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業生產經營主要特點
(一)企業生產總量、產品訂貨雙雙下滑。三季度,企業生產總量景氣指數為126.29,分別較上期和去年同期下降2.22和9.31點。其中,只有社會服務業生產總量景氣指數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景氣指數為146.15,同比上升23.07點。其他各行業均較去年同期下降,降幅最大的分別為IT業、建筑業、住宿餐飲業,景氣指數分別為62.74、151.56、80,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50.16、36.9、31.11點。從不同規模看,只有特大型企業生產總量較上期上升63.81點,其他各規模企業均呈現下降態勢。產品訂貨景氣指數為125.14,分別較上期和去年同期下降0.45和6.46點。其中,IT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降幅最大,景氣指數分別為77.78、100、130.77,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22.22、8.33、7.69點。
(二)企業盈利同比下降。三季度,企業盈利景氣指數為115.07,同比下降4.47點,較上季上升11.48點。分行業看,建筑業、工業、批發零售業盈利景氣指數分別為84.35、104.88、127.49,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68.11、13.22、11.72點;社會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業、房地產業、住宿餐飲業、IT業景氣指數分別較去年同期有所上漲,漲幅分別為30.77、19.24、16.67、12.22、10.11點。
(三)勞動力需求趨于平穩。勞動力需求景氣指數為126.39,分別較上期和去年同期上升1.12和0.56點,其中住宿餐飲業、工業、房地產業勞動力需求趨旺,景氣指數分別為120、123.35、135.71,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31.11、7.73、2.38點。
(四)工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工業企業科技創新景氣指數為130.34,創歷史新高,分別較上期和去年同期上升11.41和10.26點。
四、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一)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增加。企業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購進價格居高不下,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偏高,在被調查的130家工業企業中,75.8%的企業認為本季度原材料及能源價格較上季有所上升,僅有9.29%的企業認為有所下降,原材料購進價格景氣指數僅為33.49,處于較重不景氣區間。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減少。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景氣指數僅為52.46,分別較上期和去年同期下降5.95和20.55,盈利景氣指數為104.88,分別較上期和去年同期下降15.53和13.22。從影響因素看,石油、煤炭購進價格上漲及電價、運價走高是影響工業企業生產成本加大的主要因素。
(二)流動資金緊張、企業融資困難仍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流動資金、企業融資景氣指數均位于不景氣區間,分別為79.73、72.96。這些困難在中小企業中顯得尤為突出,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融資景氣指數僅為63.87和61.02。流動資金緊張、融資渠道缺乏,造成主要原材料購入困難,同時也困擾企業技術改造和擴大生產規模,影響企業正常運轉,制約企業的發展。
(三)建筑企業工程款拖欠嚴重。工程款拖欠景氣指數僅為53.26,位于較為不景氣區間,較去年同期下降20.98點。工程款不能及時回收加劇了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已嚴重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針對寧夏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盡快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確保全區經濟穩定、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加大對主要原材料及能源價格變動的宏觀調控力度。能源管理部門對能源價格控制應當充分考慮到企業的承受能力,使能源漲價的幅度和頻率與企業發展的速度和承受能力相適應。政府合理控價的同時,企業也應該從自身出發,倡導節約生產,提高能源利用率,通過節能降耗來減輕能源供應的壓力,降低生產成本。
二是著重關注和幫助企業解決好融資難的問題。各級政府應出臺政策措施完善融資軟環境和信用擔保體系,健全融資方式,創造多種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為更多的企業特別是那些極具成長性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三是盡快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對市場的監管力度,規范和糾正不良行為。建筑企業應加大對已完工項目的及時驗收、結算力度,使企業能盡快回籠資金,減輕工程款拖欠對企業造成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