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溫家寶在中南海紫光閣接受新華社專訪。
新的一年快到了,我希望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要堅持。勝非為難,持之為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還要繼續保持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更加兢兢業業地工作,努力奮斗。中國的明天大有希望。——溫家寶
記者:一段時期以來,出現了刺激經濟政策是否應該退出的討論。我們明年還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總理,這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溫家寶:這是一個很重大而且很嚴肅的問題。我們在對待經濟復蘇和經濟持久發展這個問題上持十分審慎的態度。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經濟企穩向好并不等于經濟根本好轉”。過早地把我們刺激經濟的政策退出的話,就可能造成前功盡棄,甚至使形勢發生逆轉。
當然,我們也必須根據形勢發展的變化,來調整我們的政策和方針。就比如投資來講,我們今年的投資已經注意向民生傾斜、向環保和技術創新傾斜。所以,明年的投資力度不減,但其內涵也要發生變化,就是要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更加重視技術創新,更加重視節能減排。
記者:我國經濟的發展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想請問總理的是,這個時期會持續多長時間?再一個就是經過這個時期之后,中國經濟會迎來一個什么樣的新的面貌?
溫家寶:其實如果把企穩回升和根本好轉,以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劃一條什么界線的話是很難的。我覺得我們現在就是要做好當前的事,同時又要籌劃未來的事。
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規劃,我們要結合制定“十二五”規劃,總結前一階段應對金融危機我們的各項工作,并且為未來的發展明確方向、制定政策。
【氣候大會】
不走富國老路但必須爭權利
“我們絕不會再走發達國家工業化的老路,就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但是,我們必須為中國的發展爭得應有的權利。”
記者:您剛剛出席的哥本哈根應對氣候變化大會,這次會議可以說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據我所知,近60個小時里您只休息了幾個小時,現在會議結束了,一些國家對于哥本哈根會議的成果有著不同的解讀。我想請問總理的是,我們怎么樣看待?另外中國在這次會議上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溫家寶:會議結束,余波未了(笑)。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我們是第一個制定出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國家。同時,在沒有任何國際援助的情況下,我們自主提出了,就是到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40%-45%的目標,這體現了中國高度負責任的態度。
我們絕不會再走發達國家工業化的老路,就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但是,我們必須為中國的發展爭得應有的權利。
中國這次參加哥本哈根會議是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我們可以說我們盡心、盡力了,而且盡到責任了。我們一直希望能夠達成一個有約束力的協議,但是直到我17號參加會議的時候,還沒有一片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大量的斡旋,積極地推進,使哥本哈根會議總是向前邁進了一步。
我覺得世界各國都應該肯定會議的成果,并且向前看,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凝聚共識,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政府一定會繼續堅持這個方針。
【農民工】
讓農民工和城里人享平等待遇
“我幫助她(熊德明)討薪,實際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我更注重研究的是制度的問題,現在看來我們已經開始促進研究涉及農民工的深層次的問題了。”
記者:我帶來了比較集中的兩個問題,其中一個就是關于農民工的,是一個農民工朋友提出來的。最近他們非常關注放寬戶口限制和養老保險跨省就業能不能一起轉移的這樣一個政策。最近國務院確實就這個政策已經很明確地作出了規定。他們想知道在這方面,有沒有具體的安排?
溫家寶:從今年開始,我們在農村試行農民的養老保險試點。今年的試點規模大約是10%,但是實際上已經超過這個數字。這項工作實際上是把公共的財政資源向農村傾斜。大家知道,這些年來,農民為我們國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甚至作出了許多犧牲。如果說你現在看工人的組成,大部分是農村來的。我們連續6年糧食取得豐收,是農民的貢獻。我們完全減免了農村的各項稅務負擔,結束了幾千年農民種田上稅的歷史,減輕農民負擔大約1200多億。
與此同時,我們實行對農民種糧的各種補貼,幾項最主要的補貼,合計每年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也是1200億。就是說農民從過去要繳納稅費1200億,到現在國家給他們補貼1200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計算,而是質的變化。
提起農民工,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情。五年前,我曾經為一位叫熊德明的農民工討過工錢,前幾天她給我來了一封信,她說她養了200多頭豬,她希望人們都能吃上放心肉。我幫助她討薪這件事,實際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我更注重研究的是制度的問題,現在看來我們已經開始促進研究涉及農民工的深層次的問題了。
最近中央做出了兩個決定。一個是穩妥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這是我們國家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需要。這項改革的具體辦法還正在研究,但我可以把思路告訴大家。
首先,我們要解決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沒有戶籍的人們,讓他們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樣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樣的權利和待遇。第二,由于我們國家人多地少,在大城市我們還要考慮大城市的承載能力,而首要的是要引導農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鎮安家落戶。
【民間投資】
擴大準入助民間投資破“門”
“一個國家民間資本蓬勃發展是整個經濟發展的一個象征,是有活力的表現,也是自信的表現。”
記者:關于鼓勵民間投資的問題,總理肯定聽到過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兩道門”的說法,現在民間投資進入一些領域,遇到兩個門,一個是“玻璃門”,看著可以進去,真的想進去的時候,頭上會撞個大包;還有一個就是“彈簧門”,剛剛把腳擠進去之后稍稍不小心就被彈出來了。我們怎么樣拆除這兩道門,鼓勵民間投資呢?
溫家寶:民間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經濟復蘇的情況,所以民間投資從政策上,我們一定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民營經濟靈活而且大多在服務領域,可以解決就業問題。現在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市場樹立起信心,使投資者樹立起信心,來擴大民間投資的領域。
第二,就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就是你方才講的“玻璃門”和“彈簧門”的問題。我以為最為重要的就是擴大準入,簡單說來,凡是政府政策沒有規定不可以進入的,都應該讓民間資本進入。一個國家民間資本蓬勃發展是整個經濟發展的一個象征,是有活力的表現,也是自信的表現。第三,我們要在稅收、貸款以及其他方面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我相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的民間投資,特別是中小企業會蓬勃發展起來。其實你可以看到,現在所謂的民間資本所投資的領域已經非常廣了,很多是創業型的,包括我們大學生、農民工以及從國外回國的海外學子,我對這點是抱有信心的。
【產能過剩】
中央所投資金未建工業項目
“4萬億投資,中央新增投資1.18萬億,在今年只完成了一半,大約5900億。”
記者:產能過剩是一個歷史上反復出現的老問題。現在有人說,現在的產能過剩和4萬億投資有關系,想請總理講一講,到底這個問題怎么看?再有,我們有沒有什么新的辦法去解決這個老的問題?
溫家寶:解決產能過剩最為重要的就是要采取經濟的手段、環境保護的手段、法律的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來淘汰落后的產能,限制過剩產能的發展。淘汰落后產能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從全球經濟的視野來加以把握。
有人說產能過剩同4萬億投資有關,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就有這樣的議論。我是這樣看待的,4萬億投資,中央新增投資1.18萬億,在今年只完成了一半,大約5900億。這5900億當中,我們大部分都放在了安居工程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就是路、水、電、氣。還有環境保護和技術改造。還有一部分是安排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像京滬高速鐵路,以及重要高速公路的聯網,這些將會在經濟發展的長期過程中起作用。我可以保證地說,中央投入的資金沒有上一個工業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