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耳目”刺探信息,制造“斷供”緊張氛圍
曹開虎
7月9日,澳大利亞力拓公司駐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胡士泰、辦事處人員劉才魁等四人,已被中國國家安全機關“帶走”了4天。
上海市國家安全局昨天稱,2009年以來,在中外進出口鐵礦石談判期間,胡士泰等人采取不正當手段,通過拉攏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刺探竊取了中國國家秘密,對中國國家經濟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害。
自從中國鋼鐵業開始參與到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以來,談判從未被國內評價為成功。每一年談判的結果公布,都引來陣陣質疑。
“原來是中國鋼鐵企業出了內鬼,提供情報給競爭對手。”昨天山東張店鋼鐵廠一位內部人士這樣對CBN記者發出感慨。
這并不是力拓瓦解中國參加鐵礦石談判根基的唯一路徑,了解力拓在中國運作路徑的人士向CBN記者介紹,除了通過中國鋼廠竊取中國國家秘密外,力拓在中國的“耳目”非常之多。
“耳目”遍布
三大礦山公司中國區一位主管曾與CBN記者共進晚餐時透露,他們經常派遣一些員工到全國各地的鋼廠進行調查,了解鋼廠的生產需求情況。
“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通過種種途徑,對中國鋼廠的需求情況可以說是非常了解。”一位鋼鐵行業分析師告訴CBN記者。
從2003年起,力拓瓦解中國鋼鐵企業談判的基礎就逐漸建立起來。這一年,寶鋼集團開始參與到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中國因素就開始令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欣喜。他們知道中國是個潛在的巨大市場。
然而,一個不幸的消息是,中國作為全球鐵礦石巨大的買家,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沒有任何話語權。從2004年至2007年,鐵礦石長協價分別上漲了18.6%、71.5%、19%和9.5%。同期中國鋼鐵產量也接連增長24.51%、30.94%、23.84%和15.17%。2008年開始,鐵礦石談判規則被“兩拓”破壞,“兩拓”通過“談判”從鋼鐵企業那里“要挾”到了比淡水河谷更高的漲幅。
而自從1981年鐵礦石談判機制形成以來的28年時間里,2002年以前的時間都是平靜的,一年一度的談判價格都沒有大的波動。自從中國加入這個游戲規則,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就琢磨如何從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獲得更高的價格。
根據鐵礦石談判規則,談判格局是三對三,即供方——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對需方——寶鋼集團、新日鐵和歐洲鋼廠,決定下一財政年度鐵礦石價格(離岸價格),只要其中任何一家礦山與鋼廠達成鐵礦石買賣合同,談判即宣告結束,其他各家談判均要接受此結果。
由于中國鋼鐵企業過于分散,寶鋼集團每年參加談判,都會有一些鋼鐵企業私下與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進行接觸。
200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全球鋼鐵業對鐵礦石需求格局的改變,影響到了力拓公司的戰略。因為中國企業分散,力拓找到了瓦解中國這個看似龐大的陣營的突破口。
據CBN記者了解,除了通過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和公司派遣內部人員前往全部各地鋼廠調研外,力拓還從全國各大鋼廠和政府部門高薪“挖”來政府公關人員、中國鋼鐵專家、中國礦業(0.42,0.00,1.21%)專家等“人才”。
記者了解到,此前曾供職于五礦集團、萊鋼集團等公司一些人員目前就職于三大礦山公司之中,這些人對中國鋼鐵企業非常了解,且與相關鋼鐵公司和政府部門人員非常熟稔。
斷供和輿論推波助瀾
擁有一群對中國鋼鐵企業非常熟稔的“耳目”顯然不夠,力拓還需要借助其他手段進行“推波助瀾”。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在此前協會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鐵礦石談判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談判的不僅僅是供需關系。
長期關注力拓以及鐵礦石談判的一位分析師告訴CBN記者,力拓借助輿論壓力,通過斷供等途徑在中國鋼鐵市場上制造緊張氛圍。
從2006年開始,記者頻繁在外媒上看到關于澳大利亞礦山被洪水沖擊、港口受到影響、礦山被迫減產等消息。如2009年2月17日,力拓表示,暴雨和洪水正對西澳大利亞Pilbara地區鐵礦石運營造成嚴重的影響,迫使鐵礦關閉,鐵礦石列車停開,碼頭操作停頓。
這給原本供需平衡的鐵礦石市場增添一些緊張情緒。“通過制造緊張氛圍,可以拉動現貨價格上漲,而現貨價格上漲,又是長協價格上漲的借口。”上述分析師說。
類似的輿論氛圍多了,力拓又制造出更多的緊張氛圍——斷供。今年6月,就從中國鋼鐵企業內部傳來,力拓停止供應現貨。此時,現貨價格明顯比按照今年“首發價”執行的長協價要低。
這同樣發生在淡水河谷的身上。2006年5月16日,淡水河谷與德國鋼廠蒂森克虜伯公司達成上漲19%的“首發價”。一周以后,淡水河谷要求中國的鋼廠在5月31日之前接受“首發價”,否則將把原定銷往中國的鐵礦石轉賣至其他國家。這讓中方最后被迫接受了“首發價”。
從去年開始,因為“奇貨可居”,必和必拓提出了鐵礦石指數定價,即變相的現貨價。而力拓雖然沒有主動提出,但對必和必拓提出的要求給予了默認。今年6月30,英國鋼鐵指數公司(The Steel Index)總裁史蒂文·蘭達(Steven Randall)在北京推銷其鐵礦石指數TSL。他對面坐著的是一群來自中國鋼鐵公司、鐵礦石貿易公司、礦山公司、期貨公司的代表。
執行指數定價,是力拓等礦山公司希望看見的。“三大礦山公司掌控著全球70%以上的海運貿易量,操縱BDI指數非常容易。”一位長期從事海運指數和鐵礦石指數交易的經紀人告訴CBN記者。
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為了擴大銷售面,從去年歲末開始,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開始在中國尋找更多的銷售對象。據國內媒體報道,去年年底,胡士泰就代表力拓與江西、河北、山西等中小鋼廠達成協議。這些鋼廠并不具備進口長協礦的資質。
一個確鑿的證據是,力拓鐵礦石執行官山姆·威爾士也公開透露,今年力拓在全球鐵礦石銷售中,現貨銷售已經躍升到總量的50%。而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也公開表示,必和必拓上一季度在現貨市場銷售的鐵礦石占總量超過20%以上。
“在這些因素中,最核心的應是通過中國鋼鐵企業套取情報,得到了中國鋼鐵業的底牌,那么還怎么跟別人談判呢?”山東張店鋼鐵廠內部人士說。(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