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于7月1日討論并原則通過《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這是國務院在兩個月內批準的第五個區域發展規劃。從中國行政區劃圖上來看,在此次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獲批后,中國區域經濟戰略布局已經是“全面開花”。
一位對區域經濟頗有研究的專家稱,此前國家根據東北重工業基地的特點,提出了東北振興規劃,但由于覆蓋面廣、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東北振興的速度較預期的進度有一些差距。
“所以,國務院這次非常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遼寧沿海經濟帶的發展規劃。這個經濟帶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等沿海城市,在這些重要的‘點’的帶動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進程會明顯加快,并促進這一地區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這位專家強調。
從今年5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橫琴總體發展規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以及《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相繼獲得國務院批復。
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就有五個區域發展規劃獲得國務院的批準,這在我國是絕無僅有的“大動作”。
從2005年6月上海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獲批開始,在三年半的時間里,僅有六個區域發展規劃獲批。除上海浦東外,還有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渝“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圈的“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2008年12月,由國家發改委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也公開發布。
區域經濟專家、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伍新木指出,國家出臺扶持區域經濟發展的措施,雖然有各區域之間相互競爭的因素,但也是國家宏觀發展的需要。中國理想的目標是尋找出一條符合區域特色、布局特點的經濟發展道路。
在5月4日海西經濟區獲批后,5月8日至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福建省考察時指出,加快建設海西經濟區建設的作用“即為進一步完善全國經濟戰略布局”,并“有利于進一步發揮福建比較優勢,培育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地帶。”
這正是中國區域經濟戰略布局的目標所在。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在談到海西經濟區時指出,臺資企業是隨著中國經濟熱點的轉移而轉移的。在這個大趨勢下,福建如果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很可能被邊緣化。但現在隨著海西經濟區上升到國家的層面,又有很多具體的扶持政策出臺,福建會是臺資企業投資的熱點。
在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獲批后,現在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布局已經是“全面開花”: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地,中國區域經濟已呈現多極發展、齊頭并進的態勢。中國新一輪的區域改革試驗也由此進入到一個深化的階段。
“中國目前區域經濟多極化的布局還沒完成,下一步像中原城市群,西北的西安、蘭州等,有望成為布局的重點。”伍新木稱。(記者閆立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