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龍盤。考古所供圖
本報訊(記者張然)昨天,記者從首都博物館了解到,7月29日至10月10日,首都博物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將共同推出大型考古展,展出考古所60年的重大成果。其中70%的內容為首次向公眾展出。將展出的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的考古成果表明,中華文明形成起點可從現在的公元前3700年左右推前500年,到公元前4200年左右。
本次展覽內容以專題的形式進行表現,共分為18個部分,通過展出1萬年前的栽培稻,8000年前的粟和黍,家豬的“祖先”等上百項中國考古之“最”,展現了農業起源、史前聚落等學術熱點問題的研究成果。展品涉及全國32個省市的出土文物和一系列重點發掘項目。其中包括60多處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遺址與大型墓葬等考古發掘出土的400多件珍貴文物。
首都博物館負責人姚安表示,為了使展覽通俗易懂,博物館在展覽的形式上運用了大量的圖片、沙盤玻璃鋼模型、多媒體觸摸屏演示、影視錄像等多種方式。展覽期間,首博設計了針對不同觀眾類型的學術報告會與科普講座。屆時將邀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教授對時下熱點考古問題進行剖析講解。
■背景
五千年文明曾遭質疑
古老而悠久的中華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國”中是唯一持續發展,沒有中斷的文明。然而對于中國人自譽擁有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卻遭到很多學者特別是國外學者的種種質疑。僅靠諸如《史記》等歷史文獻的簡略記載來描繪中國的歷史發展脈絡遠遠不夠,于是由西方傳入中國的考古學被寄予厚望。為了探索文明之源,中國社科院考古學研究所60年來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次展覽中展出的陶寺遺址文物已將中華文明之源推至距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
■展覽亮點
三大證據證明文明前推500年
目前一般認為,中華文明從夏開始。但是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近年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堯統治時期,文明的構成要素:文字、青銅器、城均已出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介紹,本次展覽將展出陶寺遺址近年來的考古成果。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之一,該遺址的考古發現“改寫了歷史”。
證據1:文字
本次展覽中將展出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王巍介紹,這是一個“文”字,用紅色毛筆寫在陶器上。與早期的文字雛形不同,這個“文”字的寫法與后代甲骨文、金文中“文”字的寫法非常的相似。這改變了人們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的認識。
證據2:青銅器
王巍介紹,去年考古人員從陶寺遺址發現了迄今最早的青銅容器的殘片。這也打破了既有的認識,原來認為最早是夏代后期才有青銅容器,但目前看來,早在堯的時期就已經有了這種制作技術。本次展覽中展出了該遺址出土的銅鈴,制作手法與青銅容器手法類似。
證據3:宮殿龍盤
陶寺遺址在當地素有堯都之稱。這個遺址發現了280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址。城內發現了宮殿區,其中最大的宮殿有1萬平方米的建筑基址。實物方面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制瓦。“有了瓦,意味著有了屋頂。”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誠表示。這打破了“秦磚漢瓦”的說法。此外,遺址中出土了規模大、隨葬品豐富的“王”墓。本次展覽中展出的兩個珍貴的龍盤就出自遺址“王”墓。直徑大約50厘米的彩繪盤,內飾盤龍。王巍分析,這象征著墓主的身份和等級,說明墓主是城中的統治者。當時的等級劃分已經形成。王巍表示,以往考古界認為,中華文明形成于二里頭遺址文化時期,距今3700多年,陶寺遺址考古發現至少將文明時代形成的起點向前推進了500年。
>>其他成果
最早的面條源于4000年前
本次展覽中全面展示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考古中的運用。如衛星定位系統、數字攝影測量、三維激光掃描、遙感、探地雷達等。如在距今4000年前的青海喇家遺址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一碗面條。經過科學手段分析,這份最早的食物由小米做成。
展覽中還涉及古代人的食物結構分析。王巍介紹,目前可以通過科學技術手段,通過測人體中的微量元素來復原古人的“食譜”,考察他們的谷物、蛋白質攝入量。日本目前的技術能夠精確測算出古人吃的肉中,有多少是“海鮮”,有多少是陸上動物。這不僅有利于我們了解古人的飲食結構,同時可以印證當時的農作物種類等狀況。
|