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明天,深圳等中國首批經濟特區將迎來30歲的生日。
三十而立,深圳和其他經濟特區處在了一個戰略轉型的關鍵發展階段,希望與憂患同在。上一個30年,經濟特區創造了巨大的輝煌,推動了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下一個30年,經濟特區將創造什么,又將在中國經濟轉型中發揮什么作用?中國在關注,世界在關注,關注著經濟特區能否在新的時代征程中走出一條新路。
“中國夢工廠”創新大戲高潮迭起
“從一個邊陲小漁村,崛起為一座千萬人口的現代化大城市”,描述深圳這座城市時,幾乎所有的文字都是以此作為開場白,宛如一位白發蒼蒼的長者在訴說著一段悠遠的故事。然而,深圳塑造出這個“世界城市發展奇跡”,僅用了短短的三十年。
當年的小漁村,如今成長為年GDP超過8200億元的大城市,生長出一批中國頂尖、全球知名的大企業,打造出高新技術、金融、物流和文化四大堅實的發展支柱,并正在成為充滿著濃郁創業、創新氣氛的金融都市、資本之城。
這座城市的成就和魅力源自何處?有人說是“殺出一條血路”的“拓荒牛膽魄”,有人說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蛇口基因”,更多人如今將其歸結為勇于市場化競爭、創新思維無止境的“深圳精神”。
在敢闖敢干書寫一段輝煌之后,深圳正直面人們對“后特區時代”的疑慮,在中國各中心城市激烈競爭的格局下,它是否會陷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窘境?而立之年,深圳再度站在歷史的關鍵節點之上。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表明,“特”字永無止境,只要深入血液的創新精神不改變,奇跡還會延續,自己在中國“先行先試”之城的地位也不會動搖。
炮響震醒觀念高樓拔地而起
歷數今日中國品牌影響力巨大的頂尖企業,會發現有半數出自深圳,既有招商銀行、平安保險、萬科、華為、中興通訊、中集集團等老牌藍籌公司,也有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崛起的騰訊、比亞迪這些新銳企業。就在中國股市新生的創業板上,深圳的海普瑞、國民技術這些“百元股”,也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公司。
可以說,深圳特區三十年的驕人成就之一,就是有一批草根企業依靠自力更生的打拼,在這塊土地上成長為中國各個行業的脊梁,并有了與世界級企業對話的能力,它們是深圳特區最耀眼的“高樓”和“地標”。
招商銀行、平安保險、華為等都曾是從深圳蛇口成長起來的小企業。與香港隔海相望,深圳西部一塊長條陸地從深圳灣的南頭伸出,像一條昂首吐舌的蟒蛇,人們就把半島上這個最接近香港的漁村稱之為蛇口。
隨著1979年2月的一聲“炮響”,僅僅2.14平方公里的蛇口工業區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標志性地域。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草案)》劃出了327.5平方公里的深圳經濟特區。
蛇口的一聲驚天炮響,最重要的是震醒了觀念。必須要發展經濟,企業必須要面對市場、追求效益,而深圳企業也正是能夠最早接受市場化啟蒙,具備了競爭意識。今天人們習慣的“超額獎”、“績效工資”等名詞,都由當年深圳企業率先嘗試,從新的用人制度、新的工資政策、新的管理方式、新的住房制度,都是深圳“先行一步”,自此,深圳成為中國市場取向改革的路標。
“先生長觀念,再生長高樓和速度”,深圳迸發的先銳精神,對中國經濟改革的巨大推動作用不可估量。在股份制改造,利用資本推動企業快速成長這一環節,深圳企業更是先人一步。
提起深圳企業,繞不開萬科。這家公司已是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萬科2010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銷售面積320.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367.7億元,實現凈利潤28.12億元,同比增長11.41%。
作為深圳股市的“老五股”之一,自1991年1月29日上市以來,萬科經過多次送股分紅,復權后相對于發行價,目前股價漲幅已達627.97倍,即這19年來萬科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8.88%。
然而,這家公司股票在當初發行時卻極不順利。1988年冬天,時任萬科集團副總經理的孫路在深圳蛇口菜市場叫賣公司的股票,時任招股推廣小組總指揮的王石則拿著一根教桿向一些機構團體宣講股份制,最終才艱難地將2800萬股票推銷了出去。有過像萬科這樣遭遇的企業在深圳曾有不少,而它們也依靠頑強的奮斗創出了數不清的“第一”和“最”。
1987年成立的招商銀行,是中國境內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資本金從起初的一億元發展到今天的資本凈額超1200億元;1988年成立的平安保險,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如已發展成為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位列世界企業500強;1988年成立的華為,如今已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通訊設備供應商;由20多人的規模起步的比亞迪,如今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還成為股神巴菲特青睞的寵兒……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深圳特區最原始、最根本的創新,就是率先按市場機制辦事,這也為諸多之“最”奠定了扎實的根基。正緣于此,深圳特區才生長了龐大的企業軍團,換個角度說,也正是這些企業挺起了深圳特區的脊梁。
矢志金融創新圓夢“資本之城”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的股票同時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股價高漲,按市值計算當日便催生出116名億萬富翁,一個“財富神話”在深圳上演。這一日,深圳宛如不夜城,創業企業家和金融界人士的慶祝活動,幾乎占滿了深圳的各大酒店宴會廳。
這一天,足足讓深圳等了十年之久。
而今,創業板上市公司已過百家,這些中小企業被視作中國推動經濟轉型和加快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它們成為股市的焦點,受到投資者熱烈的追捧。可以說,創業板的開設讓深圳進一步成為資本聚集之地,也讓特區向資本之城大步前行。
事實上,毗鄰香港的深圳,一直秉持著“金融立市”的思路,并將金融創新作為實現夢想的引擎。三十年來,憑借地理區位優勢、高度市場化機制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深圳的金融建設獲得了高度肯定。倫敦金融城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數據顯示,深圳排名第五,位于倫敦、紐約、香港和新加坡之后。在國際金融危機籠罩下的2009年,深圳金融業的總資產仍逆市增長逾三成。該市12萬的金融從業人員僅占人口總數的1%不到,去年已經創造了全市14%的GDP和18%的稅收。
拿資本市場來說,截至2010年6月30日,深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012家,其中主板485家,中小企業板437家,創業板90家,市價總值56073億元。此外,69家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公司進入股份報價轉讓系統。2010年上半年,深交所首次公開發行總籌資額1543億元,為全球證券交易所之冠。可以說,深圳比較完整地呈現了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框架。
目前,在深圳注冊的證券公司已經有17家,居全國之首;基金管理公司也由最早的“老四家”,發展為現在的17家,基金規模和凈值,約占全國的1/3;創投機構250多家,管理資金規模達600億元,約占全國的1/3。深圳正爭取成為中國的私募基金聚集之地,政府剛出臺了各類吸引這一新興行業的優惠政策。
深圳金融業飛速發展的兩大法寶,一個是特區三十年發展出具有競爭力的市場化機制環境,另一個重要的抓手就是不遺余力地鼓勵金融創新。
深圳是中國首個為金融業進行地方立法的城市,近年來頒布了十多項促進金融改革、創新的政策法規,連續五年評選金融創新的政府級大獎,招商銀行、平安保險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深圳分行,年年都有項目榮登金融創新榜單,到2009年共有53家金融機構的161個項目申請參評。而保險展業、證券營銷上的種種業務創新,也無一不發端于深圳。
近年來,雖然關于“特區不特”、“深圳落寞”的爭議不絕于耳,但深圳金融業以創新的姿態,不斷彰顯出特區的活力。
深港合作潮涌 “曼哈頓”之夢啟程
2010年8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廣東省政府《關于上報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的請示》。《總體規劃》中提到的深圳城市“雙中心”之一——“前海中心”的核心區域的定位由此得到中央政府政策支持,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綜合規劃》近期獲批的預期也愈加強烈。
前海經濟區被喻為“深圳的未來”,它位于珠江口東岸,面積18平方公里,與蛇口隔山相鄰。它曾經是深圳的后備用地,如今被定位為深圳最具戰略意義的空間資源,將成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的最重要區域。
在去年8月,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就已簽署《關于推進前海港深現代服務業合作的意向書》,前海成為深港合作共建現代服務業的示范區,定位為深港合作先導區與機制創新區,港澳及東盟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合作的載體。
前海將成為特區中的特區,深港將再次重點發展創新金融、現代物流、總部經濟、科技及專業服務、通訊及媒體服務、商業服務六大領域。其中,“創新金融”作為重中之重排在前列。分析人士認為,由港深共同開發的前海地區還可能成為“資金自由行”的一個試驗場,配合香港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同時為逐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條件,甚至深港可以利用前海促進兩地證券、期貨交易的合作。
由此,作為國際資本進入中國的“橋頭堡”和最高端產業的聚集區。從長遠看,前海被視為大珠三角的“曼哈頓”,它將輻射的是珠三角5000萬人口的市場,乃至拓展到超過4億人口的泛珠三角地區。30年前,蛇口的炮響揭開深圳改革開放的大幕,而今,深圳傳奇將在此書寫新的一頁。
“前海”僅為深圳遠景的重要一環,深圳在將“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市之后,正面臨著重要的新使命。它要率先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典型,在節能減排、自主創新上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它還要實現涵義更為豐富的創新。在國務院關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的批復中,對深圳的城市定位已經發生了改變,做出原來的華南中心城市變為“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的定位,依靠科學發展實現這一目標,深圳任重道遠。
風正起,帆已揚,期待深圳奇跡能夠再演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