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桂田也認為:“說中國經濟可能‘二次探底’過于勉強了。”他表示,雖然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并不明朗,但是至少總體上還是向好的,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現在已經可以清晰判定,不會引發全球經濟的震蕩。
“放緩不等于會‘二次探底’。”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說,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11.1%,如果說全年增速要掉到8%以下,后兩個季度中國經濟將明顯放緩。但目前暫時沒出現這種跡象。
警惕通貨膨脹反彈的可能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對記者表示,6月CPI同比增速掉頭,雖然還不足以保證未來月份會繼續向下,但至少就眼前看通脹壓力有所減輕。
但是也有專家提醒,要警惕通貨膨脹在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反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對記者說:“目前的物價壓力還是存在的,主要是工業品上漲比較快,進而推進消費品價格的上漲。”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張曉濤也表示:“下半年CPI增幅有可能繼續上漲,漲多少不好說。”在他看來,當前還存在著四個方面的因素可能推動物價上漲。
首先,雖然我國總體糧食供給充足,但是今年中國各地多處遇到不利的氣象條件,結合國際糧食減產的情況,可能給國內外的資本炒家帶來炒作題材。其次,中國仍然面臨著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壓力,尤其是石油和鐵礦石兩種主要生產資料的價格還可能上漲。再次,中國勞動力成本可能上升,未來國內工人工資上漲的速度可能加快。最后,從貨幣的角度來說,去年發行的大量貨幣導致流動性大大超出實體經濟需求。這些超額貨幣有可能對某些商品的價格進行哄抬。
專家建議刺激性政策退出節奏放緩
劉元春建議,增量政策的退出可以繼續,但是存量政策的退出應該慎重。具體來說,財政政策要繼續保持積極。從上半年情況來看,我國財政收入大于財政支出,這一情況下半年應加以改變,應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和社會建設領域的投資力度。從貨幣政策來看,央行對流動性的回收可以繼續進行,但是加息與否應該慎重考慮。還有貿易政策,雖然二次匯改是中央全盤考慮的決定,但是出口退稅政策應該暫緩。要看到,到了四季度,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速有可能放緩,會對我國出口產生一定影響。
王元京則強調,國家現行的對樓市、對高耗能產業等的調控政策力度不宜放松。他說,國家對經濟的調控,總體上說,就是原有的經濟增長路徑成本太高必須轉型。要形成新的路徑,必須付出一定代價,會有陣痛,但是只要轉到了一定程度,中國就會形成新的增長方式。
張曉晶表示,對樓市的調整是為了應對中國經濟在中長期可能面臨的風險,不應該放松。至于應對短期沖擊,可以考慮增加保障性住房投資,增加跟消費相關的項目投資,以及著力貫徹執行民營經濟“新36條”等。(方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