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開幕前夕,中國農業部總經濟師楊堅向記者介紹,《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選擇了專用小麥、專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等優勢農產品,三年來,在全國共確立了十三個品種四十一優勢產區,中國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取得了有效進展。
有評論指出,二OO三年中國開始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是中國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步驟。據了解,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中國農業生產發展迅速,糧食產量不斷增長。但近年來出現了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問題,為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區域布局, 《規劃》因此適時推出。
據最新統計,目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集中度分別達到百分之八十六、百分之九十二點三、百分之六十二點一和百分之五十三點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西北內陸三大棉區的總面積和總產量分別占全國的百分之九十七點五和百分之九十八點四。
楊堅表示,促進現代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的建設有利于構建現代化的農業區域平臺,揚長避短,發揮各地優勢,可以使資金、勞動力等發揮最大作用,有利于打造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有利于農產品的加工和銷售。可以說,中國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的建設將是中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的農業轉型的點睛之筆。
三年來,隨著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的不斷推進,使長期以來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農產品生產格局開始打破,優勢農產品在空間上日益集聚。目前,優勢農產品優質化率明顯提高,實現了優質優價,促進了農民增收。全國名特優新畜禽、水產品明顯增加,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勢頭進一步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明顯改善。
通過幾年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不僅促進了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格局,也提高了農產品品質,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農產品整體競爭力。
從幾年的實踐看,各地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的發展,深化了農業結構調整,優化了農業生產布局,有效地帶動了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糧食、高效經濟作物、畜牧業和水產業成為農業產業新的增長點。兩年來,中國糧食連續增產超過一千億斤。其中,四大糧食作物九大產業帶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百分之八十五。
在提到未來中國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的工作重點時,楊堅強調,要大力推進優質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和服務社會化。(記者 王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