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青海省長郝鵬:“蘭西格”將成最具發展潛力區域

2013年11月04日14:1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蘭西格 三江源地區 光伏產業 國家重點公益林 生產性服務業 發展循環經濟 發展生產力 區域品牌 環境損害 穩藏

可持續發展的青海探索

記者: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是青海始終要面對的重大而核心的問題。在這方面,青海積累了哪些成功的經驗?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郝鵬:青海是我國乃至亞洲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安全屏障,生態地位極其重要,但同時生態環境極其脆弱。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們把生態保護和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青海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更為重要的是,全省上下對青海生態地位的認識更加清晰,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更加自覺,實施生態立省戰略的群眾基礎更加堅實。

回顧青海生態保護建設的歷程,我們主要有四個方面的體會:一是把握省情特征,確立生態建設在全局中的戰略地位。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下,青海真正能為全國發展作出的最大貢獻,就是保護和建設好這里獨特的生態環境,這也是青海在全國能夠立得住、打得響的區域品牌。基于此,我們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前提條件,擺在優先的戰略位置上。2006年取消了三江源地區GDP考核,不再提工業化口號,2007年又提出了生態立省戰略,使保護生態成為全省首要任務。同時,初步建立了新型綠色考評機制,有效激發了各級政府保護生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堅持綜合治理,實施重點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在抓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工程建設的同時,我們積極規劃、爭取實施了總投資75億元的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工程等,進一步提升了生態保護的覆蓋面。同時,采取淘汰落后產能、對青海湖采取封湖等措施,有力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三是突出綠色發展,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生態保護的根本性措施,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加快發展高原綠色農牧業、生態旅游業和民族特色文化產業,探索了一條代價小、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新路子。四是創新體制機制,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國家支持下,青海先行先試,初步建立了草畜平衡補償、農牧民技能培訓及轉移就業補償、牧民基本生活燃料費補助等11項內容的生態補償機制。

記者:目前,青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還面臨哪些突出問題?下一步有哪些新規劃、新思路?

郝鵬: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程的廣度和力度還不夠,工程未覆蓋地區土地沙化、退化等問題仍很嚴重;生態補償還未形成穩定持久的長效機制,鞏固和提升生態建設成果任務艱巨;加快發展與保護生態的矛盾仍很突出。當前,我們正在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把生態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先行區。

青海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戰略地位,以及在實現同步建成小康戰略目標過程中面臨的艱巨任務,都決定了不僅需要青海自身的努力拼搏,同時也離不開來自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我們正在進行三個方面的新探索:進一步拓寬生態保護建設工程覆蓋面,扎實推進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啟動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實施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統籌推進柴達木盆地沙化治理和東部干旱山區水土流失治理,繼續實施好天然林保護、國家重點公益林保護、退牧還草、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專項工程,不斷提升生態保護建設的層次和水平;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探索建立能夠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探索開展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特別是建立起包含政策性補償、功能性補償、建設性補償、激勵導向性補償等內容的長效、穩定、全面的生態補償機制,統籌解決好發展、生態與生計問題;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增加生態文明在考核中的權重,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

(采訪組成員:張小影 崔書文馬玉宏 瞿長福 張 雙 胡文鵬 潘笑天 石 晶 執筆:崔書文 潘笑天)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