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摘要
進一步增加農業農村投入
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把“三農”作為投入重點。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比重,新增國債使用向“三農”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土地出讓收入重點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較大幅度增加農業補貼
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
2009年繼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
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
抓緊制定鼓勵縣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的實施辦法,建立獨立考核機制。加快發展多種形式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和以服務農村為主的地區性中小銀行。
加大力度扶持糧食生產
進一步強化“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各地區都要承擔本地耕地和水資源保護、糧食產銷和市場調控責任。
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
抓緊出臺食品安全法,實行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召回、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
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
抓緊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不得強迫流轉,也不能妨礙自主流轉。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
嚴格地方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實行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制度。
積極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
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置好農民工,努力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
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權益,對生活無著的返鄉農民工要提供臨時救助或納入農村低保。抓緊制定適合農民工特點的養老保險辦法,解決養老保險關系跨社保統籌地區轉移接續問題。
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財政體制改革
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調整財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對縣鄉財政的一般性轉移支付,逐步提高縣級財政在省以下財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縣鄉財政基本財力保障制度。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財政體制改革,將糧食、油料、棉花和生豬生產大縣全部納入改革范圍。穩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率先減少行政層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依法賦予經濟發展快、人口吸納能力強的小城鎮在投資審批、工商管理、社會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權限。
積極開拓農村市場
2009年在全國范圍實施“家電下鄉”,對農民購買彩電、電冰箱、手機、洗衣機等指定家電品種,國家按產品銷售價格一定比例給予直接補貼,并根據需要增加新的補貼品種。
穩步推進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
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完善村黨組織兩推一選、村委會直選的制度和辦法,著力拓寬農村干部來源,穩步推進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完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