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罕見談及收入差距
統計局的發布會上另一大看點則是罕見地談及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問題。
馬建堂在回答“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問題時表示,2009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是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8%,確實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農村稍快一些,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確確實實在繼續擴大。
在談到如何較快扭轉這個趨勢,馬建堂表示,最主要的是要加大我們的工作力度,更好地、更快地提高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在農村居民的人均現金收入里,外出打工收入占了40%,售賣農產品等家庭純經營的數據占的比重是49%,打工收入和售賣農產品為主的經營收入占到農民收入的89%,要想比較快的提高農村居民的現金收入,應該是在盡快提高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上做文章,要提高工資性收入就是打工的收入水平問題,提高打工的工資。
此外,馬建堂還說,這兩年國家統計局加大了對勞動工資的統計制度改革,去年的年報正式建立了城鎮私營單位工作抽樣調查制度。根據統計局上報、匯總和發布的時間規定,2009年全年的,包括新老口徑的工資數據將在4月底完成,并且向大家公布這個數據,包括分地區、分行業的數據。
對此,丁一凡認為,收入差距變大主要原因是資本收入差距變大,超過勞動收入,勞動收入太小了,在GDP分配里占的比例不夠大。這一點無論從橫向的跟國際上相比,還是縱向的與跟歷史相比,我們都太低。
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日前在參加一個論壇時表示,由于增加老百姓工資性收入短期內較難實現,因此,在制度建設上要做到幾個方面。他提出的一個觀點就是“建立隨著CPI增長而調整工資的制度”。他的這一說法再次引起了眾人的關注。
“工資與CPI聯動,這樣就能夠保證消費者的實際收入不下降。”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宋頌興分析稱,“但考慮到中國的實際國情,實行聯動的難度還很大。在中國實行的難度主要有兩個矛盾:一個是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一個是勞動收入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斷下降。而這兩點才是相關部門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不能僅僅局限于通過工資與CPI聯動來解決相關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