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平均消費支出遠超2000元,個稅起征點明顯過低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個稅起征點設置的主要依據是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目前的起征點2000元這個標準,應該是考慮了個人收入和消費支出之間的平衡之后確定的。但事實上,在加入購房、醫療等費用之后,個人的平均消費支出遠遠高出2000元這個數字。
以2008年的相關數據為例,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937元/月,遠遠低于2000元/月的扣除標準;但考慮就業者贍養人數的因素,按2008年平均每一就業者人均負擔人數1.97人計算,則2008年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約為1846元/月;已經接近2000元的費用扣除標準。
然而,這一算法的最大漏洞在于只注重了直接的消費開支,卻遠未囊括居民消費的全部內容。比如,購房、醫療、教育等費用均未包括在內,最終導致統計數據與民眾實際的生活負擔存在較大差距。該人士強調,如果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那么即便是“年收入超過12萬元”的“高收入者”,以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計算,他們的日子過得也并不寬松。而按照上面財政部報告中所指出的,這部分人群屬于“工薪階層中的高收入者”,盡管他們可能還需要每天掰著指頭算房貸、算支出,但實際上卻承擔了個稅的大頭兒。
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后連續兩年提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剛剛征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800元,那時收入是60元?,F在在城市里邊,2000元的收入也不算高,可能是算在低收入里?!弊趹c后表示,現在的物價也比較高,生活的指數也比較高,2000塊錢起征點等于把所有的工薪階層都納入到稅收群體里了。
“我每年給我的員工加工資,他們就說你加工資又被稅收走了,感覺永遠沒有得到什么實質性的提高。”身為娃哈哈董事長,在這個問題上宗慶后顯然更有發言權,“現在黨中央正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大家努力的目標就是今后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一點,但是我們現在個稅起征點太低,等于說目標沒達到,就把人家的錢當成稅收走了?!?/p>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的意義在于“均貧富”,所以應該調節高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而不是要把中低層人的收入全都收走,“工薪階層并非中國社會的高收入階層,以收入3000元的人去救助收入1000元的人,真的有意義嗎?”
工資收入只是零頭,富人群體成功隱形
與工薪階層每個月都要從自己緊巴巴的工資中拿出相當于每個月口糧的錢繳納稅款、承擔個稅總額的50%相比,真正的高收入群體反倒缺失了。富人群體隱身讓很多人感到不平,認為這違背了最初稅收立法的初衷。
記者查閱資料時找到了一份美國國內收入局1999年公布的統計數字:1998年美國收入所得稅構成比例中,占人口總數5%的富裕階層為國家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稅收(約55%);最富的1%的人繳納了19%的收入所得稅,而年收入低于26500美元的55%的人口所繳納的所得稅只占全部的4%,約6300萬美元。以上資料與國內個稅構成比例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于富人群體的缺失,很多人認為,比起工薪階層,富人逃稅更容易。
經濟學者陳青藍撰文表示,富人是不靠工資收入的,他們收入的絕大部分都是股票、房產以及其他金融投資收入,而且企業主也可以將個人消費包括車輛、住房計入公司的成本而合理合法地避稅,所以個稅對他們基本無效。
財政部報告中的數據也支撐了這一點,2008年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申報的人數為240萬人,自行申報人員多集中在電力、金融、石油、電信等部門和公司股東、企事業高管等職業,這些企業基本都是國有的壟斷企業,所得基本也是工資和分紅。而擁有很多隱秘性收入的富裕民營企業老總、商人基本缺失。
“民營企業老總沒有給自己發工資的,錢完全可以通過紅利、制度福利等方式轉移出來?!币晃黄髽I老板表示。
如此看來,與其說是國內富人逃稅更容易,不如說是目前的稅制確實存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