起館歌》、《路祭歌》、《勸酒歌》、《跪祭歌》、《回壟歌》等。
盤歌
    舍族沒有民族文字.舍族民歌則借漢字表意記音。在頻繁的民歌盤唱中.涌現出一大批畬族歌手。民國期間,霞浦白露坑鐘陳吉在伯父鐘廷吉的熏陶啟迪下,自幼喜愛民歌藝術,他在擔任福寧山民會館董事期間,勤于挖掘整理畬族民歌。鐘陳吉整理創作的歷史傳說故事歌《末朝歌》、《藍佃玉》、《鐘良弼》均有很強時代感。
    畬族歌謠句式以七言為主,輔以三言、六言起序的稱"三字頭歌"和"六字頭歌",在儀禮歌中還有即興長短句,加襯字和語氣詞的。閩東舍族歌謠采用"福寧調",用假嗓演唱,少數用真嗓演唱,俗稱平講。歌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重唱,尤以男女對唱為最主要歌唱形式。歌謠內容涉及到畬族人民生產勞動、生活交際、宗教儀式、人生禮俗、喜慶婚戀等各個層面。按畬族民歌內容性質,可分成敘事和抒情兩類。
敘事歌又稱"全連",一般篇幅較長.由數十到數百條(段)組成。每首歌("連")都能比較完整地描述事件發生的始末盤歌和發展過程.類似于漢族的章回小說或評話唱本。敘事歌又叮分為英雄人物傳說歌、歷史歌、小說歌等。
    抒情歌又稱'·雜歌"或"散條歌",注重抒情,多取男女對唱形式,抒情歌中除情歌以外,還有勸戒賭、勤儉持家、立身處世的《十勸歌》、《十賢歌》;宣傳生產勞動常識的《節令歌》、《種田歌》、《種苧歌》、《掘蕨歌》、《摘茶歌》;反映畬民生活的《建房歌》、《挑水歌》、《礱米歌》、《起書堂歌》;反映受剝削壓迫,人民群眾要求解放,向往幸福生活的《長年歌》、《砍柴歌》、《革命歌>等。雜歌包括結婚時唱的《祝賀歌》、《鬧房歌》和新娘在上轎前唱的《別親歌》等。
    盤唱民歌是畬族民間最普遍流行的文娛活動。盤歌以男女對唱為主.還有獨唱、齊唱和二重唱等多種形式。對唱往往以男女分組,通常是男唱女答,或者女唱男和。唱時由一方中的一人先開口'唱完一段或幾段.然后再由另一人接唱;另一方也是這樣。即一段來.一段去.也有一段歌由兩人唱的。如果連唱兒段.對方還答不t:,那么對方就算輸了。為難倒對方.對唱雙方都找自己而熟悉對方生僻的大段(全連)演唱,唱時不亂套、丟句、含混不清或中斷,雙方逐段盤唱,一來一往。對唱中還臨場靈活編造新歌,相互打趣,考對方。對唱外還有二重唱,俗稱"雙條落".是由男女兩人以上輪唱同一段歌詞。由一位歌手先唱二個字或四個字.再由另一位歌手接唱。二重唱時女性用假聲.男性用假聲真聲均可.如男性用真聲演唱.一般要與女聲相差兩個八度.這樣聽起來比較清晰。男性若是用假聲演唱.和女聲相距則為四至五度,聽起來使人感到比較豐滿.兩個聲部一前一后,富于變化,氣氛緊張熱烈,這種唱法為群眾所喜愛。蕉城區猴循一帶畬村,男女室內對歌.上半夜先對唱.互考對方歌才一若是棋鼓相當,下半夜就對"雙音"(即二重吧)。此外,也有在舉行婚禮時,男一方轎子到女家后,女方的歌手與轎夫比試唱"雙音"的。畬族民歌二重唱是我國民歌演唱中一種少有的形式。對唱、二重唱外.還有齊唱和獨唱。齊唱是在對唱時,同一方歌手加進來同唱一段歌,唱到對方答唱時中止。獨唱是歌手獨自抒情解悶唱歌娛樂。盤歌活動往往在傳統歌節、專門歌會、婚慶和村里來客時舉行。
工藝美術
    畬族工藝美術創作主要反映在衣飾刺繡、編織花帶和竹編工藝上。
    畬族女性衣裳、蚊帳眉、被單、肚兜、鞋面、煙袋等通常有繡花的傳統習慣。從事刺繡者以男性居多,各畬村都有一兩位刺繡能人,刺繡時很少用花樣,大多隨意創作。刺繡以動植物和兒何圖形為主,也有刺繡人物圖案的。刺繡色彩鮮艷明快.對比強烈;用色多以大紅、桃紅為基調,配以黃、綠(翠綠、草綠)、白、藍各色,有的用金線鑲嵌,增加華麗氛圍。刺繡紋飾圖案有人物、動物、幾何、植物、器物紋飾。
    畬族花帶是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由手工編織而成。長幾米到兒于米不等,寬1-6厘米,花帶色彩多樣,有藍底紅花、綠底自花、自底黑字紋飾多種。有"花"至"十九根花"多種規格。寬度小的用來系裙、褲和捆綁衣物。"七根花":穿梭編織花紋圖案主要靠正中七根線.其余的編成平面花邊,顏色按各自興趣選定.花帶上織有"田、由、甲、申"字樣和雙菱及其他幾何紋樣,多用來捆衣物用。"十三根花":花帶上織有蝴蝶、蜻蜓、梅花多種圖案花樣和"十、井、日"等字樣,多用于捆衣物,是畬族姑娘足親的必備物品。"十七根花"和"十九根花"編得稠密寬大,較耗工夫,是畬民束在腰間的裝飾品。編織花帶是畬族婦女的基本功,畬族姑娘通常七八歲就開始學編織花帶。
    畬鄉竹編手工藝品有籃、簍、籮筐、竹枕頭、梳妝盒、回紋席等,品種繁多。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竹編斗笠。一般直徑38厘米,窩深8厘米,頂高3厘米,斗笠的花紋形狀有燕頂、四格、三層檐、云頭、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種。以竿節修長、材質組織細密、破篾性良好的裊竹、婁竹為主要原料。將竹表層青蔑剖成厚度約0. 1厘米的細蔑絲,并染成各種顏色編織而成。每頂斗笠用蔑條224-240條;竹架編好后,兩層之間鋪以油紙,系上水綢帶。再配以五色珠子、白飄帶,戴在頭上,既可擋雨遮陽,又是逗人喜愛的裝飾品。畬家姑娘常以花斗笠陪嫁。霞浦崇儒上水編織的花斗笠尤為著名。


 

來源:

圖片新聞:
長江上游強降雨形成新一輪洪峰 三峽工程首次發揮防洪功能
中國將在北部灣重點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緩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