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綱要初步形成
煙臺市岸線資源豐富,濱海地帶聚集了眾多港口、園區和大型企業,是藍色經濟區建設的主陣地。煙臺將以中心城市六區,蓬萊、龍口、招遠、萊州四市威烏高速兩側濱海地帶,海陽、萊陽兩市青威高速至濱海地帶為依托,打造藍色經濟隆起帶。
煙臺港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建設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引擎。據港口負責人介紹,建設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部署,為煙臺港跨越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作為煙臺港重點工程之一的西港區建設工程,今年獲得了15億元的建設資金,成為開工以來投入資金最多的一年。
目前,煙臺港正努力爭取擠進油品、礦石、集裝箱、煤炭四大貨類區域戰略層面,已與寶鋼集團、中海集團、國投交通公司締結戰略重組合作伙伴,全力打造港口核心競爭力。今后3年,煙臺港集團將由億噸大港向一流強港邁進。
創建國家級創新企業提高科技含量
煙臺地處北緯37度至38度間優良海洋生物產區,可以為海洋生物高技術開發利用提供優質原料。下一步重點提升海洋生物育種優勢,突破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生物制品開發,打造國家級海洋生物產業基地。
記者從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承擔的“海洋低值水產品蛋白質高效利用技術轉化與示范”項目入圍2009年度國家農業科技轉化項目。本項目是以煙臺市資源優勢的海水魚加工副產物和遠洋漁業資源秘魯魷魚為原料,開發低值蛋白質資源的高效利用技術。
實施海洋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有利于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海洋創新型企業,到2015年,煙臺將創建20家省級和10家國家級創新型龍頭企業。
煙臺是山東唯一跨黃、渤兩海的城市,海域面積接近陸地面積的兩倍,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對于煙臺來說,是搶占區域競爭制高點的重大機遇。10月初,煙臺初步形成了藍色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綱要,要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舉全市之力打好這場藍色經濟之戰。
科學開發三灣三島陸地向海洋延伸
海灣海島是藍色經濟由陸地向海洋跨越的前沿。煙臺市沿海分布著太平灣、龍口灣等七處面積較大的自然海灣,島岸線占全省的44.2%,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島嶼72個,是發展藍色經濟的寶貴財富和開發亮點。
為此,煙臺市提出科學開發三灣三島,其中丁字灣投資1500億元左右,建設集旅游、度假、高科技工業園區等于一體的濱海生態旅游基地。太平灣是萊州灣的一部分,是我國最大的日曬鹽基地。 龍口灣岸線長24.5公里,建港條件優良,規劃發展港口物流、海洋裝備制造和能源化工產業。
構建343藍色產業體系發展新興產業
產業是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核心和基礎,煙臺市確立了構建“343藍色產業體系”,壯大三大戰略優勢產業,優化提升四大骨干支柱產業,突破發展三大新興高端產業的藍色產業發展重點。
據介紹,煙臺在特種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方面具有領先優勢。海洋平臺訂單占全球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25%,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能夠生產在4000米海域鉆探的世界最新先進海洋鉆探瓶體。
目前,共有來福士海洋工程、中柏京魯船業、巨濤海洋重工等16個船舶制造企業在煙臺設廠。船舶制造業正成為煙臺臨港產業新的增長點。今年煙臺市海洋裝備制造業在建項目10個,總投資70多億元。到2015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能力達到45萬噸、船舶制造能力達到550萬載重噸,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程裝備和特種船舶制造基地。
加快能源開發建設現代能源保障體系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后盾,煙臺是全省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約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下一步,煙臺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啟動長島海上百萬千瓦風電場示范項目,帶動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到2015年,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萬千瓦。
能源設施方面,煙臺將以電力建設為中心,構筑安全、經濟、環保的電力保障體系,到2015年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880萬千瓦。同時穩步推進能源儲備工程,加快能源輸送管道建設,建設千萬噸級石油戰略儲備基地和大型煤炭中轉基地。到2020年,建成供應能力強、結構優、效率高的現代能源保障體系。(鞠平 任昌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