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應對質疑
溝通是關鍵還要有氣度
新京報:臺北故宮有沒有遭遇過民眾質疑,如何進行危機公關?
周功鑫:一般來講,危機處理,是我們工作者很需要去掌握的。北京故宮事件后,我們知道媒體一定會來問,還是連續的訪問,就做了一個說帖,要提供最好最正確的語句。關鍵就是怎么樣在第一時間去溝通,需要耐性,謹慎,還要有氣度。
前段時間,“立法院”質疑過去兩年來,臺北故宮接受1億2千多萬新臺幣的外界捐款,但沒有依照財政收支法和預算編列法入賬。我們很快回應,這些捐款不會進入臺北故宮,而是進入財政,并且每一筆都會按照指定用途使用,各種明細都可查詢。
新京報:臺北故宮還有哪方面的資金收入?
周功鑫:我們是公益單位,所有的經費收支,來自政府,也會返回政府。我們門票去年是3億多新臺幣,禮品餐飲去年是6.8億多新臺幣,扣掉成本人力,還會有一兩億的收入。大部分進入公共財政,一部分進入藝術基金。
在臺北故宮網站上,你可以很容易查到,詳細到雇用了多少人,每一分錢的用途。
商業合作
外聘評審團審查每件售品
新京報:臺北故宮與企業的商業合作有哪些形式?
周功鑫:有品牌授權,圖像授權,合作開發,比如餐飲就屬于合作開發。都是長期的合作。我們給與他們(企業)文化方面的訓練,提供他們一個文化滋養的平臺,他們就會不斷有新的,有創意的東西生產出來,通過這樣的機制,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
我們有一個評審,請院外的設計專家,文創專家,美學的專家,也有行銷的專家,通過外面的專家組成評審團。每一件東西進來,要通過他們的審查后,我們才銷售。
新京報:是否關注故宮建福宮的新聞,臺北故宮的場地如何租用?
周功鑫:對建福宮新聞不了解。我們是個現代博物院,都是一視同仁,所有人都可以在臺北故宮申請包場辦活動,比如公司年尾聚餐,周年慶,辦PARTY,都可以有。
這些錢都是進入公共政府財政。
本報記者 林阿珍 實習生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