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費未納入物價統計,但會給普通家庭帶來支出壓力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教育、醫療等方面一些非正常、不合法的消費支出,不能通過正常采價渠道取得價格,因此沒有納入物價指數的統計。“生活壓力的增加很大部分是物價指數之外的原因造成的。”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統計指數,顯示物價增長低平穩,教育、醫療方面的物價指數未見明顯增長。然而,許多公眾卻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為什么物價指數與居民感受不一樣?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魏貴祥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說,教育、醫療方面一些不正常的消費支出,是物價指數統計之外的問題,在物價統計中是看不出來的。教育支出方面,如果學雜費、課本費等價格不變,則對物價指數就沒有影響。目前,政府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支出價格進行了嚴格控制,然而,動輒數千元、數萬元的擇校費,名目繁多的鋼琴班、芭蕾班、奧賽班、英語口語班,肯定會給普通家庭帶來巨大的支出壓力。
擇校費不能成糊涂賬
如果說,擇校是許多家長在教育不均衡狀況下所采取的無奈之舉,那么動輒數千元、數萬元的擇校費則徹底是一個怪胎。它違背了教育公平原則,超出了國家稅收免征稅的范圍,也無法通過正常采價渠道進入物價指數統計范疇,更加重了百姓負擔。
“紅腫之處,艷若桃花”,就這么一個怪胎,卻越長越大,越長越圓滑,變著花樣,以“贊助費”、“借讀費”等名目招搖過市,從高中往下一直蔓延到義務教育階段。
怪胎遲早是要鏟除的,可在此之前,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些錢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有的學校說與教育主管部門分成了,有的說去扶持薄弱學校了,而對百姓來說,則完全是筆糊涂賬。
交納了巨額擇校費的家長有權知道這筆費用的流向,人們更希望,這筆錢能用在“正道”,比如扶持薄弱學校、促進教育公平上,而不是成為某個學校、某個部門的“小金庫”。
是該讓擇校費走到陽光下,照一照、曬一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