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我國一個重要的沿海省份。1978年以來,廣東在全國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了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廣東已由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經濟較為落后的邊陲省份發展成為經濟發達、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經濟大省,成為中國內地經濟最發達、最具市場活力和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
一、自然地理狀況
廣東省位于我國大陸的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毗鄰港澳,西南端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陸地面積17.98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1.85%;大陸海岸線總長3368.1公里,沿海島嶼759個。有珠江、韓江、漠陽江和鑒江等江河,其中珠江全長2122公里,為我國第三大河流,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廣東地處亞熱帶,全年草木蔥綠、生機盎然;面臨浩瀚無際的大海,背負雄峻的南嶺山脈,擁有“綠水丹崖”的秀麗景色。
二、歷史文化特點
廣東簡稱粵,歷史悠久。據考,廣東十多萬年前已有“曲江馬壩人”生息繁衍。秦末漢初,曾一度稱南越國;漢代,番禺是全國著名都會;唐代,廣州開設“市舶司”,成為著名對外貿易港口。至清代,佛山成為全國手工業中心和四大名鎮之一。
廣東具有悠久的商業貿易和接納外來文明的傳統,是我國現代工業和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和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廣東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與外來文化兼容并存,具有務實、開放和創新的特點。
廣東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祖籍廣東的港澳同胞約600萬人,華僑、華人約2200萬人,約占全國的2/3,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集中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新加坡、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
廣東省是我國人口較多且較稠密的省份之一。據2003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為7594.2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43人。全國56個民族中廣東有53個,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省人口的1.4%,以壯、瑤、畬、回、滿等為主。
三、經濟發展概述
1978年,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廣東先行一步。改革開放推動廣東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1.廣東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改革開放25年來,廣東經濟年均增速高達13.4%。2003年,全省生產總值(GDP)達13,450億元(約合1620億美元),約占全國GDP的九分之一,連續15年居全國各省市之首。廣東的對外貿易約占全國的1/3,利用國外資金約占全國的1/4,稅收約占全國的1/7。此外,廣東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列全國前列。
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體系比較完整。廣東目前已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工業結構由輕型加工為主向輕重并舉轉變。第一、二、三次產業比重由1978年的29.8:46.6:23.6變為2003年的7.8:52.4:39.8。形成了電子通訊、電氣機械、石油化工三大新興支柱產業,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建材三大傳統產業,森工造紙、醫藥、汽車三大有潛力的產業,九大產業具較強競爭力。2003年,九大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75.3%。高新技術產品產值6337億元,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30.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81.7億美元,占全省出口的31.5%。旅游、教育、科技、信息、文化等服務業發展迅速,現代物流業發展方興未艾。
3.外向型經濟發達,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居全國首位。廣東與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世界財富500強在廣東投資、設立了400多家企業或機構。25年來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1700億美元,對外貿易從1986年以來一直居中國內地首位。2003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189.41億美元,進出口總額2836.46億美元,其中,出口1529.44億美元,占全國的34.9%。
4.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具備良好的投資環境。廣東是中國基礎設施最完備、最便利的地區之一,交通便捷、通訊發達,擁有通往世界各大洲的國家和地區的海空航線,擁有鐵路主骨架和四通發達的公路網,擁有以微波、光纜、衛星傳輸、寬帶網絡等為主體的先進的通訊網絡。以省會城市廣州為中心的海、陸、空交通運輸網四通八達。2003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11025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00公里),發電裝機容量3920萬千瓦,電話普及率83.3%,互聯網注冊用戶人數超過1107萬。2003年,廣州港吞吐量達1.7億噸,已躋身世界港口十強;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065萬標箱,居世界集裝箱樞紐第4位。廣東對外開放口岸150個,與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個港口通航;有七大民用航空機場,是中國機場分布最密的地區。
珠江三角洲成為國際資本和跨國公司、國際大財團投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是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之一。珠江三角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猛,成為當今世界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生產基地之一,珠三角地區電腦部件的產量已超過全球產量的10%。
5.市場化程度高,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廣東在全國率先推行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市場化程度居全國各省市首位,市場機制不斷完善,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2003年末,廣東有私營企業32.3萬戶,注冊資本4522.8億元;個體工商戶185.5萬戶,注冊資本397.9億元;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市場體系不斷完善,以機構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基本建立起以社會保險為主,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全面發展的社會保障體系。
6.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380元,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4055元。廣東已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為77所,在校學生達58.8萬人。文化、衛生、體育事業不斷發展。
四、發展目標和設想
目前,廣東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按照黨的十六大的戰略部署,以及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廣東提出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的要求,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粵、外向帶動、可持續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城鄉、區域、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加快建設經濟強省和文化大省,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發展,努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地發揮排頭兵作用。
廣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上分兩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全省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進入寬裕型小康社會,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東西兩翼進入經濟發展快車道,山區發展邁上新臺階。第二步,到2020年,全省人均GDP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珠江三角洲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地區水平,東西兩翼和山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省實現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環境優美、城鄉協調、體制完善、社會文明。
(一)提高產業競爭力,壯大經濟實力
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結構優化,逐步建成經濟強省。到2020年,全省人均GDP超7000美元,三次產業比例變為2:48:5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8%。
推進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新型產業格局的形成。積極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石油化工、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現代物流、金融、商貿、會展、旅游、信息咨詢等產業的發展。
(二)促進外源型和內源型經濟協調發展,增強發展后勁
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營造低成本、高質量、安全文明的投資環境,擴大開放領域,優化外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推進與跨國公司特別是世界500強的合資合作,擴大服務業開放。優化出口結構,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提高加工貿易質量水平。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利用我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機遇,拓展與東盟經貿合作。按照“前瞻、全局、務實、互利”的原則,加快推進CEPA的實施,推動服務領域合作,全面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
大力發展內源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發展”的方針,進一步放寬民營經濟投資領域和經營條件,消除各種歧視與不合理規定,促進民營經濟實現制度、技術、管理創新。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
(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立區域合作發展新格局
統籌區域發展,有效整合區域資源,形成功能互補、各展優勢、各具特色的區域新格局,加強區域合作,縮小地區差距。發揮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龍頭帶動作用,強化東西兩翼和山區與珠江三角洲的互動互補關系,實現優勢互補,推動產業轉移。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約為18000美元,東西兩翼和山區約為5400美元。加快建設兩翼和山區連接珠江三角洲的高速公路主干道及出省大通道,推進一批港口碼頭、航道、城際軌道交通和與全國鐵路網相銜接的鐵路工程項目建設。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改善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把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統籌發展,依托特色資源,打造特色產業和名牌產品,壯大縣域經濟。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水平達75%左右(按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徑)。
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充分發揮廣東作為華南地區經濟中心、中南地區對外聯系門戶和大西南地區出海通道的作用,加快建設出省通道和港站主樞紐,促進廣東與周邊省份的聯動發展。
(四)深化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抓住激活市場主體、健全市場體系、規范市場秩序這三個相互聯系的關鍵環節,率先形成一整套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比較完善的體制和機制。深化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推行股份制。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優化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推動國有資本向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行業和領域集中。大力支持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發展資本、產權、土地、人才、勞動力和技術等要素市場。打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壟斷。加快分配制度改革,探索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有效途徑。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
(五)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優良的發展條件
建設布局合理、運行高效安全的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環保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客運快速化和貨運物流化的智能型綜合運輸體系,形成快捷、高效、協調的陸海空交通網絡。構建覆蓋全省主要城市的鐵路快速客運網絡。把白云國際機場建成亞太地區的航空樞紐。加強電源和電網建設,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提高防災抗災能力和安全供水保障程度,全面建成節水型社會。到2020年,公路密度達90公里/百平方公里,中等以上城市接入網基本實現光纖到樓、寬帶接入到戶,互聯網普及率達85%,電話普及率(含固話和移動)超過100%,人均裝機容量約1.5千瓦,水電、核電、氣電和風電等清潔電源裝機容量占全省裝機容量的比重達40%。
(六)加強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相協調。建設青山、碧水、藍天、白云、綠地、花簇的優美環境,使全省成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可持續發展示范區。
加強江河綜合整治和污水處理,強化對大氣污染、固廢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綜合整治。防止海洋生態惡化。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強生態環境監測,加快建設生態公益林體系,保護重點飲用水水源水庫。城鄉環境質量指標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大中城市成為國家衛生城市。嚴格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平衡。
(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積極擴大與促進就業。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為重點,依法推行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規范完善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的社會救助制度。完善城市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使全省農民享有初級衛生保健。加強全省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建設教育強省。構建科技創新機制,不斷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培育和倡導“敢為人先,務實進取,開放兼容,敬業奉獻”的新時期廣東人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