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請問蔡部長,2014年文化部將從哪幾方面深入農村文化改革?具體有哪些舉措?農村文化設施方面又會出臺哪些新的利好政策?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2014年的重點工作,文化體制改革現在進入了深水區,新老問題相互疊加,有待完成的任務相互交織,工作難度加大、任務加重。比如當前文化宏觀管理體制還不是很健全,《決議》中提出要黨和政府建立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這個任務在實踐中還在調查研究,究竟什么樣的模式是符合這個要求的,又能夠順利地運轉,它牽扯到許多復雜的問題。
過去我們的文化管理體制相對比較分散,現在要統一起來有一系列的問題要解決。再比如說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已經基本實現階段性的任務,但現在文化市場多頭執法、多頭管理的現象還是存在的。文化的立法還比較滯后,經濟政策宏觀調控手段還不是很多,有一些導向已經有了,但是具體措施還不是很到位。
我們提出要釋放社會活力,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在稅收上有優惠政策,政策方向是明確了,但政策的落實,因為不是文化部門自己可以決定的,涉及到財政、稅收各個相關部門,怎樣形成聯動,并真正能夠落實到基層單位,還沒有完全解決。
我們要探索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資產組織形式、經營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不同類型的文化事業單位的法人治理結構。比如這次《決議》明確提出要在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事業單位中建立理事會制度。理事會制度對我們來講就是新的,和過去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是不一樣的,怎么樣在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中解決好這個問題,就是面臨的新的體制機制的問題。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仍然需要加大力度。現在行政審批項目取消下放以后,怎么變事前審批為過程管理和事后監管監督,怎樣培育和發展行業組織,發揮社會力量和文化的能動作用,都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建設現代公共文化體系方面要著力解決公共文化供給與群眾需求間的脫節問題,現在有些方面出發點是好的,向公眾提供了很多公共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可能不符合群眾需求出現低效甚至無效的情況,這個問題需要解決。城鄉間不平衡、區域間不平衡,缺乏統一標準、缺乏剛性要求、缺乏有效考核的問題。
文化市場方面要著力解決文化市場活力和競爭力不強,產業戰略結構不夠合理,特別是文化產品的知名品牌少的問題,這些都還沒有解決。在對外文化交流方面,我們的交流能力很強,文化貿易的能力不強,我們的文化企業在國際文化市場所占的份額很小,競爭力不強。怎么樣通過發展文化貿易,提升我們在國際文化貿易市場的競爭力,這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的文化與科技融合水平比較低,這不僅僅是有沒有意愿,實際中理論與實踐結合上還有很多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轉變觀念,比如傳統戲劇保護過程中怎樣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增強表現力,這是長期爭論的問題,藝術界、科技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允許百家爭鳴、允許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共識,推動文化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所有這些問題必須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不改革,這些問題都沒有破解之路,所以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在路上,我們正在往前走。
下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中心環節,全面推進文化各領域各方面的發展,著力推動文化行政部門的職能轉變,提高文化的宏觀管理能力,激發和增強社會和市場活力。著力深化文化企事業單位的改革,深入推進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的鞏固、提高和完善,推動文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文化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
要加大統籌協調的力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統籌協調機制,整合資源、制定標準、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統一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力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按照中央要求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系,發掘我們文化遺產中內含的文化價值。要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進一步推動建立和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要加快轉變文化發展方式,優化自身的文化產業布局,提高文化產業發展整體水平,促進新興業態健康發展。要統籌用好各種資源,包括發揮好對于文化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的作用,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提高國家文化的軟實力。
這幾個方面也是今年工作的重點,當然有些工作也不是今年內可以完成的,比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統籌協調機制建設、標準制定,我們計劃要用三到五年時間才能完成。今年是把機制建立起來,把工作方案做出來,明確分工職責,把這些工作落到實處去抓。
【問】請問蔡部長,剛才你提到了促進文化消費,培育消費熱點。近期熱播的韓劇讓我們看到了本土文化消費產品供給不足,未來在培育本土文化消費熱點方面有什么具體措施和建議?有哪些重點領域?第二個問題,關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三中全會提出鼓勵民間資本以控股方式與國有企業合作,未來合作的重點領域是哪些,有什么優惠政策?
關于文化消費的問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我們文化部門一直強調我國的文化消費規模日益擴大,作為新的消費熱點要引導文化消費發展。 專家預測我國潛在的文化消費能力是4萬多億人民幣,但是2013年的文化消費的實際規模是1.6萬億左右,還有3萬億的空間沒有發掘出來。 這是按照國際通行的算法,按照GDP的總值來估算的,文化消費方面應該是將近4萬多億才是可能的,現在還沒有。
我們開展了拉動城鄉居民文化消費的專題調研,開發和培育文化消費是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相比我們國家現有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我們的城鄉居民文化消費規模總體偏低,消費可挖掘潛力很大。我們提了一個調研報告,提出了實施居民文化消費卡計劃、文化消費信息提供公共平臺構建等方面的政策建議。
為什么講是政策建議?我國的文化消費范圍很大,文化部自身管理的范圍還是比較小的,主要是演藝市場、網絡游戲動漫這些領域,影視制作、廣告印刷、數字產品出版,這些領域有另外的部門管理,但是他們都構成整個文化消費,特別是現在的網絡文化更是熱點,所以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落實的時候需要各個部門共同來落實,不是文化部一家能解決 。
我們聯合社科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研究院歷時4個月開展了覆蓋全國的文化消費專項調查,以2012年編制發布的文化消費指標體系為基礎,編制了《中國文化消費調查報告》。去年北京文博會期間發布了“文化消費指數”,為各級政府出臺促進文化消費政策、實行更有針對性地的擴大文化消費的具體措施提供了技術方面的支撐。
我們鼓勵和關注地方創新性地實施文化消費的政策和措施。2013年9月到10月中旬北京市成功舉辦了首屆惠民文化消費季,搭建起有效對接文化銷售和文化消費的平臺,活動期間累計消費人次超過2600萬,成交額52億元,實現了惠民惠企的合作雙贏。舉個簡單例子,比如春節期間各地所辦的廟會,廟會不但群眾文化方面非常生動,經濟效益方面也非常可觀。
電影市場,去年我們國家的電影票房超過200億,增長幅度是100%,這也是我們擴大文化消費的一個領域。現在制約文化消費的很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老百姓都喜歡儲蓄,因為對未來有了預期,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子女教育投入等等的預期要存一些錢以防不測,如果政府加大社會保障體系網絡,解決了養老保險的問題、醫療保證問題以及義務教育的發展等等,居民就可以把儲蓄轉為消費。
另外一個方面是提高城鄉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費。我國的城鄉居民中的中低收入群體是潛在的文化消費主體,要提高他們的文化消費首先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政府也將在這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這些都將為進一步刺激和擴大文化消費提供更好的機會。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過程中,整個國家的經濟要轉向以擴大內需為導向,從過去過分依靠外貿、出口轉為三駕馬車。 消費需求中最具潛力的消費是文化消費,有將近3、4萬億元的規模,如果用幾年的努力調動起來,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既是良性的可持續的,又可能是平穩的、快速的。
關于民間資本的問題。這一輪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條是怎樣調動社會活力。文化產業領域發展中,基本標準是遵循市場規則,對國有和民營單位在政策上一視同仁。比如準入門檻、監管要求、提供的服務、管理的要求都是一視同仁的。
比如國家藝術基金在藝術品創作和發展過程中,我們定的第一個原則是面向全社會,打破所有制的界線,打破中央和地方的界線,打破部門的區隔 ,這些政策對民營資本投入文化建設來說都是非常利好的,一定會調動全社會投入文化事業發展的積極性。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蔡部長、勵部長,謝謝各位媒體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