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宏觀調控“兩難”選擇 資源價格改革推不推?

2010年08月30日10:02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資源價格 減排 十一五 改革 流動性過剩 房價過快 價格上漲 價格總水平 調控政策 調控措施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不改革,無法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改革,則可能加大通脹壓力和預期

-上期回顧:一方面要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使老百姓能買得起房;一方面又要兼顧投資增速和上下游產業發展、防止因過度調控影響經濟增長。房地產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該如何破解?8月23日經濟周刊刊登記者述評《樓市調控,進還是退?》,認為應當堅持樓市調控不動搖,并在落實當前短期樓市調控政策的同時,更加注重長期制度建設,同時使保障性住房建設成為房地產行業抵抗周期性波動的緩沖器。

一個是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一個是轉變發展方式的當務之急——控制通脹預期和資源價格改革,在中國經濟的棋局中一碰頭,就帶給今年的宏觀調控又一個“兩難”選擇。

解決資源型產品價格偏低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節能減排的動力問題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將節能減排形勢與“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單位GDP能耗下降20%目標兩相對照,似乎讓人無法樂觀。

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國出臺的一攬子刺激經濟政策中,4萬億投資計劃是主要內容。這些政策在實現保增長目標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不可否認,由于短期刺激政策更多地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給節能減排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大量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了對鋼鐵水泥等重化工業產品的需求,也帶動了高耗能產業的增長和擴張。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業同比增長17.2%,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部分高耗能產品,如乙烯等產品產量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還有所加快。

雖然從二季度起,國家推出了節能減排的調控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能源供應、消費和高耗能行業、產品增速仍偏快,節能減排仍面臨著較大壓力。據國家統計局等單位發布的信息,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上升0.09%。雖然2009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累計下降了15.61%,但今年只剩下4個月時間,全國要完成“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任務難度較大。

“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目標是硬約束,政府的決心不可謂不大,但這項工作為何依然如此艱難?一個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國節能減排仍以行政手段為主,用節能減排指標的層層分解來約束地方政府和企業實施,缺少市場約束的長效機制。所以,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產能的同時,必須下決心解決資源型產品價格偏低的問題,才能遏制高耗能行業的投資沖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節能減排的動力問題。

雖然全年價格上漲總體將溫和可控,但通脹壓力仍然存在

資源價格改革近些年多次被提出,但它似乎總是要看物價的“臉色”行事。

對于今年上半年的物價形勢,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祁京梅的總體評價是:“我國物價水平溫和上漲,管理通脹預期取得階段性成效。”她歸納了幾方面特點:一是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食品價格漲幅較小;二是工業品出廠價漲幅較大,但環比出現下降跡象;三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平穩運行,個別品種漲幅較高;四是房屋銷售價格漲幅有所回落,政策調控作用顯現;五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先揚后抑,輸入性通脹壓力減弱。

各方專家認為,今年物價上漲尚屬適度,那么,這種溫和的態勢能否在后幾個月延續?應該說,有利因素不少。首先是翹尾因素逐漸回落。1—7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2.7%,其中,7月份當月同比上漲了3.3%。在3.3個百分點中,有2.2個百分點是由翹尾因素形成的,而這種翹尾因素影響在后幾個月中將逐步減弱。祁京梅說,初步計算,7—12月CPI翹尾因素分別為2.11、1.61、1.2、1.3、1.0和0個百分點,下半年平均翹尾因素為1.2個百分點,低于上半年0.2個百分點。翹尾因素逐步減小,有利于物價漲幅回落。此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回落,減輕了輸入性通脹壓力;國內外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導致總需求有所下降,推動價格上漲的壓力在不斷減弱。

雖然全年價格上漲總體將會是溫和可控的,但通脹壓力仍然存在。分析前幾個月CPI的新漲價因素,主角仍然是蔬菜、豬肉等農產品價格季節性的波動。如7月份CPI1.1個百分點的新漲價因素中,食品價格上漲的貢獻在70%左右。今年我國各地極端氣候頻發,夏季以來多省出現洪澇災害,這對穩定糧食和蔬菜價格都將產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近期,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大幅反彈,7月份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止跌回升,小麥價格大幅上漲,給中國的食品價格帶來了不確定因素。另外,勞動力成本上漲、水電氣等價格調整的預期,都會對全社會通脹預期產生較大影響。

目前不存在發生嚴重通脹的可能,調整資源價格不必有過多顧慮

不改革,無法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改革,則可能加大通脹壓力和預期,資源型產品價格調整似乎進退兩難。

推動資源價格改革的迫切性,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室主任張曉晶看來是不言而喻的。“資源型產品價格調不調,首先關系到我們要不要調結構、要不要轉變發展方式的問題。只有價格信號對了,市場才能去引導結構進行調整。其次,從搞好西部大開發的角度看,也需要推進資源價格改革。就西部來講,資源能源價格的調整對其自身的發展有很大好處,尤其是對于西部地區那些資源型大省來說,價格信號不對,會導致資源被濫用,由此帶來的損失是難以彌補的。”

至于對物價的影響,張曉晶認為,從中長期看,如果經濟進入新的繁榮期,資源等要素成本上升、流動性過剩與總需求大幅上升相碰頭,有可能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但短期看,價格上漲溫和可控,調整資源價格不必有過多的顧慮。

祁京梅也認為,目前不存在發生嚴重通貨膨脹的可能,我國應積極推動基礎性資源產品的價格改革,用價格信號引導節能減排,用價格機制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當前首先要逐步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成本構成和成本約束機制,建立企業降低成本的激勵機制、污染環境的懲罰機制和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等,夯實建立科學合理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微觀基礎。

要避免資源產品價格改革與物價調控之間的“兩難”,“既需要政府拿出改革的魄力,利用資源價格改革引導企業節能減排,也需要政府負起責任,運用財政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物價承受能力。”張曉晶說,“調結構是個艱巨的任務,我們應該態度鮮明,毫不放松地堅定推進。”(記者 朱劍紅)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