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報記者:我有一個關于中歐貿易的問題。您剛才說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可能在隨后幾個月會有更加明顯的影響,請問對今年全年雙邊貿易的情況,商務部有怎樣的判斷?您5月份說商務部會密切關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并適時地完善貿易政策,商務部在這方面是否會有一些調整?
姚堅:剛才我已簡單介紹了歐洲債務危機對我國市場的影響,有人說3月份還增長了30%多,沒有看到什么明顯的影響,但是,從我們會同幾個重要進出口商會和企業反饋的信息來看,由于訂單需要一個周期,所以,5月份的出口還不能反映當期進出口的情況,我們會密切關注未來兩三個月我國對歐洲市場的出口情況。
歐洲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進出口貿易額占到20%左右,5月份累計增長了37%,對5月份當月總增長的貢獻占到了20%,也就是說,我們總增長的100%中有20%是歐盟實現的。由于基數比較大,所以歐洲是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市場。我們會密切關注未來兩三個月內歐洲市場的變化,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國家,像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英國等的市場變化,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傮w來看,當前的貿易政策是穩定的。
北京電視臺記者:我有一個關于農產品價格的問題。關于農產品價格的炒作問題,發改委曾多次表態,商務部在上月的例行發布會中也提到要對全國各個省市農產品價格進行一次調研,請您介紹一下從調研情況來看,農產品價格是否存在炒作現象?
姚堅:農產品價格在5月份出現了持續的回落,從我們統計的數據來看是連續5周回落的趨勢,但是從總體來看,今年的價格比去年同期還是有較大的增長。我們綜合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市場供求的影響,特別是天氣變化對于市場供求的影響。今年以來,多個省市出現了天氣氣候異常問題,造成了市場供應的延后,這是一個基礎的原因。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調查和分析表明,極個別的產品存在一些特殊資金的運作,但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供應的變化。隨著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隨著天氣趨于正常,市場的供應會比較充足;二是國家對生活必需品進行了重點調控,如糧食、蔬菜的基本品種,有些小品種的價格變化不會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我國政府一直致力于完善市場經濟秩序,在市場調節和政府干預的雙重作用下,相信農產品價格會逐步趨于穩定。
中國日報記者:隨著5月份超預期的出口數據的發布,現在市場上有一種猜測,超預期的外貿數據讓中國加快匯率改革,在G20前后匯率改革動作就會有一些,請問發言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第二,之前印度關于禁止中國電信產品進口,隨著印度總統訪華的結束,我不知道現在我們和印度相關部門就這個問題的談判有什么新的進展?第三,近一段時間隨著富士康和廣州本田加薪潮在中國南部地區開始蔓延,現在有一種擔憂,隨著中國基本工資的上升可能會影響我們國家對外吸引外資FDI的數據,請問發言人在這方面的看法?
姚堅:關于第一個問題,主要是如何看待我國出口形勢。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今年5月份出口48%的增長基本上是屬于恢復性的增長,相比2008年的水平,1-5月僅微增4%左右,外貿仍然處于恢復性的過程中。今年另外的一個基本情況就是中國整體的進口增速要快于出口兩倍。這個狀況是由國內外雙重因素共同決定的:國內因素是我國國內經濟實現了較快速的增長,國外因素則是我們的主要出口市場還在一個比較低迷的恢復期。這個大格局在今年不會改變,并且會導致今年的我國外貿總體呈現出順差大幅減少的狀況,為改善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奠定一個較好的基礎。從這樣一個意義上來說,匯率的走勢更多取決于經常項目的順、逆差在GDP中占據的比重,4%-5%應該是一個正常的合理區間,而今年可能還會比這個數值低。因此,今年基本的判斷是經濟政策總體穩定。
我們也注意到,美國有些人開始以我國外貿開始恢復為由,進一步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炒作。比較突出的是,有人提出要把人民幣匯率問題納入到當前對于銅版紙和鋁型材的反傾銷、反補貼的“雙反”調查中。把人民幣匯率納入到“雙反”調查,特別是納入到反補貼調查之中是缺乏事實依據和規則基礎的。WTO是管貿易政策的,而并不是管金融和匯率政策的。同時,補貼和反補貼措施的協定中對于“補貼”有明確的定義,最核心的問題是專向性,即專門針對某一個產業給予補貼。對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第一不是世貿組織的管轄范圍,第二它不符合補貼“專向性”的要求。所以在反補貼調查中把匯率問題納入進來,沒有事實的基礎,也沒有世貿規則的依據。
關于印度的電信設備問題。去年印度有關部門出臺了有關電信設備進口安全審查的政策,這影響到了中國企業,主要是華為和中興,大約50億美元的訂單,而這些訂單都是中印企業事先已經簽署的訂單。這項政策對于中國企業履行合同造成了重大的影響。據我們了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中國企業的產品通過上述所謂的“安全審查”,讓中國的這些企業蒙受了重大的損失,也使中印雙方的項目進展受到了影響。
我們首先希望印度方面尊重雙方企業已經簽署的合同,不要為企業依約履行合同設置障礙。其次,中國的產品遠銷世界各國,并且已經通過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的嚴格檢測,是充分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印度方面在沒有拿出任何證據證明中國產品不符合其安全需要的情況下,出臺了這樣一項政策阻止進口中國電信設備,對于中國產品是構成歧視的。因此,我們希望印度政府在實施政策的過程中,對中國企業和其他競爭企業,包括西方企業一視同仁,沒有歧視性的措施。特別地,我們需要指出,中國和印度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今年以來中國對印度進口增長了80%左右的增幅,印度有大量服務外包企業在中國運營,中國為印度企業在華的經營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中國的電信企業在印度的運營過程中雇傭了大量當地工程師,90%員工是當地員工。
最近我們看到印度方面有報道說該項政策有所調整,將允許該國運營商進口經國際安全審計公司認證的中國電信設備,以免運營商項目延誤。我們正在對此進行進一步的核實,并繼續保持和印度政府的積極交涉。我們希望印度方面能夠進一步開放市場,促進雙邊經貿合作的發展,也為印度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和保證。
關于富士康的問題,富士康事件通過國家勞動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協調,大部分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從總體來看,中國在勞動關系方面的法律法規是較為健全的。隨著中國市場化進程的深入和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程度的加深,國內的市場規則也在不斷的完善。相關問題在勞動法律法規框架下,應該會有一個妥善的解決機制。另一方面,中國是全球吸收外資的最主要的目的地。外國投資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就業水平的提高,同時我國吸收外資的結構也正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仡欉^去30年,我國工廠流水線的規模發生著質的變化,同時我國的用工環境和勞工待遇都有明顯的提高。
在過去的一段時期內,在中國運營的29萬家外資企業為中國提供了大約4500萬到5000萬的就業,對解決中國勞動就業問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吸收外資的過程中,對于每一個在外資企業工作的員工來說,就業崗位是第一位的,進而才有勞動工資的提高的問題。所以我想我國外企的企業內部待遇會隨著中國法治的不斷完善而又進一步提高,企業環境也會進一步改善,吸引就業能力會進一步提高,勞動工資水平也會進一步的改善。
至于對于現階段中國外資環境怎么看的問題,我想工資水平,或者說廉價的勞動力,不是現階段中國吸引外資的第一位優勢。中國對外資最重要的優勢在于:首先中國的政治環境穩定、經濟不斷高速發展,法治環境也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二是中國的市場規模龐大。據統計,在中國運營的大約29萬家外資企業生產的產品當中,63%左右是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只有37%用于出口。外資企業看中的是中國未來的市場潛力。三是中國產業配套能力很完善。我們從筆記本電腦上下游產業就可以看到,無論是電子產品、還是配套包裝產品,一系列相關的產業鏈是非常完善的。四是勞動力的優勢。勞動力優勢一方面體現為中國的人口素質正在普遍的提高,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龐大。我們每年有600多萬大學生畢業,還有大量的職業教育畢業生。另一方面,我國中西部有龐大勞動力市場,也能夠為企業提供充足勞動力和并在勞動力價格上的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所以,我想基于以上四個方面,政治環境的完善、可持續開發的市場潛力、內銷的比例不斷提高以及產業配套的完善,以及勞動力的潛力、受教育人口的不斷增加,都會為中國進一步吸收外資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