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珠江三角洲經濟圈會受多大沖擊、應如何應對危機?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經濟學教授王珺博士認為,珠三角企業的核心優勢還在外向型,面對當前困局應該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向度”突圍,努力調整市場和產業結構,提升素質,化危為機。
珠江兩岸影響程度不同
在長期研究珠三角經濟的王珺看來,中國制造業有三種模式:一是珠江東岸(主要是東莞)模式,以加工貿易為主,以代工企業居多,“兩頭在外”特征明顯;二是珠江西岸模式(佛山、中山、珠海),自有市場網絡和品牌,技術與資源從其他地區或境外進入,產品以內銷為主;三是長三角模式,以使用內地資源和產品內銷為主。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出口訂單減少,二是購買的債券貶值。王珺說,東莞的模式是以“代工”生產為主,企業沒有自己的銷售網絡,產業鏈條不完整,基本上靠海外訂單生存。訂單減少對東莞的影響會比其他的制造業類型要大一些。
從東莞的發展歷史來看,在“三來一補”基礎上抓住了兩次機遇,一是在鄧小平南方談話后大力引進外資的全面開放熱潮;二是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后,以大量承接美國訂單的方式成功地躲過了東南亞金融資本流動所帶來的沖擊。而這一輪金融危機發端于美國,東莞“首當其沖”也在預料之中。珠江西岸的企業有自己的市場渠道,產業鏈條也比較完整,不僅抵御這次沖擊的能力更強一些,也可能在擴展內銷競爭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最重要的是先活下來
早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前,廣東省就已經在大力推行產業、勞動力“雙轉移”政策,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端的勞動力轉移到欠發達地區,目的在于“騰籠換鳥”,發展新興產業。當金融危機襲來,企業開始倒閉時,很多人還把產業轉移當做“救命稻草”。王珺認為,“雙轉移”產業政策是個中長期戰略,不可能短期見效。同時,產業轉移是珠三角產業升級的一種路徑,而不是唯一出路。
他認為,產業轉移戰略主要是在外部市場環境不變下對勞動力與土地等要素成本價格變化的反應。但是,目前外部市場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動。對企業來說,應付兩個方面變化所付出的成本要比一個方面更大一些,所以,可行的策略是外向型企業先考慮市場結構的轉型,致力開拓國內市場,彌補國際市場的萎縮。
他建議,政府要先有一些扶持手段幫助與引導企業在存活方面下工夫。比如在融資、人才方面可實行優惠措施;充分發揮商會、行會的作用,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等。對于企業來說,產業升級不是為升級而升級的,而是為更好地生存創造基礎的,所以,為了生存,產業轉移是一條路,但不是唯一的,還應包括就地升級、在本地構建完整產業鏈等。
產業轉移忌操之過急
王珺認為,產業轉移是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客觀過程,但是現在一些地市政府官員在執行這項政策時,存在操之過急的心態,希望在短期內見效。“如果十年才能轉過來的事情硬推著三年轉過來,肯定會出問題。”王珺舉例說,1985-1987年新加坡為把勞動密集型企業擠走,實現產業升級,政府提高了工人工資標準,導致通脹和失業并存,新加坡為此犧牲了兩年的經濟增長。
此外,政府對轉移產業的劃分標準也存在“片面和一刀切”的現象。王珺認為,“哪些是現代產業,應該發展;哪些又是傳統產業,應該轉移出去,不應該由政府劃定,而應該由產業政策引導企業自主選擇。”比如陶瓷業是傳統產業,但有些陶瓷產品的科技含量很高;紡織行業也被認為是夕陽行業,但在歐洲,高級面料不斷地被加入高科技含量。
發展模式應多樣化
他說,產業轉移有兩種方式:一是趕跑了老企業再進新企業;二是新的進來后再擠走老企業。這兩種轉移方式對一個地區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前者容易出現“斷檔”,造成產業空洞化;后者通過“新舊共舞”可以避免這種風險。如果土地資源不足,能否談好了引進對象后,再動員一些企業外遷。其實,究竟是外遷還是就地升級,這主要取決于企業對兩種升級方式的收益與成本比較。
王珺認為,一個轉型模式不能概括整個廣東的發展模式。比如珠江西岸的佛山、中山和珠海就與東莞不同;深圳近年來的發展自主創業型企業也比較成功。廣東特色和優勢就是國際化、多樣化發展,過去的產業發展是如此,現在的產業升級也是如此。
對于珠三角將來的產業格局,王珺認為,代工生產模式還會大量出現,但會呈現多層次分布特征,高端加工業將會得到發展。他說,中國雖然遭受國際經濟下滑的沖擊,但在全球格局中,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還是難以撼動。隨著本地機械裝備工業以及相關制造能力的發展,將來可發展一些承接復雜制造的代工生產業務,提高產品附加值。廣東可以沿著代工領域從低端向高端推進,而不是退出代工領域。
他預計,未來5至10年,隨著大量本地高素質勞動力成長起來并進入市場,珠三角服務業和創新產業都會取得長足進步。
最后,王珺表示,啟動內需是我國發展方式根本轉變的核心,這一輪國家將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政策加大啟動內需的力度。珠三角企業就要對這一戰略調整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而非把拓展國內市場看成是短期的應急手段。他說:“一旦大批廣東企業在內外兩個市場都站穩了腳跟,國際經濟回暖之際,就是珠三角經濟再度輝煌之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