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劇拉高的全球石油、礦石、谷物、天然橡膠等農礦產品價格,直接增大了中國商品的生產成本,進而導致物價水平的大幅揚升。今后物價形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元貶值和需求下降這兩大因素的博弈
進入2008年,中國商品價格漲聲依舊,繼續高位運行態勢。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份累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9%;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6.4%,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6.9%;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2.9%,均創下新高。預計整個一季度都將保持較高的上漲水平。
商品價格構成中,漲幅較大的主要是食品類價格、能源類價格和金屬類價格。其中食品價格前2個月同比上漲20.7%,尤其是豬肉價格漲幅超過60%,遠遠高出消費品平均價格漲幅;前2個月鋼材、煤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9.7%和28.4%,超出生產資料平均漲幅20個百分點。
“投機溢價”推高生產成本
近些年來,由于美元的大幅貶值,急劇拉高了全球石油、礦石、谷物、天然橡膠等農礦產品價格。這種物價刺激效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以美元為貨幣計算單位的產品價格因美元貶值而直接上漲;其次是大量的美元因此轉向購買農礦產品期貨和現貨,涌現出巨量投機需求和避險需求,形成較大比例的“投機溢價”,進一步推高了農礦產品價格水平。
現階段我國是一個加工貿易型國家,對國際市場農礦產品進口依存度較大。石油、礦石、大豆等產品進口量占據總需求量的30%以上,甚至更多。美元貶值引發國際市場農礦產品價格急劇上漲,也就直接增大了中國商品的生產成本,進而導致物價水平的大幅揚升。
當然,影響我國物價水平的還有其他因素,如國內需求旺盛、年初南方雪災等,但目前來看,排在第一位的因素還是美元的大幅度貶值。比如,國際市場石油價格達到100美元/桶的水平后,如果剔除美元貶值等通貨膨脹因素后,也只是相當于1980年40美元/桶的價位。也就是說,現階段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的上漲因素中,美元貶值至少要占據3成比重。
從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趨勢來看,受到美國經濟不景氣、次貸危機、美元持有者的減持傾向等因素的影響,美元還將繼續貶值,并且速度進一步加快。為此,國際市場農礦產品價格還將上漲,由于不斷提高的生產成本的支撐,中國的物價水平也將高位運行。
物價走勢取決于兩大因素的博弈
世界上從來沒有只漲不跌的商品。高物價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提高生產成本的同時,也在抑制需求和刺激供應,從而為今后的行情下跌提供了條件。同樣,一方面,美元貶值拉高了全球農礦產品價格,導致了高成本和高物價;另一方面,高物價也會對美國經濟形成致命一擊,很有可能與次貸危機一起將美國經濟推入衰退,甚至是嚴重衰退。如果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遠遠超出預期并向全世界擴散,如果美國經濟真的陷入嚴重衰退,失業率大幅增加,消費者捂緊錢袋,勢必引發世界范圍內最終消費的減弱。其結果將可能是所有的農礦產品價格因為需求不足而下跌。有關資料表明,1998年美國經濟衰退曾導致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下跌了約50%。在這種情況下,其他農礦產品價格不可能巋然不動。
由此可見,今后中國物價形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元貶值和需求下降這兩大因素的博弈。在兩大因素的博弈中,如果美元貶值所引發的成本提高超出了需求下降的力度,中國商品價格將繼續高位運行,甚至還有可能進一步上漲。如果國內外經濟減緩,尤其是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所引發的需求下降,大大超過因為美元貶值所引發的成本提高,中國的物價形勢就會全面反轉。
而這兩種可能性中,后一種可能性應該更大一些。當今國內外經濟存有三大“泡沫”——股市、樓市和農礦產品價格泡沫。近期以來前兩個泡沫相繼破滅或者正在破滅,這使得許多投資者為規避風險,大量減持美元和股票,遠離房地產,將大量資金轉向購買石油和其他農礦產品期貨,由此導致了旺盛的投機需求或避險需求,并成為此輪鐵礦石、原油、谷物、油料等農礦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觀點認為,農礦產品價格將是最后一個經濟泡沫,一旦世界經濟顯著減速引發農礦產品需求的下降,迫使投機者資金和避險資金大量出逃。在這種情況下,急劇膨脹的農礦產品價格泡沫也將迅速破滅,推動中國商品價格上漲的成本因素也將大大減弱。
近一段時期以來,出于對美國經濟不景氣進而影響需求的擔憂,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下跌。3月17日國際油價創下了17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顯而易見,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已經蓋過了美元貶值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