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本刊記者注意到,這43項指標不少內容與上海市所要迫切發展的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有關。
在記者采訪中,上海市政府官員往往提到了“第三產業(在GDP中)占比”這樣一個指標,2009年上海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到該市GDP的59%。
此前幾年,該數據一直在50%左右逡巡不前。但也有官員認為,上海服務業占比提升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機導致上海工業的萎縮所致,是一次“假提升”,并不能說明上海經濟轉型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小龍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上海GDP含金量到底怎么樣,需要看三方面的情況,單位GDP創造的財政收入好不好,單位GDP消耗的資源低不低,更應該反映在政府在科技上的投入足不足,科技進步對于GDP的貢獻率高不高。”
據悉,上海市發改委編列的“綜合評價體系”中,專門列出“創新能力”指標,“科技進步貢獻率”、“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比例”、“高科技產業自主知識產權擁有率”、“每百萬人口發明專利授權數”、“高技能人才占技術性崗位從業人員比重”等成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有無持續力的關鍵性因素。
劉小龍認為:“與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可能在土地資源、勞動力價格方面不具備優勢,但上海的綜合實力和營商環境可能更具吸引力,這將幫助企業敢于‘創新’,這將為上海長遠GDP的發展打好基礎。”
有望成為GDP綜合冠軍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發現,衡量上海GDP含金量指標主要體現在財政收入、人均收入、稅收狀況、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產業結構、科技自主創新等方面。
以產業結構為例,上海在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經達到了59.4%;其次,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該市GDP比重也已經達到了47%。
此外,上海GDP的含金量還體現在每萬億GDP所產生的地方財政收入上,達到了1705億元。而從安全生產的角度考量,上海的每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只有0.103人。
與此同時,伴隨著上海GDP增長也給上海居民帶來了可觀的可支配收入,在去年上海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8838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達到了12324元。
事實上,科技和耗能在評判GDP含金量中日顯重要,上海的表現也相當不俗。在創新能力方面,上海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比例已經實現了2.7%。在環保節能領域,上海環保投入相當于GDP比例3%以上,萬元GDP用水量僅為79立方米。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王德培這樣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與新中國成立之后和改革開放之前相比,現如今上海已經從GDP總量、財政收入總量等指標的三甲中退了出來,但與其他經濟大省相比,在一些衡量社會進步程度和GDP含金量的指標上,上海依然很有希望爭當全能和綜合冠軍。”(來自2010年第9期《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