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部各省區市政府作用競爭力動態評價與分析
對于分析,我們依然采取與靜態分析相同的方法;在數據選擇上,我們采取各個靜態指標數據的三年平均增長率進行計算。具體方法為:三年平均增長率=3第N年數值/第N-3年數值-1動態測評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與靜態結果相比,動態結果的波動性更大。但是總體而言,四川、重慶、貴州、廣西、青海呈上升趨勢,云南、陜西、新疆、內蒙古呈下降趨勢,青海、寧夏相對較為平穩。
1.四川、重慶、貴州、廣西、青海排名呈上升趨勢
四川、重慶動態排名的迅速上升得益于基礎設施能力和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但重慶市政府財政能力提高速度較慢,尤其是公務員人均GDP這個反映政府績效水平的指標提升較慢;青海得益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和政府財政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原有基礎較差,靜態排名不高;廣西得益于在社會公平度這個二級指標上排名的提升,特別是城鄉收入差距縮小較快,反映了廣西近年來“科技扶貧”和“生態扶貧”的成果。在這一點上與廣西相同的還有四川。在大部分二級指標上,貴州動態排名都波動不大,穩步上升;但社會保障水平和社會公平度的排名提升較快,反映了貴州近年來社會保障的推行速度和建設和諧社會的水平。
2.陜西、內蒙古、新疆排名呈下降趨勢
從我們的測評結果來看,從2007年起內蒙古放慢了經濟增長的勢頭,表現為基礎設施水平、社會保障水平等二級指標的動態排名急速下滑,分別由2002年和2006年的第一位下滑到2007年的第十一位、第二位下滑到第五位,這部分地反映了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宏觀調控結果。與2002年相比,新疆則在社會保障水平和社會公平度上的排名下滑較快,分別由第三位和第三位下滑到第一位。結合靜態分析結果,這反映了新疆已基本完成了社會保險的普及任務,以及扶貧開發取得的成就;同樣與2002年相比,陜西省放慢了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動態排名從第四位下滑到第九位;社會保障水平動態排名從第三位下滑到第九位,結合靜態結果,說明陜西省的社會保險普及率較高;政府財政能力動態排名有所提高,從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尤其是行政支出費用占財政支出比重的減小幅度較快、公務員人均GDP提高速度較快,反映了陜西省政府績效水平的提高。
3.寧夏、甘肅、云南相對較為平穩
九年中,寧夏政府作用競爭力動態排名一直處于中上游,甘肅處于中下游水平,云南則處于下游。具體在每個二級指標的動態排名上,寧夏基礎設施動態排名上升,說明其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加快;政府財政能力動態排名在大多數年份位居前列,尤其是基本建設費用占財政支出比例的增速一直位居西部前列;但是,社會保障水平提高較慢,城鄉收入差距拉動的速度快,影響了整體排名。甘肅和云南的共同之處在于幾乎在每個二級指標上的動態排名都處于中下游水平,整體排名較低。
四、結論和趨勢預測
結合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來看,整體而言,西南地區政府作用力優于西北地區,且發展速度快于西北地區。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地區政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有力地推動了地區經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水平大為提高,多個省份基本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電話”;各省區市積極開展政府機構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極大地提高了政府自身建設水平;基本建立了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了城鎮低保“應保盡保”,同時正在大力推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農村合作醫療,以保證經濟的和諧健康發展。然而,西部地區作為貧困人口集中的地區,不僅貧困面廣、貧困率高、貧困程度深,而且存在著大量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扶貧開發的任務仍然艱巨。(摘自《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