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特區范圍擴大拓展新空間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一條東西全長逾90公里的邊防管理線把深圳分為“關內”與“關外”。“關內”是原經濟特區,羅湖、福田等區高樓林立、主干道花團錦簇、綠樹成蔭,一派現代化都市氣象;而“關外”的寶安和龍崗等區,城市化遠不如“關內”,猶如身處另外一座城市。深圳市規劃國土委提供的數據表明,從每平方公里GDP產出比較,特區內是特區外3.5倍。不僅如此,還形成了罕見的“一市兩法”的城市二元結構。
珠海、廈門特區同樣如此。廈門特區雖然沒有“關內”“關外”的防線,但傳統上所說的廈門市,只是指島內的湖里區和思明區,而島外的4區因“一橋之隔”而成為“關外”,島內外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巨大鴻溝:島內兩個區城市化率超過97%,已趨飽和,目前常住人口占全市的60%,人口密度是島外四個區的16倍。
就在“還要不要特區”“特區優勢不再”的爭論聲中,今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深圳、廈門經濟特區范圍擴大至全市行政區域,正式宣布繼續實行經濟特區政策。
這意味著深圳經濟特區比原先擴大了4倍,從原有的396平方公里擴大到1953平方公里。廈門特區終于得以從廈門島內的思明、湖里二區擴展至陸地的海滄、集美、翔安、同安四區,特區面積由131平方公里擴大到1573平方公里,“長大”了11倍。緊接著深圳、廈門兩市均宣布7月1日前制定的經濟特區法規7月1日起適用于擴大后的經濟特區。圍繞特區擴區,深圳、廈門均大力推進全市一體化建設,實現城市功能布局的提升優化。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彪說,深圳特區擴容并非只是地理范圍的擴大,而是對結束經濟發展失衡、破除二元結構、突破“一市兩法”困局及推進深港合作都是一次歷史性良機。
得益于緊鄰香港的地理優勢,深港合作是深圳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今年4月《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在京簽署,通過跨境基礎設施的銜接、先進物流供應鏈的建設、深港創新圈的完善、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前海現代服務業示范區的建設,深港將被打造成國際物流樞紐與貿易中心、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國際文化創意中心、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亞太區高端服務業中心。特區擴容后,將為深港服務業特別是高端現代服務業的合作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廈門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中心城市,將建設“兩大基地,四大中心”,即高新技術生產研發基地、對臺交流合作基地,航運物流中心、金融商貿中心、旅游會展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特區擴區將大大促進島外城市功能形成,加快提升廈門城市服務能力和集聚擴散能力,有利于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特區再出發:在新的起點上“走出一條新路”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深圳組討論時,對以深圳為代表的廣東經濟特區提出三個問題:“三十而立”立起了什么,靠什么實現“三十而立”?迎接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能做什么?未來30年再干什么?
拓荒年代的披荊斬棘最需要的是勇氣,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需要的則是智慧。汪洋的“三問”,再次引發了廣東乃至全國社會各界對特區精神、特區使命的重新思考。
“30年過去了,在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市場經濟的增長極的功能已經完成或消退時,特區作為制度創新實驗室的功能變得越來越突出。特區從來就是以區域空間謀劃中國全局問題。”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中心研究院楊雪冬說。廣東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易振球說,通過制度創新,再塑特區輝煌,又為中國持續發展打造新的發動機,已經成為了新舊特區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