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 據內蒙古電臺報道,今天是第15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的主題是“防沙治沙惠及民生”。據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提供的數據顯示,2000~2009年,10年間內蒙古共完成生態建設面積1.18億畝,2009年全國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內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積比1999年減少2400萬畝,沙化土地面積減少730萬畝,首次實現雙減少,生態環境逐步好轉。中國林科院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內蒙古森林年固定碳匯功能為3600.87萬噸,每年吸收二氧化碳功能為13203.18萬噸、釋放氧氣功能為9020.56萬噸,森林固碳功能居全國第3位。
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分布有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等五大沙漠和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等五大沙地。多年來,內蒙古確立了“建設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的戰略目標,把生態建設作為最大的基礎建設,把防沙治沙作為重中之重,實行全民盡責、全社會參與,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五大沙漠周邊重點治理區域沙漠擴展現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積相對穩定。五大沙地林草蓋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內收縮。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經過治理,生態狀況呈現整體逆轉態勢。渾善達克沙地南緣長400公里、寬1~10公里的鎖邊防護林體系和陰山北麓長300公里、寬50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通過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生態移民等工程項目,畜牧業開始從游牧散放向禁牧休牧、舍飼圈養轉變,集約化程度明顯提高。一些地區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林沙草產業,有力帶動了產業結構調整,成為地區經濟發展和農牧民增收新的增長點。(內蒙古臺劉雙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