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國糧食供需面臨的形勢
未來12年,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國糧食需求將繼續呈剛性增長,產需缺口不斷擴大,糧食品種和區域結構性矛盾加劇,供求平衡難度加大,國際市場糧源緊張,市場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彌補國內糧食缺口的空間有限,我國必須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資源、環境等不利因素增多,但是通過加大投入,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挖掘糧食單產潛力,增加糧食產量是可以實現的。
(一)糧食需求剛性增長。
《綱要》預測,2010年和2020年全國糧食需求量將分別達到5250億公斤和5725億公斤。從用途看,口糧消費略有減少,飼料和工業用糧增加,種子用糧基本穩定。
(二)糧食產需缺口擴大。
雖然當前我國糧食總量能保證基本自給,但全國糧食人均占有量僅為380公斤,與《綱要》提出的2010年不低于389公斤、2020年不低于395公斤的目標相比仍有差距。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產品的增加和食品工業快速發展,糧食產需缺口還將擴大。
按照《綱要》提出的國內糧食自給率95%,其中谷物自給率100%的目標測算,2010年,現有糧食產能基本滿足需求。但2020年,糧食產能存在缺口,品種間產能差距加大。
(三)利用國際市場調劑的空間有限。
從全球范圍看,利用國際市場彌補國內糧食產需缺口不僅成本高、風險大,而且空間小。
一是國際市場糧源有限。我國既是糧食生產大國,又是糧食消費大國,國際市場的谷物貿易量僅為我國糧食消費量的一半左右,可供我國進口的糧食資源十分有限。
二是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加劇。由于前兩年生物質燃料發展拉動了糧食需求,世界谷物庫存下降到25年來最低水平,加上國際游資炒作農產品期貨,世界糧食價格上漲40%。近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原油價格大幅下滑,生物質燃料需求減少,糧食價格下降。但從中長期看,國際金融、能源市場對糧食市場的牽動作用逐漸加大,引發糧食市場波動的因素日益復雜,利用國際市場彌補國內產需缺口仍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四)糧食增產制約因素增多。
目前及今后一個階段,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制約因素與改革開放前有很大不同,突出表現在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業勞動力大量轉移,從事糧食生產的勞動力素質下降,氣候不確定性增加,生態環境惡化等,對糧食生產十分不利。
一是水土資源約束加大。我國水資源總量約280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常年人均水資源量約2200立方米,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年內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春耕和秋冬種期間用水矛盾突出;水土資源匹配不佳,淮河以北地區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2/3,水資源量不足全國的1/5。人均耕地少是我國基本國情,從長遠看,人增地減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全國耕地面積從1996年的19.5億畝降至2007年18.26億畝,年均減少1100萬畝,目前人均耕地面積1.38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耕地仍將繼續減少。
二是種糧比較效益長期偏低。隨著農資價格上漲、人工費用增加,今后糧食生產成本呈逐步上升的趨勢,而糧食價格漲幅低于成本增幅,種糧比較效益長期偏低,不利于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一些地區已出現糧食生產口糧化、兼業化勢頭,影響未來糧食增產潛力發揮。
三是農業勞動力素質下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留守的勞動力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相對偏弱,勞動技能提高難度大,影響糧食新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制約糧食科技水平的提升。
四是氣候不確定性增加。我國是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年際年內變化大,加上近年來溫室效應,氣候變暖,導致極端性天氣增加。據中國氣象局預測,我國未來氣候條件不容樂觀,與2000年相比,2020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將升高0.5-0.7℃,降水的不確定性較大,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銳。同時,極端性天氣引發氣候事件增多,糧食生產將面臨大旱、大澇、大冷、大暖的氣候影響,旱澇災害發生的概率增加,由此帶來的農業病蟲害影響將加大。
五是生態環境約束大。當前,北方部分地區地下水嚴重超采、農田掠奪性經營以及化肥、農膜等長期大量使用,導致耕地質量下降,土壤沙化退化,水土流失嚴重,面源污染加重,水環境惡化,城市周邊、部分交通主干道以及江河沿岸耕地的重金屬與有機污染物嚴重超標,嚴重影響著糧食質量和效益。
此外,我國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中低產田比重高,抗災能力弱。現有耕地中,中低產田約占2/3,糧食單產不穩定,年際間波動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所占比例不足47%,灌排設施老化失修、工程不配套、水資源利用率不高,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未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
(五)未來糧食增產仍有潛力。
盡管當前糧食生產面臨著一些不利因素,但從長遠看,未來我國糧食增產仍有潛力。我國現有糧食單產水平與發達國家有不小差距,稻谷、小麥、玉米平均單產約425公斤、300公斤和350公斤,分別是單產排在前10位國家平均水平的71%、60%和67%。國內同一種植區內的同一作物,省際間單產差距也較大,有的相差50公斤以上。從我國歷年糧食單產情況看,1949-1978年糧食單產年均增長3.2%,1979-2007年單產年均增長1.9%,未來12年,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新增糧食500億公斤,糧食單產年均僅需增長0.9%。因此,通過加大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科技支撐能力,實現糧食增產目標是可能的。
一是糧食生產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放在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地方各級政府認真落實中央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和保護力度。2004年以來,國家取消了農業稅,實行了“四補貼”以及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建立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托市收儲以及支持糧食生產的補貼制度等。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將繼續擴大對糧食生產的補貼規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水平,進一步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二是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根據中國工程院對典型地區調查數據,有灌溉條件地區的小麥單產是旱地單產的1.67-1.89倍,有灌溉條件的玉米單產是旱地單產的1.47-1.53倍,而且產量相對穩定。通過配套完善灌排條件,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強糧食生產抗災能力,增加單產水平15-20%。
三是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步伐加快。我國農業科技到位率仍然較低,常規作物自留種比例較高,高產品種沒有得到普遍應用,主栽品種多亂雜,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不到位,現有品種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根據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經驗,通過使用優良品種、組裝配套集成農藝和農機技術,每畝可提高產量50-75公斤。
四是糧食產前產后保障水平提高。目前我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仍然偏低,糧食烘干、倉儲、運輸能力不匹配。通過提高農機質量,增加機型,推進社會化服務,提高糧食生產效率;通過進一步加強糧食烘干、倉儲、運輸等設施建設,提升糧食收儲和調運能力,夯實糧食產前產后保障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