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區域布局及分區增產任務
根據農業區劃特點、生產技術條件和增產技術潛力等因素,將全國糧食生產區劃分為核心區、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后備區和其他地區四類地區。按照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點品種、注重調出能力、兼顧區域平衡的原則,確定分區、分品種增產任務。
(一)區域功能定位。
1.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提高商品糧調出能力。綜合考慮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商品量、集中連片和水資源等因素,從13個糧食主產省(區)選出680個縣(市、區、場)作為糧食生產核心區,通過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進農業耕作方式,全面提升耕地質量,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優良品種選育及推廣應用,完善糧食倉儲運輸設施,鞏固并提升在國家商品糧源中的核心地位。
2.加強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建設,提高區域自給能力。從晉、浙、閩、粵、桂、渝、貴、云、陜、甘、寧等 11個非糧食主產省(區、市)選出120個糧食生產大縣(市、區)。重點加強農田水利、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地力培肥和水土保持,增強防災減災能力;健全科技支撐與服務體系,提高糧食生產科技到位率,加快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推進農業機械化應用,充分挖掘糧食單產潛力,增強區域糧食供給能力。
3.適度開發糧食生產后備資源,加強國家糧食戰略儲備。對吉林省西部等地區部分宜農荒地,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優先安排骨干水利工程建設,根據國內糧食供求狀況,適時、適度進行后備土地資源開發。
4.輻射帶動全國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其他地區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輻射,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改善糧食生產條件,加快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二)各區基本情況。
1.核心區。
核心區共計680個縣(市、區、場),分布在東北、黃淮海和長江流域。
——東北區。該區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優質粳稻和大豆產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四省區的209個縣(市、區、場),占核心區縣數的31%。耕地面積約3.4億畝,占全國的18.5%;糧食播種面積約2.6億畝,總產量約870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的16.4%和17.6%。
——黃淮海區。該區是我國小麥、玉米和稻谷優勢產區,包括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的300個縣(市、區),占核心區縣數的44%。耕地面積約3.2億畝,占全國的17.7%。糧食播種面積約3.7億畝,總產量約1432.5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的23.2%和28.9%。
——長江流域。該區是我國稻谷集中產區,包括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四省的171個縣(市、區),占核心區縣數的25%。耕地面積約1.2億畝,占全國的6.6%。糧食播種面積約1.8億畝,總產量約714.5億公斤,占全國的11.7%和14.4%。
2.非主產區產糧大縣。
11個非主產省(區、市)中的120個產糧縣(市、區)分布在華東及華南地區、西南地區、山西及西北地區。
——華東及華南地區。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省(區)的42個縣(市、區),占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總數的35%。
——西南地區。包括重慶、貴州、云南三省(市)的38個縣(市、區),占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總數的32%。
——山西及西北地區。包括山西、陜西、甘肅、寧夏四省(區)的40縣(市、區),占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總數的33%。
3.后備區。
——吉林西部等適宜地區。
4.其他地區。
其他地區為上述地區以外的產糧縣(市、區)。耕地面積近10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約6.9億畝,糧食產量1659.5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的53%、43.6%和33.5%。
(三)分區增產任務。
1.產能分配原則。
依據各區生產特點、播種面積及增產潛力,重點向糧食主產區傾斜,向主產區中的核心區傾斜,同時,兼顧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帶動全國糧食生產水平提高。
2.分區增產任務及途徑。
根據產能分配原則,全國共新增糧食生產能力500億公斤。其中,核心區新增糧食產能371億公斤,占新增產能的74.2%;非主產區產糧大縣新增產能22.5億公斤,占新增產能的4.5%;后備區新增產能22.5億公斤,占新增產能的4.5%;其他地區新增產能84億公斤,占新增產能的16.8%。
(1)核心區。
——東北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150.5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30.1%。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一是東澇西旱,蓄引提工程明顯不足,農田灌排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局部地區開墾面積較大,水稻產區地下水灌溉比例高,濕地退化萎縮。二是大部分地區耕作方式粗放,玉米種植密度不足,水稻育秧方式落后。三是土壤板結,犁底層淺,耕地質量下降。
主要增產途徑:一是適度新建水源工程,增加灌溉供水,擴大灌溉面積,加快防洪排澇體系建設,加大現有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力度,完善灌溉設施,提高灌溉保證率和排澇標準。二是大面積推廣耐密型玉米和水稻大棚育秧,合理密植。三是推廣大型農業機械,促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實施土壤深松深翻、秸稈還田,增強保水保墑能力等。
——黃淮海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建設任務164.5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32.9%。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一是地表水開發潛力小,地下水超采嚴重,供水明顯不足,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灌溉面積萎縮現象較為普遍,旱澇災害在年度內頻繁出現。二是作物套種面積大,品種熟期不配套,影響秋糧單產水平。
主要增產途徑:一是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加強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效益。加快淮北平原、里下河地區等澇區的排澇建設,提高農田防洪除澇標準。二是推廣耐密和適合套種、機收的品種,增加秋糧種植密度;在條件適宜地區,推廣耐旱品種及玉米晚收、小麥晚播種植模式。
——長江流域。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56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11.2%。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一是部分地區排澇設施不足,排澇標準偏低,漬害病蟲害較重,四川盆地、湘南地區工程性缺水嚴重。二是水稻育秧環節薄弱,種植密度偏低,雙改單趨勢明顯。三是農業機械化水平低。
主要增產途徑:一是加大低洼澇區和環湖地區排澇體系建設,進行灌區續建配套,提高灌溉保證率。二是推廣工廠化育秧及拋秧技術,擴大機插秧、機收等農機作業面積,提升秧苗質量,提高適用農業技術到位率。三是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增加復種指數。
(2)非主產區120個產糧大縣。
——華東及華南地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6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1.2%。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耕地減少較快,糧食播種面積減少。主要增產途徑:保護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和復墾,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西南地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5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1%。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坡耕地多、抗旱灌排水源不足,水土流失嚴重;坪壩地區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主要增產途徑:改善坪壩地區農田水利工程,加強塘壩、窖(池)等小型蓄水、提水工程建設,增加灌溉面積,保證糧食生產用水需要。加強坡耕地改造,建設標準糧田。重點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控。
——山西及西北地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11.5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2.3%。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水資源短缺。主要增產途徑: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加強雨水集蓄利用和淤地壩等建設。加快耐旱糧食品種培育和推廣,普及地膜覆蓋、注水播種抗旱保苗等農業節水技術。
(3)后備區。
到2020年,該區承擔新增22.5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任務,占全國新增產能的4.5%。后備區產能根據全國糧食供求狀況適時、適度開發,在有條件地方先行試點示范,總結經驗,并按照生態優先、以水定地、水土匹配、以需定產的原則確定土地開發規模和進度。開發的主要措施是進行荒山、荒灘土地整理,開發灌溉水源,擴大灌區面積,逐步培肥地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
(4)其他地區。
到2020年,該區承擔84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任務,占全國新增產能的16.8%。除少數縣生產條件相對較好外,該區大部分地區處于高原、丘陵、山區、草原和荒漠邊緣地帶,水土資源不匹配,耕地質量不高。主要增產措施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適度開發水資源,推廣優良品種和高產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