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高管“限薪令”有實效嗎
應該說,中央調整收入分配改革方向已經明確,目標是實現公平分配,縮小差距。但真正推動起來步履維艱,因為改革涉及到現有利益格局的重構。
“雖然艱難,但我們還是正在一點一點地推動。”人保部一位官員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無論是央企高管的薪酬制度,還是正在研究的分別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出臺具體的工資收入分配改革措施,以及將研究出臺的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工資條例》等等,都是新一輪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問題。
但單兵突進的改革在學者們看來凸顯無力。
“改革,尤其是收入分配這樣綜合性的改革,不是某一個方面的單兵突進的改革,單兵突進的改革可能會解決一些問題,但是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和深層次的問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可謂一針見血。
這種無力在央企高管“限薪令”上尤為明顯。
2009年9月16日人保部等六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的指導意見》。這也是中國政府首次對所有行業央企發出高管“限薪令”。在這份文件里規定,央企高管基本年薪與上年度央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聯系”。
“這份文件事實上也限制不了什么東西,里面可操作性的東西也不是很多。壟斷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壟斷工資的分配問題是解決不了的。”上述官方智囊表示。他們通過調研發現,央企高管限薪,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高管原來就很高,要往下降不太可能,只是說不能讓他再高了。而那些原來不是很高的,現在既然規定了處罰標準,他可能就想著還有機會往上提高了。他們總能從政策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部分。
“工資、收入以及國企高管的這個消費那個消費,他都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規避的。事實上你說他拿了多少,那都是說不清楚的。別人可能認為他多拿了,但你到企業去一查,都符合規定。而事實上他享受的遠遠不只這些。”
而且,第一,沒有說清楚應該拿多少,第二,沒有說清楚拿了不該拿的怎么辦?第三,從什么渠道能統計出來拿了不該拿的?這三個根本問題到現在沒有解決,且普遍存在于國企高管、機關事業單位中。
該知情者分析:這涉及到一個深層次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有的統計信息,所有的基礎數據,不是說不真實,至少是不完全真實。越是涉及到財政方面的或是財政撥款有關的,或者是有權力的、能夠享受到福利好處的,越是統計信息不完整,不透明,不規范。
“為什么收入分配改革在我們國家推行這么難?難就難在這一點上。”
相關調研組下去這些單位調研的時候很難摸清底細,因為很不規范。他們發現,每個人的收入都很復雜,在工資表上的收入之外,往往還有灰色收入。
“現在有人說地方公務員收入低,我就不很贊同,只看工資表,他的收入是不高,但若將灰色收入算在內那就絕對不低。”一位調研人員說,我們國家某些領域的福利你都能想象得到,但就是難以從現有的統計渠道里得到這些信息。
“很早我就提了要建立一個透明的收入調查制度,但收入調查制度根本沒有建立起來。如果這個調查制度不出來、工資制度不規范,判斷就有問題、決策上肯定也會出問題。”該官方智囊很擔憂。
改革部門本身就是阻力?
幾乎每個人都在問,收入分配改革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有人說是既得利益群體,有人說是城鄉二元體制,也有人說是行業壟斷。
“都對,這些都是阻力。但是,我認為,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推動改革的方式。”上述官方智囊甚至這樣認為——實際上,參與改革的部門本身就是阻力。
收入分配改革是由發改委牽頭、多部門參與的方式下進行的。他對“由一部門牽頭、多部門參與”的改革模式非常反對。
他認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遲遲不能公諸于眾,很大原因就在于這種模式下部門之間的利益較量。
在部門分割的體制下,部門之間缺乏規范的磋商溝通機制,牽頭部門往往需要付出極大協調成本,加上部門之間利益的博弈,改革方案的出臺極其困難。
“它太倚重于一個部門,這些部門協調起來非常困難,協調就是要達成一個共識,結果是那個牽頭部門已經非常疲憊。”他指出,改革的歷史經驗表明,越是宏大的改革主題,越是從枝節入手,結果是宏大的改革思路碎片化,碎片之間盤根錯節、相互掣肘,最終宏大的改革思路難以實現。
然而,這恰恰是我們國家政策制訂中,最常用的模式。這種模式下,每個部門往往都只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
他舉例,比如,在調整利益結構分配時有人提出,壟斷行業現在都是國企,超額利潤要回歸社會,因此國企要提高上繳的利潤到 50%。但國資委就不干,它要維護國企的利益。
以此邏輯:政府在收入分配改革的總體框架設計上,要從部門職能中超脫出來,從全局的視角考慮,才不會出現制度和政策相互掣肘。
“中央要有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決心,有勇氣打破壟斷,這是最關鍵的。”
汪玉凱也在呼吁,中央決策層應當要下決心,敢于觸動利益集團,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整體格局。“但實際上是部門利益在主導我們的整個政府治理過程。”
“現在看來,方案最后的結果可能是:各部門是相對滿意的,但老百姓可能不會滿意。”知情者猜測。
“我們要限制高收入,提高低收入,但是,低收入的人,他們的意見有沒有被聽到?他說的話起不起作用,能不能影響到決策?通過什么方式,能讓他們的意見被聽到?”
這些都是問題。
“幾個部門相對滿意,社會不滿意,這叫什么公共政策?我們是要平衡部門間的利益還是要平衡社會的利益,這是一個最根本的東西。”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是不是有一個程序公正的政策制定過程?我們的工資方案是不是應該在社會上廣泛征求各個不同階層的意見?是不是保證老百姓的參與權、表達權和知情權?
他最后提醒:很多人利用改革謀取個人、部門的利益,收入分配改革就有這種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