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經濟區:
力爭2020年GDP占全國8%
誰會成為中國下一個新增長極?在西部,成渝經濟區被看作是最有實力的候選者。位于西南的兩個重鎮,作為國家深化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布棋,重慶和成都,既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也肩負起振興西部的使命。
“十一五”期間,注入四川的重慶民營資本高達288億元,位居外省市在川投資額第一位;僅“泛成渝經濟圈峰會”就有24家企業與舉辦峰會的城市遂寧市簽定投資協議,簽約項目24個,簽約金額達29.16億元……
也許連當初研究“成渝經濟發展思路研究”項目專家也沒想到,“成渝經濟區”會彰顯出如此驚人的爆發力。
經濟增長極的新“面孔”
“事實上,成渝經濟區在2002年前還僅限于學者們的研究課題?!弊鳛槌捎褰洕鷧^的最早倡導者和《成渝經濟區發展思路研究》參與者,重慶工商大學副院長廖元和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說,專項課題是2005年提交到國家發改委的。而正真被川渝兩地官方所確認的時間,應該從2007年4月2日重慶和四川簽訂《關于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才正式算起。確立進一步加強川渝聯合與協作的總體框架。
廖元和說,按照《成渝經濟區發展思路研究》的設計思路,成渝經濟圈以重慶、成都兩個特大城市為“雙核”,以四川省成都、綿陽等14個沿高速公路、快速鐵路、黃金水道的城市和重慶“1小時經濟圈”內23個區縣為載體。
在產業設計上,將以汽摩、天然氣化工、裝備制造業、電子工業、航空、礦電一體化等產業為今后內成渝經濟區發展的重點。這些產業,擬按攀枝花—宜昌、重慶—成都—綿陽、重慶—貴陽等軸線布局。
而作為限制成渝發展的交通《成渝經濟區發展思路研究》也給予了重點照顧。據悉,成渝經濟區將修建“環線高速”,構成6條城市間快車道,分別經重慶—瀘州—宜賓—成都—綿陽—遂寧—重慶。目前,瀘州到宜賓、綿陽到遂寧還是“斷頭路”(指互不相連),需國家部委出面規劃。成都到重慶主要有老成渝高速路和遂渝高速兩條通道,沒有形成網狀結構。到2010年,川渝兩地將有5條高速路連接,預計未來5年內,長江上游經濟帶將擁有西部最發達的交通網。
據了解,目前在川渝地區的33個城市中,除了成都、重慶兩個超大城市外,其余31個都是中小城市,其中19個是縣級市,沒有一個大城市,呈典型的斷層特征。
“這導致區域內的人口、產業、資本、技術、信息與人才向成渝兩地高度集中,極化效應非常明顯,而成渝相距300公里以上,兩個城市的輻射范圍還遠沒有形成交集。”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戴賓說。
他認為:“只有當這些中間城市群逐漸成型,成渝兩地才可能真正構成經濟意義上的共同體。
不過,盡管如此,川渝兩地的建設者仍然信心十足。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成渝經濟區經濟總量占全國經濟總量約5%,到2020年,預計川渝兩地GDP將達5.5萬億,全國估計為65萬億,使得GDP比重占到全國的近8%,基本具備構成一個經濟增長極的基本特征。”
民間力量開拓區域合作
“‘第四屆泛成渝經濟圈高峰論壇’將在10月份進行,不過可能今年的議題將會有所側重,務虛的論壇可能會變成一個務實的項目合作會。”日前,泛成渝經濟圈高峰論壇秘書處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據介紹,泛成渝經濟圈商會合作峰會,以成渝經濟區的商會為核心發起方,聯合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港澳臺商會組織創辦。其宗旨是想在“十一五”期間,借助峰會平臺,推動成渝經濟圈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港澳臺四大經濟圈,形成更加緊密的民間組織交流與合作。
重慶市總商會副會長陳健介紹,峰會的目的,就是要讓成渝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提高區域競爭力,為社會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同時,他們還想通過這種商會聯辦的模式,進一步拓展、聚集全國民企企業家,共同參與成渝經濟圈的打造,使其成為一種模式。通過民間力量開拓區域合作新局面。
各路諸侯“送秋波”
成渝經濟區的影響也許并不局限于四川和重慶兩地。
貴州畢節地委書記秦如培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畢節試驗區將主動與成渝等先進地區接軌并融入成渝經濟圈。
秦如培說,畢節地處川、滇、黔三省交界處,與重慶比鄰,畢節試驗區處于成渝經濟圈的輻射范圍。畢節試驗區將主動與之接軌并融入成渝經濟圈,促進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畢節市參加重慶舉行招商引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以及畢節地區黨政代表團到重慶進行考察學習,就是主動接軌成渝經濟圈的重要舉措之一。
秦如培表示,將來畢節試驗區與成渝經濟圈的關系應該是一個優勢互補、合作雙贏的關系。重慶作為長江中上游的經濟中心,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力和帶動作用,對外開放的程度比較深,在市場、資金、技術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優勢,而畢節試驗區的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力資源、旅游資源等非常豐富,可以為成渝地區提供豐富的有機食品,也可以成為成渝地區的“后花園”。
瞄準“成渝經濟圈”的并不只貴州一個。據了解,隨著川藏鐵路的開通,西藏也正積極的爭取,希望能正式納入“川渝經濟圈”。
西藏自治區鐵路辦常務副主任巴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川藏鐵路近千公里線路途經昌都、林芝、拉薩,對西藏的經濟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川藏鐵路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長遠發展規劃也要相應調整?!?/p>
西藏自治區鐵路辦副主任付玉壽告訴記者,川藏鐵路建設通車,人流、物流、信息流很快也會增加,西藏經濟將逐步融入到“成渝經濟圈”。同時,成渝地區豐富的物資也會通過西藏借助南亞陸路商貿大通道,進入南亞地區,逐漸融入“南亞國際經濟圈”。
川渝合作不能停留在文件上
盡管外界都看好成渝經濟區的發展前景,但要真正發展起來還會遇到很多問題。
重慶市政府一位官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川渝合作成功的關鍵主要取決于重慶和成都這對歡喜冤家的關系,作為成都市與重慶市的高層官員是很希望合作發展的,但是雙方的合作在政治地位上卻是不對等的,因為在前者的省會城市和后者的直轄市中間還隔著一個四川省,很多決定,成都市是不能自己表態的。”
在成都與重慶中間,地理上還隔著資陽和內江兩個地級市?!叭绻拇ㄊ〔环e極協調好這些地區的工作統一性,所謂成渝合作最終只能停留在會議上和文件上。”上述官員稱。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耀將類似情況總結稱為“雙龍頭城市”。這些“雙頭龍”城市,從級別上分別屬于中央直轄市、省會城市或副省級城市,其發展項目和投資均在國家計劃單列,相互不存在隸屬關系。但由于體制的制約,省級政府對副省級城市不能通過投資施加影響,因而即使在一個省內也無力協調;兩市雖然地理相近,但在發展上各自為政,要素流動受限,甚至互設壁壘,以致在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上重復建設、閑置浪費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