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尚全在“2013’新興經濟體經濟政策論壇”上以“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強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為題發表了演講,以下是全文:
一、改革是中國發展的最大紅利
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依靠的一些動力,如勞動力、原材料、能源、土地等資源廉價供應的成本發展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曾為中國經濟增長重要動力的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風光不再。今年上半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只有0.9%,僅拉動GDP上漲0.1個百分點。中國經濟增長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能否形成經濟增長新的動力,關鍵靠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除制約經濟轉型升級的體制瓶頸,獲得新的增長動力。中國先易后難的漸進式改革,雖為30多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體制制度條件,但一些重要領域改革的滯后,使經濟轉型升級面臨許多體制制度障礙。因此,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將為短期內穩增長創造體制空間,為調結構、轉方式、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創造制度條件,由此形成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改革創新、科技創新替代資源消耗拉動經濟增長,以制度創新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
第二,只有改革才能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收入差距擴大等挑戰。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只有深化改革,建設法治社會,才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只有深化改革,更好地回應人民期待,凝聚改革共識,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二、政府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政府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是現階段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第一,政府職能轉變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前提。中共十八大強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資料、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誰來保證呢?企業無法保證,只有政府才能保證。中國為什么產能過剩,地方政府為什么出現債務危機呢?這都與政府理念、定位和目標導向分不開。例如,在政府直接或間接干預下,國有銀行大概百分之六七十的貸款都給了國有企業,微小企業很難得到貸款。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是創新的原動力,世界上的大企業都是從微小企業發展起來的。所以,中國現階段的改革一定要從政府改革入手,才能通過體制制度和技術創新為經濟轉型升級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第二,政府職能轉變的三個方向。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投資體制改革,消除地方政府投資擴張的沖動,增強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功能,推進政府從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的轉變,強化政府為經濟轉型升級創造制度環境的職能。一是要營造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二是要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實現城鄉間、區域間、不同社會群體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要維護公平正義。多年來,政府作為創造財富的主體,把老百姓納稅人的錢集中到政府手里,在各行各業投資,以為這就是搞社會主義。國際經驗表明,靠計劃經濟、行政手段配置資源都是缺乏效率的,必須要通過市場來配置資源。政府必須轉變成為市場服務的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三、加強改革的統籌性、整體性和協調性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統籌性、整體性和協調性。
第一,加強改革的統籌協調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的全面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因此,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
第二,建立高層次、有權威的改革協調機制和工作機構。從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體性、統籌性、復雜性和深刻性來看,需要盡快設立由中共中央或國務院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和督查評估。這是在改革的關鍵時期能否攻堅克難的重要舉措。考慮到新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剛剛成立,為了不增加新機構,可采取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充實人員的辦法,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名稱不能沒有,因為財經領導小組的名稱難以包含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統籌推進的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改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