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將人類面臨的資源與環境困局凸顯得淋漓盡致,沒有人否認,發展低碳經濟是突破這一瓶頸的最終出路。中國將如何應對,才能塑造一個可持續的低碳未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研究員周宏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國家首先應當制定一個總體規劃,為低碳發展創造條件,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的碳生產率,并制定相關政策,形成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他建議,近期將提高能源效率放在優先地位;進一步實施計劃生育、節能減排、植樹造林、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政策;中遠期(如2030年、2050年)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特別是價格、排放權交易、自愿協議、能源服務公司等經濟手段,形成長效機制。
具體而言,一是提高“高碳”產業準入門檻。二是調整結構,推進產業和產品向利潤曲線兩端延伸:向前端延伸,從生態設計入手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與銷售網絡,提高核心競爭力。三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用高新技術改造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降低GDP的碳強度。四是將低碳發展納入國家產業振興規劃的原則考慮和當前安排,為低碳發展創造條件。
中國應當重視低碳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技術儲備,形成低碳技術體系。按照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研究提出中國低碳發展的技術路線圖,促進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逐步建立節能和能效、潔凈煤和清潔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匯等多元化的低碳技術體系;加快對燃煤高效發電技術,CO2捕獲與封存,高性能電力存儲,超高效熱力泵,氫的生成、運輸和存儲等技術研發,形成技術儲備,為低碳轉型和增長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