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總量無需過度擔憂
盡管土地出讓金下降可能導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償付風險加大,但多位專家對記者表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負債總量目前還在可控范圍內,無需過度擔憂。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地方政府負債在總量上沒有多大威脅,問題在于舉債的不規范性,比如部分區域舉債和還本付息能力不相稱,出現嚴重錯位。
“風險確實有,但都在可控的范疇內。從微觀層面上來看,相信地方政府在處理不良資產等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劉煜輝表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告訴記者,過分夸大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也不客觀。因為,商業銀行對于在這類平臺中占70%以上數量的縣級政府投融資平臺一直持謹慎態度。分析融資結構可以發現,財政償還能力較強的省市級投融資平臺的融資占有主要比重。另外,土地收入在地方政府收入中超過50%的城市實際上在中國屈指可數,絕大部分城市的財政收入結構是多元化的,對土地收入的依賴度相對有限。
巴曙松還認為,在中國推動城市化的進程中,地方政府通過各自的投融資平臺融資,有其內在的必然性。從一般意義看,地方政府之所以要設立融資平臺,主要是因為在中國分稅制的財稅體制下,地方政府的事權和財權不對等;同時,中國的轉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在中國城市化加快發展階段,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較大,而大部分地方政府可支配財力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資金需求,唯有尋求外部融資。更進一步說,目前地方政府缺乏合適的融資通道,是造成目前窘困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通過從城投企業借款來為中央投資項目及地方投資項目提供資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建議給地方政府發債權
央行行長周小川認為,如果把發行地方政府債和市政債看作是為地方政府融資“開前門”,把當前地方政府搞的融資平臺看作是“開后門”的話,“還是開前門好”。
所謂“開前門”,是指地方政府直接通過發行債券、市政債等方式籌資,而“走后門”和“跳窗戶”,是形容目前地方政府大量的地方投融資平臺、各類投資公司等形式,以及包括地方政府對各類貸款的變相擔保。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曾表示,在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方面,一要通過綜合分析地方的財力狀況、承受能力,加以規范和控制;二要對目前的融資平臺的融資狀況進一步清理、核實,區分不同情況,分別加以處理;三要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包括融資平臺規范管理,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地方財政的償債機制。
劉煜輝則建議,應該推動地方政府職能真正轉變,將地方政府債務數量化并公開預算計劃,增加其透明度,減少暗箱操作,將風險進行陽光消毒。他還建議,地方政府融資渠道需要增加。中央政府可以考慮讓地方政府發行政府債券,尤其是在稅收財政收入穩健的沿海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