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德國貿易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出口超過德國列世界第一之后,2月10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1月份數據進一步證實中國的進出口已呈走強之勢。當天與本報記者連線的多位外資銀行專家表示,去年的基數異常低以及今年春節在2月而去年在1月導致1月份工作日多于去年同期,是進出口大增的主要原因。
據悉,1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速從去年12月的17.7%加快至21%,低于此前彭博對經濟學家的預測中位值28%;進口則同比飆升85.5%,創1993年以來的最快增速。具體到各個市場,對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同比仍保持正增長,盡管對日本的出口略弱于對美國和對歐盟;對亞洲(日本除外)的出口表現最為搶眼,對臺灣地區出口同比增長85.5%,對香港地區增長33.9%,對韓國增長17.3%,對東盟增長52.8%,充分反映出亞洲經濟的強勁復蘇。從行業細分來看,主要是高附加值產品推動了出口增長,如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
在分析進出口同比大增的原因時,幾位專家都提到了基數和春節這兩個臨時性因素。事實上,因金融危機導致全球需求急劇萎縮,且中國企業在局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選擇了動用庫存而不是進口來進行生產,2009年1月份中國的進口額創下2005年6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另外,記者也注意到,日前公布的1月份中國官方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也表明未來數月出口將持續增長。據悉,PMI中的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標已從去年12月的52.6增至53.2。
據悉,目前美國和歐洲的零售商已經開始補充庫存,市場預計美國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長中超過一半是來自于補充庫存的貢獻。盡管市場對于希臘、葡萄牙、意大利及西班牙的經濟問題可能影響中國出口的復蘇還存有一些擔憂,但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證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提醒,這些國家僅占2009年中國出口需求的3.3%,不用過分擔心。當然,由于全球消費復蘇、西歐主權信用風險不斷上升及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中國出口的全面復蘇仍需要一些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出口和進口月環比分別下降5.5%和0.9%(數據經季節調整,未經年度調整),而2009年12月的數字分別為增長5%和8.7%。此前,高盛經濟學家宋宇準確地預測到了這一變化,認為應正確看待進出口環比數據的回落,應將其放在12月份出口經季節調整后折年月環比增速高達300%的背景下來看待。
數據還顯示,1月份進口增速遠高于出口導致貿易順差由去年同期的391億美元縮減至142億美元。幾位專家均預計今年內進口增速將繼續大大快于出口,導致貿易順差進一步縮減。瑞銀證券中國經濟研究主管汪濤甚至認為有可能在2月份出現外貿逆差。不過,隨著進口增速沖高后逐步回落,汪濤預計2010年的外貿順差規模將在1500億美元至2000億美元。
談到最新貿易數據對宏觀政策的影響時,巴克萊資本經濟學家常健認為,低于預期的出口和貿易順差數據不會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周期產生實質性影響,因為外匯政策通常不受經濟狀況影響,且1月份數據的可比性也因為去年、今年春節的時間點不同而受到影響。不過,他和汪濤都表示,國內環境將越來越有助于人民幣在2010年適量升值。而瑞士信貸經濟學家陶冬對此卻不以為然。他2月9日表示,決策者可以選擇通過提高工資而不是人民幣升值來縮減貿易順差。勞動力成本上升在降低中國出口競爭力的同時,會提高國內的消費能力并推動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據了解,作為中國出口大省的江蘇省,上周已經將最低工資上調了13%至960元以吸引農民工。
幾位專家都堅持認為,政府將繼續嚴格控制信貸擴張以避免貸款和投資增長失控,并保證貨幣政策適度寬松以支持9%以上的GDP增速。汪濤預計,人民銀行將從第二季度開始加息,并在年內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記者袁蓉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