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包容“國有”與“民營”要求政府轉型
青評論:您講的包容“國有”與“民營”,心胸很寬,我也明白了您寫《包容性改革論》一書的意思,有一定的超前性,符合《決定》精神。請問,按此政府如何轉型?
常修澤:兩條線:一條線是從“人治”政府轉向“法治”政府;另一條線是從“干預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
青評論:您能不能談談這兩條線如何推進?
常修澤:服務型政府對立面就是管制型政府或者叫干預型政府,法治政府的對立面是人治政府。法治(制)這個詞,有“制”和“治”兩種用法,是“刀”制,還是“水”治?這兩個詞學問很大。我從有關系列文件看,講法治政府都是用“治”,不是“制”,注意這里面漢語詞比較豐富多彩,大家可以研究。
從經濟改革角度來說,與所有制變革相適應,應把管制型政府或者干預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
我認為,與轉變政府職能相適應,各級政府應該變成中立型政府,在經濟活動里面,政府要保持中立,比如剛才我們講的包容國有與民營,實行“兩平一同”,在國有與民營面前,政府站哪一邊?中立。手心手背,都是親骨肉。在政府、企業、勞工這三個角里面,企業和勞工或者資方和勞方,這個方面政府站哪邊?我看政府超越一下為好。
前幾年,我到北歐幾國作過實際考察,印象深刻。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大三角,政府一個角,企業一個角,勞方一個角,政府是中立的位置,是一個“善治者”的角色。政府要確立市場規則,并且切實做到“善治”。(記者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