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陳龍 田琨
嘉賓:王春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理事長)
鄭新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
王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張永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歐盟27國經濟景氣指數和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3個月下滑,6月美國非能源就業人數出現今年以來首次減少,希臘發生的主權債務危機有可能向歐元區高負債國家蔓延,種種跡象都傳達出這樣一個信號:世界經濟復蘇出現放緩趨勢。這將對我國經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我國如何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近日舉辦的第13期“經濟每月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理事長王春正、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研究員王軍和張永軍等就這些問題接受了本報采訪。
全球經濟復蘇放緩
問:當前全球經濟復蘇情況如何?對我國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王春正:最新的各項指標表明,美國經濟在經歷復蘇初期的快速擴張以后,目前復蘇力度已經大為降低。6月份,美國非農業就業人數已經出現了今年以來首次減少,消費者信心指數環比大幅度降低。制造業采購指數下滑,新增訂單增長也在減速。歐洲經濟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一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增長0.2%,同比增長0.6%,歐盟27國經濟景氣指數和消費者信心指數都出現連續3個月下滑。當前日本經濟復蘇勢頭相對比較穩定,但日本在短期內還難以讓人樂觀,4月和5月日本出口就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這對于日本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復蘇的影響也不可小覷。這些都表明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還相當脆弱。
王軍: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將對我國外貿產生影響,從我們編制的中國經濟景氣指數來看,上半年出口先行指數仍處于顯著上升通道中,預示著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出口仍可能繼續保持較強的回升勢頭。但隨著匯率變動、結構調整和出口退稅影響的擴大、歐債危機影響逐步顯現,下半年出口增速將顯著放緩。同時,由于基數效應影響,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出口增幅將會明顯回落,年底可能回落到個位數。
張永軍: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將對中國價格走勢產生影響,無論是中國的CPI(消費價格指數)、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還是統計局公布的生產資料固定價格指數,都和國際關聯度比較高,因此,受國際因素影響,我們下半年的價格上漲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會減輕。
宏觀調控面臨諸多“兩難”
問:我國目前宏觀調控的難點有哪些?
鄭新立: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出現了由回升向好向平穩較快增長的轉變,經濟運行完全符合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說明年初確定的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正確的。按照上半年發展趨勢,預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將會保持在10%左右,出現一個高增長、低通脹、高效益的良好態勢。
王軍:今年的經濟面臨著諸多“兩難”。我們總結了五個方面的“兩難”:一、保增長、調結構和防通脹之間的“兩難”。二、政府投資和重化工業主導的經濟恢復與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之間存在著“兩難”。三、房地產調控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兩難”。四、經濟刺激政策退出與避免經濟復蘇夭折之間的“兩難”。五、匯率政策調整與經濟結構調整間的“兩難”。
問:下半年宏觀調控應堅持何種原則?
王軍: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總基調是:取向不變,動態優化,靈活調整,防止疊加。所謂“取向不變”,是指在當前宏觀調控“兩難”問題主要轉向防范經濟超預期下行的情況下,下半年政策基調不應大幅轉向,應繼續堅持“適度寬松”,確保實現全年財政收支目標和貨幣信貸投放目標。
所謂“動態優化”,是指在國內外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加背景下,為預防經濟超預期過快下滑,宏觀經濟政策需要做出局部性的適度松動,而松動的力度和時點則需要根據經濟形勢而定。
所謂“靈活調整”,是指根據經濟增速回調狀況和通脹壓力,宏觀調控需把握分寸,有保有壓,適時調整政策力度,增強靈活性。
所謂“防止疊加”,是指針對各種已出臺政策,應該充分考慮其相互交叉的影響,防止負面作用擴大化,下半年應審慎出臺調控政策,防止多項政策疊加的負面影響。
采取措施擴大消費
問:你們對下半年的政策重點有哪些建議?
鄭新立:我建議在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在收入分配政策上:一是協調各地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要有一個中期計劃,分年度逐步到位,給企業消化工資上漲壓力以適當的時間,避免工資上漲幅度過急過高,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二是適當提高農產品收購保護價,以增加農民收入。今年小麥收購出現國有糧庫與民營糧食企業抬價搶購現象,與其這樣,不如適當提高國家最低收購價格,使糧農普遍得到好處。三是鼓勵上市國有企業對投資者分紅,以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增強股民對股市的信心。
去年以來我們對家電下鄉給予財政補貼,對擴大農村的消費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建議下半年我們把電動自行車也列入機電產品下鄉的補貼范圍。
在投資政策上,要重點增加有利于擴大消費的投資。要增加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土地供給,增加保障性住房新開工面積,確保各年已開工的保障性住房按時竣工,通過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抑制普通商品住宅價格過快上漲。通過住房建設結構的調整,逐步實現“住有其居”的目標,同時保持房地產業的持續發展和對整個經濟持久不衰的拉動力量。
王軍: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未來宏觀調控的核心。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要把擴大居民消費放在突出位置;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推進致力于結構調整的自主創新;把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點和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